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刘儒士

造福 明真知 2025-01-19 06:49:0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一眨眼,五年时间悄然而过,观天河日新月异,可不变的还是葫芦镇这方小天地,美景依旧,人情暖暖。

这一年,王皆十三岁了,父亲王河果然带他下了地,扛了锄头,少年在阳光的“馈赠”下也喜提一副新皮囊——黝黑,不过体格倒是增强了不少。

更是交了诸多好友,每天上竹山,下溪流,探幽寻奇,捕鱼挑虾。

可王皆最喜欢的竟是如此不同——躺竹子上美梦一场。

这不,眼前竹林,少年又躺上了,只是不知在做着什么梦。

“王皆,王皆!”

一个少年声音从远处传来。

“哎呀,别做白日梦了,‘葫芦口’来了一位仙人,快去看看。”

少年摇晃着王皆,试图把他从美梦中拉出。

可王皆毫无反应,依旧静静的躺着。

“王皆!”

少年大喊,震得竹叶都飘落了几片。

“李天,你这个‘大喇叭’。”

王皆可算愿意离开美梦了。

扛得住锄头,扛不住大嗓门。

“走,瞧瞧去。”

王皆身躯一扭,顺着竹子滑了下来,动作娴熟。

……人群围着一个长发微白,身着青色长袍,腰间束着一条青色祥云宽边缎带,眉宇间透露着书生气的儒士。

儒士闭着眼,盘坐于虚空,吞吐灵气,灵光绕体。

“哇,这就是仙人吗?

好厉害。”

有人惊呼。

对于半辈子都不曾去过远方的人们来说,见仙人是可遇不可求的,何况眼前的仙人还有些独特,儒士气质,更像博览群书的大学者。

“看。”

李天手指前方仙人。

也在此刻,仙人缓缓睁开眼睛,一眼看到了王皆,眼光柔和,嘴角微微上扬。

当然,王皆也感受到这一温柔的眼光,内心有些跃动。

儒士双脚缓缓落地,站首了身躯。

“醒了,醒了。”

有人欢呼。

“此地灵气旺盛,方才借宝地巩固道行,打扰之处,还望诸位海涵。”

儒士长揖行礼。

“不要紧,不要紧。”

有人回答,有人回礼。

“此处可有管理者?”

儒士开口询问。

“没有,小镇几千年来,都不曾有过,有事情都是众人商量,众人做。”

一名青年回答。

“哦,大同之治,倒是少有。”

“那请诸位做主,可否允许鄙人进镇赏一番风景?”

儒士问道。

“好,好,仙人入镇,大福,大福。”

众人欢呼。

“多谢。”

儒士向众人鞠了一躬。

“两位小兄弟,可愿意陪我走一走?”

儒士看向王皆和李天。

“我们?”

“就这样搏得仙人关注了?

仙人果然好眼力,一眼便看出了我的不凡。”

李天凑近王皆,悄声说道。

“呵,是你‘喇叭’太大了。”

王皆推开了李天,无情地削了他的自信。

“好,我们愿意。”

王皆回答道。

“好,诸位,那我们就此告别,莫要为我耽误了事情。”

“告辞,告辞。”

众人纷纷离去。

……王皆李天二人带着儒士进了小镇。

“两位小兄弟,你们叫什么名字?”

“我叫李天,他叫王皆。”

李天开口。

之后,二人带着儒士遍访镇内名景,品尝甜瓜,摘香桃。

“青山绿水,甜瓜香桃,黄发垂髫,怡然自得,古道热肠人家。”

“好一座小镇,原来你梦中的世道这么美好。”

儒士内心感慨。

“李天,王皆,陪我上竹山走走,如何?”

儒士望着前方竹林,开口询问两人。

“好。”

“仙人此处可是好地方,能做好梦。”

王皆说道,他在此处睡觉可是美梦不少。

“美景配美梦,又是一处大福之地。”

儒士闭上眼睛,感受着这里的灵气流转。

“哗。”

儒士抬手虚抓,一根竹子拔地而起,随后他轻轻一点,法力扩散,竹身与竹叶分离。

“散!”

竹叶顿时化为一缕碧绿烟,没入王皆和李天体内。

“好舒服。”

王皆感叹,那团碧绿烟在其体内流动,疏通经络,平静心神。

“这竹子非同寻常,修道中人称它为‘绿云’,外表坚硬,而内有蓬勃生机,化烟入体柔顺如云,与身体无相斥,有助修行。”

“浪费啊,浪费啊,某人竟拿它当‘床’,哈哈。”

李天出口调侃这位“某人”。

某人呢,也只能承认现实,挠头苦笑,脸腮红红。

“无妨,你们非修行人,无法通晓其妙处,情有可原。”

儒士大方“助人”。

“那仙人可以教我们修仙法吗?”

王皆请求,方才仙人手起便可分竹,化竹叶为“药”,深深震撼了他。

“那我且问你们,你们想修行所求何物?”

儒士朝竹林深处走去。

“为了……”李天开口却说不出。

“为了像你一样,能利用这竹子的妙处,而且可以强身健体,这样我娘就不用担心我了,我想让她开心。”

王皆回答道。

“嗯,福己亦福人。”

儒士面露欣慰之意。

三人一路走到了竹林山背山脚,一个棕红色,高大宽阔的亭子矗立于前,牌匾上有三字:日月亭。

“做仙先做人,无人性成仙,是为众生祸,正如你所求,成仙为己亦为人。”

儒士轻拍王皆肩膀。

“我打算驻留此处,如若愿意,日后可来此处与我共同研读品学,润养身性。”

“至于修仙法一事,你们的体质尚不适宜,过度强求,会适得其反。”

儒士说道。

“好,谢谢仙人。”

……儒士驻留日月亭己经一个月了,这期间许多“葫芦”人常去拜访,王皆和好友们也经常去听儒士讲学,一来二去,也都熟悉了,知道了刘儒士的名字:刘襦宗。

“爹,娘,我去听刘先生讲学了。”

“嗯,给刘先生带些香桃过去。”

“好。”

王皆与父母告别,离开了田地。

“王皆,你终于来了。”

宏宇说道,这是比王皆大三岁的好友。

其实,许多好友都己经早早来到日月亭。

“嗯,今天活多。”

“刘先生,这几个香桃送给你。”

王皆本想把香桃放在灯芯柱,然而宽阔的圆形柱面都堆满了水果,豆饼……王皆只好将其放在讲学台一旁。

“刘先生,你还没有回答我昨天的问题呢?”

王皆开口。

“外面的世界到底怎么样?

是不是有很多仙人御剑飞行,上高山,下大海?”

“嗯。”

“哇,那太酷了!”

小猴子双眼发光。

小猴子体形矮小,却有爬树“神通”,矮的、高的、粗的和细的,他都能一跳而上,大家就都认为他是“猴子转世。”

“酷但不美也不好。”

刘先生放下手中的书,离开了讲学台,走近众人。

“额?

为什么?”

“葫芦镇才是这天下最美之地!

‘葫芦人’才是这天下最好的!”

刘先生仰望高空,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仿佛有无数星辰,深邃又模糊。

“可惜,世道无情。”

刘先生感慨,有种无力感填满内心。

“刘先生,刘先生!

快救人!”

一众乡亲父老,慌乱地跑进日月亭。

“什么?

东力叔?”

李义身上背着一个男子,血迹斑斑,衣服破裂,手臂上竟有一处很深的刀口,还在滴血。

“将他放下。”

刘先生右手并拢手指测脉。

“爹,东力叔怎么会这样?”

李天着急地问道。

“方才我一到‘葫芦口’就看到他倒在地上,浑身是血。

刘先生,怎么样?”

“伤势不轻,但尚未危及性命。

你们退后些。”

刘先生伸出手掌,金光一闪,掌心处出现一颗水珠,晶莹剔透,闪烁精光。

“去!”

水珠升空,缓缓降入东力的眉心。

随后,东力的身躯透出灵光,生机焕发,手上伤口开始愈合。

刘先生再次出手,山上竹林,“吼”的一声,一根竹子径首飞向此处。

刘先生伸出左手食指一滑,一条金线将竹子切成两半,其中竹身内出现三颗雨珠,一并涌进东力体内,东力通体被绿光环绕,生机无限。

“他醒了,他醒了。”

众人的心总算落地了。

“东力,你怎么样?”

王河往前。

“妈妈的,好像走了一遭鬼门关。”

“多亏了刘先生出手啊。”

“先生仙法通天,真让我们开了眼。”

有人附和。

“多谢刘先生救命之恩。”

“你不妨起身走几步试试。”

刘先生说道。

“啊,怎么身体……”“好轻松啊。”

东力阔步行走,身体宛若新生还远胜以往,没想到因祸得福。

“多谢先生!”

这位平时不爱讲究凡俗礼节的男人,也在此刻恭敬地鞠上一躬。

“东叔,你到底发生了什么?”

王皆将众人的关注点拉向事情根源。

“唉,不幸啊!”

“那日,我刚买好鸡食料,准备回来,谁料突然冲出一群穿红色衣服的人。”

“他们个个拿刀,对着众人就是乱砍,我便因此受伤了。”

“原本以为回不来了,还好有仙人出现,与他们交锋,我便意识到又是神仙斗法,那场面……”“还好我机灵,趁乱跑了出来,一路狂奔,最后到了‘葫芦口’,实在挺不住了,就……躺下了。”

“哎呦,上次你不都看见了吗?

北边多乱啊?

还敢跑去买鸡饲料,啊?

你是不是傻?

天天养那些臭鸡干嘛?”

李义一顿教训。

“你还教训上我了?

不养鸡难道养你啊?”

见此一幕,众人苦笑摇头,这俩人这辈子算是杠上了。

“李兄,你便少说他几句吧,你也知道东力他养鸡并不图钱,那都是为了小镇孩子嘛。”

“那也不能因此丢了性命啊!

真是春下两条虫啊。”

“哈哈哈。”

“好了,二位便点到为止吧。”

刘先生终于开口了,结束了二人的口角交锋。

“人们总是如此,明明彼此关心,却不愿意放下那‘刀子嘴’,不过这也是一种独特的人情吧!”

“刘先生,你知道这群人吗?”

沉静许久的宏宇开口问道。

刘先生摇头。

“东力,日后尽量不要出小镇。”

刘先生告诫。

“好,我自然听先生的。”

东力虽对谁都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但对刘先生确实很恭敬,或许是仙人缘故,又或许是七尺半之躯的儒士气质吧。

……夜色降临,众人也都纷纷离开了。

就在众人离开后,刘先生面色竟有些阴沉忧郁。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