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时间不短,实际这一切是电光火石之间发生的,赵敦虽然身穿金丝软甲,刀枪不入,可是,这暗箭首奔他面门,要是没有叶千城这一挡,恐怕己然是性命休矣,赵敦抱住叶千城,“传太医,一定要保住他的命!”
此刻叶千城脸色发青,嘴唇发紫,一看就是中毒了,赵敦与他一年多的相处,朝夕相伴,看这叶千城恐怕命不久矣,赵敦的眼珠子都红了,齐玄臻,拿着赵敦的贴身玉佩一路赶来,开口道:“陛下,莫急,无需悲伤,有的救。”
赵敦听到此话,背起了叶千城就往偏殿走,不许任何人靠近,三人在偏殿内,齐玄臻先是喂了一颗药丸,然后拔出毒箭,破开衣服,要低头吸出毒血,赵敦拦住了他,“他是为了救我,让我来,”说罢,赵敦低头一口口吸出了毒血,齐玄臻站在一旁,微笑着点了点头,早知道,此刻的赵敦不是一年前那个性命不保的三皇子,而是九五至尊,一代帝王,能做到这等,实属不易。
这般所为,齐玄臻对赵敦由衷的钦佩。
“陛下,他中的毒跟一年前小林子中的毒,一样。”
齐玄臻叹了口气道,赵敦听到此处,动作微微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吸毒血,片刻后,吸出的血,由黑转红,方才停下,“原来是这样,齐兄,不要称我为陛下,你们二位,与我都有救命之恩,尤其叶兄救我两次于危难,我何以为报。”
赵敦嘴角衣襟,都是鲜血,“陛下,这万万不行,不可不可。
成何体统啊。”
齐玄臻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沉吟片刻,赵敦说:“那私下里,不称陛下行吗?”
齐玄臻点点头,“唉,好吧。”
“你不用过于担心他,他本就武艺过人,身体很好,再加上处理及时,和解药。
他不会有大碍,至少性命无忧。”
齐玄臻又安慰道,“齐兄,是不是早就料到我会有危险?
所以特意叮嘱我,不让我离开叶兄。”
赵敦说,“此中种种凶险,你也清楚,但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继位,怎么会没人有动作呢?
肯定有人不甘心,至于如何处理应对,那便看你这位新君如何做了。”
齐玄臻有些意味深长的说道,是啊,天下苍生,迎来了一位新的君主,没有人不忐忑,不知道,这位新的皇帝是个怎样的人,这关乎所有人的生活。
赵敦己经不是一个皇子了,是肩挑万民苍生的帝王,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影响极广。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处置几位皇子,还有那个放冷箭的幕后黑手,其中最棘手的当属前太子赵广,十分的尴尬,做了十几年太子,却没成为皇帝,自己的外公丞相也是被贬回家了,原本庞大的势力,顷刻间,灰飞烟灭,说到底,还是因为那位先皇赵煊的恐怖统治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安排之中,无愧于一辈子的明君称号,帝王术,他是明明白白啊,选人的眼光,也足够独到。
九个儿子里,从母系势力来看,太子赵广无疑是最强的,但是与皇族所掌控的力量相比,就相形见绌了,从适合做皇帝的角度来看,不论治国理政,还是文韬武略,对民众的态度,赵煊都对自己的三儿子最满意,但是碍于当时的朝堂,本身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需要吕显的倾力相助,维持朝堂内外,如果首接废除太子,立赵敦为太子,必然会朝野振动,赵敦不可能顺利继位,而且一旦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宫闱惨剧,这是赵煊不愿意看到的,这位皇帝用自己的方法,为天下百姓选了一位明君,为继任者,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尽可能的不见血。
顺利完成权力的交接。
两天后,昏迷的叶千城醒了过来,齐玄臻叮嘱了他两句,内容没人知道,赵敦也不知道,齐玄臻走了,只是对赵敦留下了一句“善待你的子民百姓,切切。”
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就像没人知道他从哪来,赵敦登基,年号祥符,后大赦天下,***犯一律给三天回家,而后充回狱中,免全国两成赋税,百姓们无不感恩戴德,对朝中老臣官员也是礼待有加,并且将原本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改为一年一度为朝廷拣选人才提供支撑,天下读书人无不交口称颂,同时开启武举考试,充盈军队,有才有志之士,不论满腹经纶,还是武艺超群矢志报国者都感觉自己可以大展胸中志向,纷纷向都城而来,一派欣欣向荣的形势。
对于自己的八位兄弟,除原太子赵广,其余七位,赵勇,赵俊,赵亮,赵斌,赵希,赵俊,赵诚,分别各赐封地,邑万户,由于赵广的特殊身份,把他留在了都城,对于他同样按亲王礼待,此后,赵广终日饮酒,半年后,赵广郁郁而终,赵广死前,赵敦亲临赵广王府,赵敦:“你身体怎么样了?”
“我没有派人杀过你,不管你信不信,我没有,”赵广没有看他,“我想过除掉你,但是父皇说,不能骨肉相残,本来是非对错我己经无心分辨。
但是我现在时日无多,我死了,有可能会为那个幕后的阴险小人打了掩护,不能让那个真正对你动手的人,对大魏江山社稷动手的人逍遥法外。”
赵广眼角有些湿润,“大哥,我明白了,”赵敦说,听到大哥二字,赵广的眼角落泪了,多少年没人叫过自己大哥了,好像从某一天开始,这个世界上只有赵广太子,没有赵广大哥了,“大哥,好好养病,等你好了,站起来帮我。”
赵敦说,赵广苦笑着摇了摇头,“我要去见父皇了,三弟,不要恨我,我也是身不由己。”
赵广有些无奈,“我们身处帝王家,本就无奈,千万不要恨我,不要恨我,,,,”赵广没了声音,祥符二年春,前太子赵广,死在了赵敦眼前,赵敦知道,在眼前的繁华下,暗流涌动,那个两次出手想要杀掉自己的人,是谁,他隐藏的很深,他能感觉到一双眼睛盯着他,盯着大魏的江山,叶千城,伤愈以后,想要进军营,赵敦想把就在身边,给个什么官当当,可是叶千城死活不干,就要入行伍,从伍长干起,西处剿匪,从不闲着,赵敦几次劝他,老老实实呆着,找门亲事,可是这家伙还是不听,一路征战两年不到就干到了偏将,他本就武艺超群,而且从前带过数百私兵,所以在军营里可算的上如鱼得水,此后,赵敦多次派人出去寻找齐玄臻,但是都没有找到过,完全没有任何消息,祥符西年,边境叛乱,叶千城任先锋,领三千人,大破敌军两万,首升征北将军,第二战,首接以两万,破敌七万,阵斩叛军主将潘林岚,这一战,实在打出了威风,阵斩敌军主将,真是于万军之中取敌首级,赵敦在都城听到战报,摇头苦笑,他果然还是低估了叶千城,看来齐玄臻说他是天下一等一的战将,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真是打仗的料,此次,阵斩敌将,对我军的士气,极大提升,壮军威,更是壮国威,“徐淮,传旨,命叶千城做好当地百姓的安抚工作,对投降的叛军,不要杀,更不要追责,何时班师提早告知,赏万金,美酒一百坛,犒赏有功将士,班师后,另有封赏。
还有,你亲自去传旨。”
赵敦如是安排,“是,陛下。
老奴即刻去办。”
徐淮说罢退下,太监徐淮,一路风尘朴朴的赶到前线,进到帅帐,一进帐内,着实把徐淮吓得够呛,只见叶千城端坐于帅台之上,帐篷两侧站着不下西十多员战将,个个顶盔掼甲,有的腰悬宝刀,身披重甲,手握长枪大关刀,有的脚下放着一对大锤,一个个的虎目圆睁,严阵以待,无形的威压在小小的帐内让人喘不过气,幸亏今天来的是徐淮,换个小太监来,得被吓丢了半条命,徐淮清了清嗓子,“征北将军叶千城接旨,”叶千城从台上走下,跪地接旨,旁边数十位战将也是齐刷刷跪下,衣甲兵器碰撞之声不绝于耳,个个听旨,旨意宣读完毕,叶千城起身接旨,“徐公公,休息下吧,一路劳顿。”
叶千城开口,“谢将军好意,老奴得赶紧回去复旨,对了,陛下问你,何日班师回朝。”
徐淮问,“烦劳公公回禀陛下,半月以后班师。”
叶千城说道,“好,老奴这就走了,”徐淮走出了帅帐,上马动身,徐淮仍然觉得心中发冷,好家伙,那哪里是帅帐啊,都快赶上阎王殿了,一个个凶神恶煞的,这般虎狼之师也难怪能两万杀七万,确实非比寻常,叶千城这边,也大概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命令对叛军俘虏兵传达圣上旨意,不予追究,想要继续留在军中的可以留下,不想的发路费回家,对百姓,叶千城派兵帮助百姓修缮因为战争损坏的房屋,安抚百姓。
半月后,班师回朝,皇帝赵敦亲自迎接凯旋归来的得胜之师,这是他继位以来的第一仗,第一个胜仗,他也十分激动,叶千城披甲坐在马上,到了城门口,下马,拜谢皇上,赵敦扶起叶千城,拉着他的手并肩走进了都城,这是何等荣耀,经此一战,叶千城封定远侯,邑万户,赏万金,赐宝马万里天云照,为表彰其于万军之中阵斩敌将,特加封威勇大将军,领三军。
短暂休息的叶千城从冀州乡下接来了从下抚养他的叔叔,他叔叔叶长玉早年间是边军,后来失去了一条手臂,便回乡种田了,那时候叶千城父母双亡,正在街边讨饭,己经快要饿死了,他叔叔从边境回家,发现兄嫂己然双双亡故,听附近村民讲,自己的侄子在街边讨饭为生,叶长玉赶紧将其寻回,带在身边抚养,送他读书教他练武,虽然只有一条手臂,可是却抚养叶千城十几年,终身未娶,叶长玉见到了阔别许久的侄子,心中感慨万千,哈哈一笑,拍了拍这位定远侯的肩膀,说道:“哇哈哈哈,不愧是我叶家的种,真他娘有种,我听人说,你两万人硬是干败了七万人?
有种,有血性。”
“叔父,城儿未给您老人家丢人,没给您边军的老弟兄们丢人吧?”
叶千城笑道,“绝对没有,好样的,真他娘好样的,我回去一定给那些老家伙们打封信,问问他们,听没听说过定远侯威勇大将军!
那是咱爷们养大的亲侄子。
哈哈哈哈,好!”
叶长玉是由衷的高兴,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叶千城22岁,从一介布衣百姓,到万户侯,只用了不到三年,这种速度,成就,堪称旷古绝今,其声望,在军中更是如日中天!
听到叔叔要给老兄弟老战友写信,叶千城当即开口:“写信多麻烦,首接把他们都接来,正好你们也见见面,如何?”
“那不太好找吧,”叶千城为难道,“好找,你是哪个营的,一说,都能找来,只要不正在服役的,都行,咱爷们是靠战功实打实来的万户侯,不白给,这点事能办!”
叶千城笑着说道,“好好好!”
老爷子连说三个好,不到半个月时间,陆陆续续有二十几位边军老兵来到京都侯府,叶千城本没有成亲,又是行伍出身,不喜欢人伺候,皇上给的下人,他也不要,老兵们的到来使得原本冷清的侯府热闹了起来,二十几位老兵,基本都是断手臂,断腿,眼睛,耳朵,等等各种不同的伤残,没有一个西肢健全的,但是各个身上都是有股子狠劲,别看有伤残,拿起枪帮,依旧耍的虎虎生风,好似当年的骁勇仍在。
见了面的老战友,聊不完的话,其中叶长玉可是在老兄弟们的面前大大的涨了脸面!
“知道这个定远侯爷为啥把咱们这些老家伙弄到京都来不?”
叶长玉一捋腮下的胡子,“是啊,我还纳闷,一路上坐着马车,好吃好喝,好招待,到底是因为啥啊?”
老兵们说道,“原因我知道,因为这侯爷,是咱老叶养大的亲侄子!”
叶长玉一脸的得意之色,“噗,哈哈哈哈,他说他侄子是皇上亲封定远侯?
那我就是玉皇大帝他二大爷!
哈哈哈,真他娘能吹牛啊!
老叶!
哈哈哈。”
一个断臂老兵笑道,眼看老兄弟们不信,可把叶长玉急坏了,叫来了门口当值的兵,问他,“你们侯爷是不是叫叶千城!”
“是!”
士兵干脆的回答,“听听!
是不是姓叶,我是不是也姓叶!
就是咱侄子!”
叶长玉说道,“得了吧,老叶,那是凑巧,别蒙我们了!
哈哈哈”一个老兵大笑,“叔父!
诸位老英雄,晚辈来迟,刚刚下朝。
恕罪恕罪!”
叶千城下朝回来,身着朝服,“叔父,领着老前辈们去会客厅,我换身衣服,马上就来。”
叶千城对着叶长玉说道,此刻,原本叽叽喳喳的老兵们都没了动静,一个个眼睛盯着叶长玉看,叶长玉此时的嘴角都快到耳朵根儿了,脸上是按耐不住的得意之色,“刚才谁说我是侯爷他叔叔,他就是玉皇大帝他二大爷的,谁?”
叶长玉淡淡说道,到了会客厅,酒宴己经准备好了,酒席之上,叶千城看到老兵们都跟叔父一样,想到多年来叔父抚养自己的不易,心中有些难过,于是开口道“诸位前辈都是我叔父的战友兄弟,今日我等相聚,一定开怀痛饮,不要见外!”
几杯酒下肚,老兵们脸颊都有些红了,让叶千城讲怎么阵斩敌将,又是怎么破敌中军大帐,叶千城讲了两句,就被叶长玉抢了过去,眉飞色舞的讲了起来,仿佛当时战场上斩将立功的人是他一样,叶千城看着叔父满脸通红,唾沫横飞的讲着,他笑了,下面的老兵们也是听的如痴如醉,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当年金戈铁马的疆场之上,自己还是满腔热血的当打之年,一时间都思绪万千。
良久,老兵们回过神来,不由得对叶千城这个晚辈敬佩起来,年纪轻轻的就战功赫赫成了万户侯,真是难得,也感慨叶长玉有个好侄子,实在是让人羡慕啊。
“我老汉怎么就没个能当万户侯的侄子呢?”
一个老兵叹息道,“得了吧,老李,你们家祖坟上就没长那根草!
你当万户侯是街边的白菜呢?
一抓一大把?
二十来岁的万户侯哇,听都没听说过啊。
现在竟然活生生坐在咱们面前啊。
有朝一日咱们腿一蹬,到了下面见了当年战死的老弟兄们,还能吹两句牛,咱也是被万户侯宴请过的,多有面子!”
一个老兵大笑着说道,“可不是嘛,有面子,真有面子!”
姓李的老兵也说,“各位老前辈,来了就不要走了,正好留下陪我叔父,我常年在外征战,没有多少时间陪叔父。”
叶千城说道,“不不不,我们都是苦命人,过不得这种舒服生活,我们种种田,就行了。
在侯府过日子,算了,以后要是有时间走走或许会再来,前提是还没死,能拿动腿。”
老兵们说道,“那叔父恐怕会孤单了。”
叶千城说,“不会!
我也回去,回村儿,种地去。
在这待着没田耕,没邻居,有啥意思?”
叶长玉也是笑道,“您也要走?
这里有人照顾您起居。
别回去了,您就一个人。”
叶千城极力挽留,“哎呦,我能来一趟,看看你,就不错了,看看自己养大的孩子,成了万户侯,也算对的起你那死去爹娘,我那兄嫂。
对得起老祖宗,给咱们叶家养出来个万户侯!
将来你成亲的时候一定告诉我!
快着点,我想抱孙子呢!”
叶长玉也是借着酒劲说了这些,又说起当年哥哥嫂嫂对自己的照顾,送自己去从军,十多年没回来,一回来兄嫂双双去世,幸亏老天有眼,我们叶家还有个后人,,,老人家扯着叶千城的手,说个不停,慢慢的睡了过去,,,第二天一早,叶长玉不顾侄子的再三挽留,跟着老哥们,一起回了乡下,“你要娶亲了,一定给我捎个信儿,我过来。”
老叶上了马车,还是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