第3章 唐明皇和杨贵妃到访
阳光如金色的丝线。
轻柔地洒在杨国忠的府邸之上。
整个府邸弥漫着一种既兴奋又紧张的氛围。
杨国忠一家人和下人们早早地便***在前厅前的大院之中。
杨国忠面带微笑。
那笑容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他高声说道:“今天皇上和贵妃娘娘要来。
大家万万不要出差错,按刚才所说,都各自去做准备吧。”
夫人们听闻,立刻如灵动的蝴蝶般纷纷散去。
她们匆忙回到自己的房间,对着那精美的铜镜。
开始了精心的装扮。
杨府里的夫人手持玉梳。
轻轻地梳理着自己如瀑布般的长发,眼神中满是期待。
心中暗自思忖着:我定要以最美的妆容、最得体的服饰迎接贵妃娘娘。
绝不能有丝毫差错。
下人们也忙碌而有序地穿梭于各个角落。
有的在庭院中摆放桌椅。
那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间距恰到好处;有的则在给小孩子整理衣冠。
耐心地叮嘱着:“今日可要老实些。
莫要调皮,若是惊扰了圣上和贵妃娘娘,可不得了。”
小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眼睛里却透着好奇与兴奋。
一切准备就绪后。
一家人整齐地站在前厅大院之中。
他们身姿端庄,昂首挺胸。
目光专注地望向前厅大门的方向。
那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敬畏。
每个人都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外面下人的通报。
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
整个府邸被一种庄严肃穆的寂静所笼罩。
唯有那偶尔拂过的微风。
轻轻吹动着衣角,发出细微的声响。
巳时的阳光,轻柔地洒在杨国忠府邸的每一寸土地上。
宛如一层金色的纱幔,为这座府邸增添了几分神圣与庄重。
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如同三只绚丽的彩蝶。
翩翩而至,齐聚杨家。
她们的裙摆随风摇曳,相互交织着轻声笑语。
那声音似银铃般清脆,在空气中回荡。
三女到后便和杨国忠一家等待。
没多久。
杨暄站在一旁,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焦急地来回踱步,时不时踮起脚尖望向大门的方向。
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道:“父亲,皇上和贵妃娘娘什么时候来呀?”
杨国忠微微皱了皱眉头,眼神中带着一丝责备。
扫视了一眼众人,沉稳地说道:“快了,大家耐心等待。”
杨昢同样满心期待。
他的眼眸中闪烁着好奇与憧憬的光芒。
那传说中的唐明皇和杨贵妃。
在他的想象中,犹如神话中的人物一般。
他们的风采究竟是怎样的倾国倾城、令人震撼?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
思绪飘向了那未知的皇家威严与绝世风华。
大约在上午巳时。
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和喧闹声由远及近。
门外传来家丁那激动得微微颤抖的声音:“大人,圣上和贵妃快来了!”
刹那间。
众人如被点燃的火焰。
迅速而有序地走到大门外。
眼前的景象,宛如一幅绝美的盛世画卷徐徐展开。
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走来,仿佛一场盛大的***庆典。
他们的马车在众多侍卫和侍从的簇拥下,缓缓前行。
那马车的华丽装饰。
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金银丝线交织而成的图案。
宛如灵动的精灵在车身上跳跃。
杨国忠家门前。
宽阔的街道早己被家丁和婢女们清扫得一尘不染。
连一片落叶都不见踪迹。
两旁站满了恭敬迎接的家丁和婢女。
他们身着色彩鲜艳、绣工精美的盛装。
整齐地列成两队,身姿挺拔,面容肃穆,恭迎圣驾。
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着敬畏与虔诚。
仿佛在迎接神祇的降临。
马车缓缓停下。
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
唐明皇和杨贵妃优雅地从马车上下来。
杨贵妃身着华美的霓裳羽衣。
那裙摆如同盛开在仙境中的花朵。
层层叠叠,每一片花瓣都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奢华与美丽。
闪耀着迷人的光彩,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如梦如幻。
唐明皇虽己上了年纪。
但身披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龙袍。
依然气宇轩昂。
他的眼神深邃而威严。
举手投足间散发着皇家的尊贵气息。
杨昢看到这一幕。
心中不禁暗自感叹:“果然是大唐皇家派头啊!”
这威严与奢华的场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让他深深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独特帝王魅力。
杨国忠率领家人迅速上前迎接。
众人整齐划一地行礼。
齐声高呼:“恭迎圣上和贵妃娘娘。”
那声音响彻云霄,回荡在府邸的上空。
唐明皇面带微笑,上前一步。
那笑容中透着亲切与随和。
对着杨国忠说道:“国忠啊,此番前来。
一是路过你家。
二是和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到华清宫游玩。”
说完,他微微转头。
对着站在一边的三位夫人送去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逗。
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三人微微屈膝还了一礼。
她们的眼中莫名地闪烁着一抹神采。
那是一种对皇家恩宠的期待与羞涩交织的光芒。
杨贵妃则轻盈地走向三位夫人。
温柔地招呼道:“三位姐姐。”
杨昢看到这一幕。
心中暗吐:“李隆基真会玩啊!”
他对这宫廷中的微妙情感与复杂关系有了更深的体会。
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在这大唐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的决心。
杨国忠赶忙谢恩。
他的态度恭敬至极。
声音沉稳而谦卑地回答道:“陛下和贵妃娘娘能大驾光临。
臣深感荣幸;臣必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唐明皇微微点头。
对杨国忠的回应表示满意。
这时,杨贵妃那如夜莺般婉转的声音响起:“我听闻二郎读书勤奋而至于晕了过去,现在康复了吗?”
她的眼神中透着关切与温柔,宛如春日里的暖阳。
杨国忠连忙拉了一下杨昢上前。
恭敬地答道:“谢谢娘娘关心,犬子己经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