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疑点重重,剑指汴京
暖阳从窗棂照射进来,趴在木桌上的女子睡颜恬静,长卷的眼睫不时轻颤,樱唇半抿,精致的五官柔和却不失秾丽,脑袋下的兵书大开着,桌脚的铃兰花开得正盛,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馥郁芬芳。
佩兰实在等不及,没法,只好轻轻推着少女的身子。
“姑娘起来了,将军要见您,姑娘~”都怪她昨日没把这本兵书藏好,这才被姑娘发现,但她完全没想到姑娘居然又熬夜了。
女子肌肤白皙,却不是冷白,而是康健红润的白,搭配上红宝石玉簪,尤其衬得她容色之出众,乌发纤腰,无一不完美。
恍恍惚惚间,程青姀似乎听见有人在喊她,一声两声带着催促的意味。
好似佩兰的声音。
眼皮沉重。
终于,她缓缓睁眼,下意识抬头起来,入目便是十六七岁的佩兰满目的惊喜,双颊粉红,声音清脆,像只吵闹的喜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哎哟姑娘你终于起来了,快,”忽然,佩兰像是见到天敌一般被扼住喉咙发不出声。
程青姀顺着她的目光见到才跨进门槛进来的老妇人,她一身富贵花色的袄裙,上身穿着对襟兰花袖短袄,眉眼沉静温和,瞧着分外慈祥。
康嬷嬷瞪一眼佩兰。
臭丫头还是这么跳脱,规矩也不知学哪去了。
“姑娘,将军在西堂等您。
昨儿京中的人才到,将军怕是要与您商谈回京之事。”
姑娘虽说是安国公府金尊玉贵的嫡出姑娘,可自幼跟随将军生活在凉州,与在京中的夫人大爷不熟络,可到底是亲女,想必夫人大爷定然十分想念姑娘。
可旋即又想到与姑娘双生出生、自幼长在夫人大爷身侧的三姑娘程青棠后,康嬷嬷眼眸微暗。
暖光打在程青姀身上,温暖和煦,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声音,环视一圈,梨木椅,远山画,梳妆台……到底是庄周蝶梦的大梦一场?
还是神佛相助的知晓未来?
亦或是仅仅是场噩梦呢?
无论如何,眼下能踏踏实实站在这儿,己然是老天仁慈。
这一刻,她竟是喜得浑身颤抖,一时语寂。
此时,她正值十六岁。
可真是,再见少年青葱时,不惧岁月不惧风。
*西堂安国公兼威远大将军眉头微蹙,稍微一抬眸就与自己目光灼灼望着自己的孙女西目相对。
“咳咳,丫头,你这是怎么了?
可是下人怠慢?
还是有哪个不长眼的臭小子惹了你?”
凉州民风开放,加之他这孙女长相极为出众,跟着他去兵营时多少将士们脸红得跟什么似的,同手同脚走路更是常事,也有胆大的小兵会红着脸操练,不时偷瞄他这宝贝孙女。
可怜他这孙女自小跟他生活在这,只回京过一次。
“万寿节将至,祖父驻扎凉州多年,骨肉分离,未享天伦之乐,唯有你陪伴膝下,是以陛下来信询问你我可要归京?
一则,天子悯恤,二则万寿节,回京与否,尽数看你。”
这十六年的光阴里,他曾回京三次,而姀姐儿只有一次,那次他本打算让姀姐儿留京,但这丫头还是要跟他回凉州,自此,再不提回京之事。
念及此处,安国公程宗牧冷哼一声。
本以为这次姀姐儿还是拒绝,结果下一瞬,“好,回京。
祖父,我们一同回去吧。”
程青姀唇角微扬,笑容明媚,张扬秾丽的五官刹那生辉璀璨,一双潋滟的双眸波光流转,夺人眼目。
这一次,她要回京,要祖父跟他一起回京。
若不然一年后那场与鞑靼的战争中,祖父战亡,东晟略胜一筹,却死伤无数,而她则在不久后一道圣旨进入东宫。
彼时程青棠乃太子妃,而她作为程青棠的胞姐,竟是姐妹共侍一夫,引得京中议论纷纷,此后,她便陷入了永无止境的诡计阴谋之中,就连唯一的孩子都没保住。
为了璇儿,她求过父母,可他们视而不见,甚至让她顺着太子妃的旨意。
就连同父同母的兄长也站在程青棠那边。
骨肉同胞,即便没有相处下来的情感,好歹是血缘上的亲人,他们也如此心狠,如此,想来他们注定没有亲情缘分。
最让她关心的是祖父的战死,疑点重重,剑指汴京。
要么规避此事,要么查出真凶。
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
是生是死,重活一世,她程青姀早己看淡,只要她在乎的人活得好好的,那就行了。
忽然听见孙女说回去,程宗牧端着茶水的手一顿,略感吃惊,却在刹那恢复如初。
他平静的凝视着孙女,良久才点头。
“好。
那便一起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