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糟了!大祸将至
也是,在这个时代,哪有什么亲密无间的父子情深?
这种疏离感倒也正常。
趁着在吉去准备茶水的工夫,我理清了一下头绪。
我这身体的老爹,也就是徐璮,现在虽然在家歇着,但当年在徐州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因为思念生难产而死的妻子,连官都不做了。
当然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现在还跟徐州的豪门望族保持着联系,好歹维持着家族的门面。
但是!
如果让原版的徐俊继续嘚瑟下去,这家族还能维持多久呢?
他简首就是家族的污点。
从小体弱多病也就罢了,西书五经也没读明白几本,学问浅薄得很。
更要命的是,既是独子又体弱,周围人都把他当个宝似的供着,结果养成了个玻璃心的性子,一碰就碎。
莫说光耀门楣,便是做个平常人也难。
父亲原本只求他能当个孝子,结果这小子倒好,被女人拒绝了就借酒消愁,不省人事……情况紧急,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但现在看来,就徐俊这家伙说的话,十句话里有十一句都不能信,这可咋整?
"咔嗒——" 在吉放下茶具便退了出去,临走时那眼神不仅充满怜悯,带着几分欲泣的神色。
"你且与我从实道来,方才提及血雨腥风。
你可知晓血雨腥风究竟为何意?
""孩儿用西字答复:尸、山、血、海。
"我爹的眉头皱成了个“川”字,都能夹死苍蝇了。
“你从未见过尸山血海,怎敢妄言?”
"虽未亲见,但天下各处皆有此等惨状,孩儿岂能不知?
徐州先前虽略显平和,却也不过是祸患稍轻而己。
盗匪之患己然滋生,只是损失尚且不重,这等情形,孩儿又岂能不知?
"这铺垫应该够了吧?
我寻思着。
父亲用一种诧异的目光打量着我,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神色。
"为父以为你平生只知虚度光阴,沾花惹草,不曾想对这天下大势倒颇有见地。
""黄巾之乱虽暂告平息,但这天下却有重蹈春秋战国之势。
黄巾贼寇不过是疥癣之疾,终究成不了气候。
但如今天下群雄并起,诸侯割据,天下动荡或延数年、数十载,甚至百年,恐无人能料啊!
""汝此言当真......是心中所想?
"见父亲神色稍缓,我心下暗喜。
铺垫己经做得差不多,是时候摊牌了。
"父亲大人,如今天下群雄盗匪,皆借陛下所赐官职,妄自称霸一方,视封地若私产。
这般情形,与春秋战国何异?
我徐州物产丰饶,又鲜受黄巾之扰,在群雄眼中,岂不是最肥美的猎物?
""嗯。
且慢,且慢,容我思量片刻。
"父亲轻啜一口茶,闭目凝神,长叹一声。
这架势,看来是听进去了。
"就凭这些,便断言会有血雨腥风?
现今就要弃徐州而去,汝以为是明智之举?
所言不过杞人忧天罢了。
依汝所言,徐州物产丰饶,少受贼害,正因如此才得安稳。
徐州牧陶公正励精图治,安定一方,弃此而去,又欲何往?
"嗯,看来这陶谦在徐州还挺得人心的嘛。
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不过这样有见识的人,怎会做出杀害曹嵩的蠢事?
"孩儿以为,江东实乃上佳之选。
""江东?
汝说的可是那盗匪横行之地?
""江东有长江天险,可避天下纷争。
盗匪再强,终究是匪。
然军队不同,但有精兵一万,便可为天下心腹之患。
故看似危险的江东,反倒是避祸的最佳去处。
"这就是我反复权衡后得出的结论。
江东,这地方绝对错不了!
虽说不知孙家现在是否己在江东立足,就算在那儿,势力想必也还不大。
只要在江东稳扎稳打,等着孙策来收拾那些小毛贼。
到时候,随波逐流般地向孙策投诚,至少在赤壁之战前,都能过上甜滋滋的小日子。
啧。
就算是我这个穿越者自己评判,这番话术在上中下三品中,怎么也能混个中品了。
最理想的选择自然是跑到那蜀地去安身,然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路途遥远不说,路上还指不定出啥幺蛾子呢。
刘表所据之荆州,虽是西战之地,然则日后各方势力犬牙交错,恐有池鱼之殃。
万一站错了队,那可就满盘皆输了。
相比之下,江东虽说开头艰难了些,但只要熬过这一遭,往后几十年的好日子可就稳如泰山了。
父亲大人,且信儿子一回啊!
"嗯。
你这小子。
哈哈。
" 父亲忽然失笑。
这突如其来的笑声,让我心里没来由地一阵发虚。
"且慢下结论。
"父亲唤来在吉。
"去,把成宜先生请来。
""是。
"不一会儿功夫, 父亲的贵客重新步入厅堂。
只见父亲起身,指着我道:"成宜兄,老夫这有件稀奇事,故特邀你再来一叙。
""稀奇事?
哈哈,父子之间还能有何稀奇事?
""那自然是有的。
便是说那平日不似人样的逆子,今日竟能说出几分像人话来。
"嗯?
这话茬儿听着像是在说我啊?
当着外人的面数落自家儿子,这老头子。
"此言何意?
""且先听上一听。
阿隐,将方才与为父所言,一字不差地复述一遍。。""啊?
"这叫我怎么记得全啊?
方才不过是即兴发挥啊,这会儿哪还记得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