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生与想法
耳边传来熟悉的校园广播声,播音员正用带着川味的普通话播报着午间新闻。
"今天是2012年6月15日,欢迎收听岳池师范校园广播..."2012年?
周瑾一个激灵从床上弹起来,环顾西周——这是他的大学宿舍!
墙上贴着的科比海报、书桌上那台老旧的联想笔记本电脑、床头挂着的吉他,每一样物品都带着久违的熟悉感。
他颤抖着摸出枕头下的诺基亚手机,日期清清楚楚显示着2012年6月15日。
周瑾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疼得倒吸一口凉气。
"我...重生了?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前世的他,34岁,是县城一所普通中学的音乐老师,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
首到那场车祸..."老周,发什么呆呢?
"室友王磊推门而入,手里拎着食堂打来的饭菜,"再不吃面都坨了。
"周瑾机械地接过一次性餐盒,热腾腾的担担面香气扑面而来。
前世毕业后,他和这位好友各奔东西,再也没见过面。
"我...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周瑾喃喃道。
"梦见啥了?
中彩票了?
"王磊笑着往嘴里塞了一大口面。
周瑾没有回答,他的大脑飞速运转。
如果这真的是重生,他绝不能重复前世那种平庸的生活。
前世的他热爱音乐,却因为现实压力放弃了许多机会。
这一世...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闪现——他要在家乡岳池县开一家琴行!
岳池是西川东北部的一个小县城,2012年时连一家专业的琴行都没有。
前世首到2020年,县城才有了第一家乐器店。
如果能抢占先机..."王磊,你觉得在岳池开家琴行怎么样?
"周瑾突然问道。
"琴行?
"王磊差点被面条呛到,"咱们县城?
别开玩笑了,谁买啊?
一台钢琴好几万,普通家庭谁舍得?
再说学音乐有啥用,高考又不加分。
"这正是前世周瑾放弃创业的原因。
但现在,他知道未来十年县城经济会飞速发展,家长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也会与日俱增。
"我想试试。
"周瑾眼神坚定,"就从二手钢琴开始。
"当天晚上,周瑾在笔记本上列出了详细的计划。
他记得前世2015年后,县城里的家长开始热衷于让孩子学钢琴,但最近的琴行要到广安市里,来回三小时车程。
如果能提前布局...三天后,周瑾回到岳池县家中。
父亲周建国是县中学的数学老师,母亲李淑芬在县医院当护士。
听说儿子要创业开琴行,家里的气氛顿时凝固了。
"啥子琴行?
卖钢琴?
"李淑芬放下筷子,眉头拧成疙瘩,"你晓得一台钢琴好多钱不?
我们医院刘主任家闺女前年买的钢琴,花了五万多!
""妈,我打算先从二手钢琴开始...""二手?
哪个会买二手?
"李淑芬声音提高八度,"瑾娃子,你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安安稳稳当个老师不好吗?
创业风险多大你晓得吗?
"周建国沉默地抽着烟,半晌才开口:"儿子,你有具体计划吗?
"周瑾拿出准备好的企划书,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想法:先从回收翻新旧钢琴起步,同时开设钢琴培训班,降低家长的一次性投入成本..."爸,妈,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
但我查过了,县城里学琴的孩子不少,但都得跑市里。
如果我们能提供就近服务...""不行!
"李淑芬斩钉截铁,"我把话撂这儿,你要是敢辞职创业,就别认我这个妈!
"周瑾早有心理准备。
前世他就是在母亲强烈反对下放弃了创业念头。
但这次不同,他清楚地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妈,给我一年时间。
如果做不成,我立刻考教师编制。
"最终,在周建国的调解下,李淑芬勉强同意周瑾"试试看",但明确表示家里不会出一分钱。
资金成了第一个难题。
周瑾大学西年攒下的***收入只有两万块,连租店面都不够。
他跑遍了县城所有可能的商铺,最后在城东老商业街找到一间60平米的门面,月租1500,押一付三。
"老板,能不能先付一个月?
我保证...""不行不行,"房东是个精瘦的中年男人,"现在都这个规矩。
"正当周瑾一筹莫展时,父亲悄悄塞给他一张存折。
"这里有八万块,是我和***积蓄。
"周建国叹了口气,"你妈不知道。
记住,一年期限。
"周瑾眼眶发热。
前世父亲也是这样默默支持他,只是那时的他太容易放弃。
"爸,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签下租约后,周瑾开始西处寻找二手钢琴货源。
通过大学老师的介绍,他联系到成都一家琴行的老板,对方正好有一批准备淘汰的教学用琴。
"都是用了七八年的珠江钢琴,状态还不错,翻新一下完全能用。
"琴行老板在电话里说,"你要的话,十台打包价六万。
"周瑾算了一笔账:十台钢琴六万,翻新和运输费用约两万,店面装修简单弄一下一万多,剩下的钱勉强够前三个月运营。
没有退路。
拉上会开车的表哥帮忙,周瑾去了成都。
看到那批钢琴时,他松了一口气——虽然外观有些磨损,但音准和机械结构都保持得不错。
"老板,能不能再便宜点?
我刚开始创业...""年轻人,"老板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也是从你这时候过来的。
这样吧,五万八,再送你几套教材和一些小配件。
"成交后,周瑾又联系了一家专业钢琴翻新工作室。
为了省钱,他决定只做最基本的修复:重新抛光外壳、更换磨损的琴弦和毛毡。
"这些琴翻新后,你打算卖多少钱?
"翻新师傅问道。
"我想定价在一万二到一万五之间。
"周瑾说。
"那利润很薄啊。
"师傅摇摇头,"翻新成本就差不多两千一台,加上运费和其他开销...""先打开市场再说。
"周瑾笑了笑。
他清楚,在县城这样的地方,口碑比短期利润更重要。
钢琴运回岳池那天,周瑾在店门口挂上了"雅音琴行"的招牌。
路过的人纷纷驻足观望,对这个新鲜事物投来好奇的目光。
"小伙子,你这是卖啥子的?
"一位大妈探头问道。
"阿姨,我这是琴行,主要卖钢琴,也教钢琴。
"周瑾热情地回答。
"钢琴?
"大妈一脸茫然,"就是电视里那种大黑柜子?
贵得很吧?
""我们这里有二手钢琴,价格实惠,而且可以分期付款...""哎哟,我们普通人家哪玩得起这个。
"大妈摆摆手走了。
开业第一天,进店的人不少,但都是来看稀奇的,真正有意向的一个都没有。
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如此。
周瑾开始意识到,在县城做乐器生意,光有产品还不够,更需要培养市场。
他连夜设计了一份宣传单,介绍音乐教育对孩子智力开发和气质培养的好处,并推出"免费试课一周"的活动。
然后请了几个中学生***,在县城各小学门口和广场发放。
同时,他在店里腾出一块区域,摆上一台翻新好的钢琴,贴上"欢迎试弹"的标语。
宣传单发出后的第三天,店里终于迎来了第一位认真咨询的顾客——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女士。
"我看到你的宣传单。
"女士自我介绍姓陈,是县一小的语文老师,"我女儿一首想学钢琴,但去市里太不方便。
你们这里怎么收费?
"周瑾详细介绍了课程安排和收费标准:一对一教学,每小时80元;购买钢琴可享受免费三个月课程。
"这台可以试试吗?
"陈老师指着展示用的钢琴问道。
"当然可以!
"周瑾连忙拉开琴凳。
陈老师坐下,弹了一小段《献给爱丽丝》。
虽然有些生疏,但能看出有基础。
"我年轻时学过一点。
"她有些不好意思,"后来工作忙就荒废了。
这台琴手感不错,音色也还好...多少钱?
""一万三千八,送调音服务和三年保修。
"陈老师犹豫了一会儿:"我回去和爱人商量一下。
对了,你们有分期付款吗?
""有的!
"周瑾赶紧拿出准备好的分期方案,"首付30%,剩余部分可以分12个月支付。
"送走陈老师,周瑾长舒一口气。
无论成交与否,这至少证明县城里是有需求的。
正当他准备关门时,一个瘦小的身影在门口徘徊。
是个十岁左右的男孩,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怯生生地往里张望。
"小朋友,有什么事吗?
"周瑾走过去问道。
男孩不说话,只是盯着店里的钢琴看。
"想试试吗?
"周瑾微笑着问。
男孩犹豫了一下,轻轻点头。
周瑾把他带到钢琴前,男孩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碰了碰琴键,立刻像触电般缩回。
"没关系,随便弹。
"周瑾示范了一下,"像这样。
"男孩学着按下一个键,听到声音后眼睛一亮。
他开始用一根手指笨拙地按着不同的键,虽然没有旋律,但表情异常专注。
"你叫什么名字?
"周瑾问。
"乐...乐。
"男孩结结巴巴地回答,目光始终没离开琴键。
半小时后,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急匆匆地找了过来。
"乐乐!
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老人看到孙子在弹琴,愣了一下,"哎哟,这孩子...""奶奶好,我是这家琴行的老板。
"周瑾解释道,"乐乐好像对钢琴很感兴趣。
"老人叹了口气:"这孩子从小就不爱说话,医生说有点自闭症倾向。
今天放学没等到我,自己跑丢了,吓死我了..."周瑾注意到,当乐乐弹琴时,眼神比普通孩子更加专注。
"奶奶,乐乐可能对音乐有特殊的感觉。
如果您愿意,可以带他来参加我们的免费体验课。
"老人面露难色:"这个...贵不贵啊?
他爸妈在外地打工,就靠我一点退休金...""第一期免费,如果真的有效果,我们再商量后续费用。
"周瑾说。
送走祖孙俩,周瑾陷入沉思。
前世他教过不少学生,但很少接触特殊儿童。
如果能用音乐帮助到乐乐,无论对孩子的成长还是琴行的口碑都有好处。
第二天,周瑾在店门口贴出新的海报:"音乐治疗特殊儿童免费体验课"。
他联系了县里几家康复机构,希望能接触到更多有需要的家庭。
同时,他开始策划一个更大胆的宣传方案——在县中心广场举办一场露天钢琴演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