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宅夜惊魂

津门烟雨录 简梵熙 2025-08-14 10:53:1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民国十七年,深秋的津门被浓雾浸得发潮。

沈亦舟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鼻尖萦绕着陈年木料与淡淡血腥气。

他刚从英国回来不足三月,接手的第一桩家族委托,便是堂叔沈季同的离奇死亡。

沈宅坐落于法租界边缘,青砖灰瓦的老式院落藏在法国梧桐深处,像一头沉默的巨兽。

此刻正厅里灯火通明,穿黑色制服的巡捕分散站着,靴底碾过地上的碎瓷片,发出刺耳的声响。

“沈先生?”

一个年轻探员迎上来,胸牌上写着“周明谦”,“穆总督察在楼上等您。”

沈亦舟颔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随身携带的银质钢笔。

那是导师临别所赠,笔帽上刻着细密的花纹。

他踏上二楼,走廊尽头的书房门虚掩着,透出一道冷白的光。

推开门时,正撞见一道挺拔的身影背对着他,玄色暗纹马褂衬得肩背愈发宽阔,指尖夹着的香烟燃着幽红的火点。

“沈亦舟?”

男人转过身,眉骨高挺,眼窝深邃,目光像淬了冰的刀锋,落在他脸上时却稍缓,“久闻大名。”

这便是穆庭轩,津门巡捕房最年轻的总督察,传闻中以铁腕治案,连租界里的洋人都要让他三分。

沈亦舟伸出手:“穆督察。”

两手相握,对方掌心的温度比他想象中高,带着烟草与皮革的混合气息。

————————————————书房中央的梨花木书桌后,沈季同趴在摊开的账簿上,后背插着一柄黄铜裁纸刀,血浸透了月白色的绸衫,在桌面上晕开暗沉的花。

书桌一角的青花瓷瓶碎在地上,几片青瓷溅到墙角的博古架下,架上的古玉摆件却纹丝未动。

“死亡时间初步判定在昨晚子时到丑时之间,”穆庭轩弹了弹烟灰,“门窗从内部反锁,现场没有打斗痕迹。

沈老先生生前与人有约,管家说,昨晚有位‘李老板’来过。”

沈亦舟蹲下身,目光掠过死者紧攥的右手。

指缝间夹着半片撕碎的信笺,上面只有一个模糊的“栈”字。

他又看向书桌,账簿上的墨迹尚未干透,最后一笔拖得很长,像是突然中断。

“堂叔近年沉迷古董生意,”沈亦舟声音温润,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尤其喜欢收集明清玉器。

穆督察看这博古架,第三层的玉琮少了一件。”

穆庭轩挑眉,显然也注意到了。

他挥了挥手,让周明谦记下:“查最近与沈季同往来的古董商,尤其是姓李的。”

这时,一个穿白大褂的青年提着药箱走进来,口罩遮住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清澈的眼睛。

“穆督察,”他声音清润,“初步尸检显示,裁纸刀入喉三寸,是致命伤,但死者死前曾服用过过量安眠药。”

“苏法医来得正好,”穆庭轩点头,“仔细查查,安眠药是自愿服用,还是被人下的。”

苏砚应了声,开始有条不紊地检查尸体。

沈亦舟注意到他胸前的口袋里插着一支白玉笔,笔杆莹润,与这血腥的场景格格不入。

周明谦突然在门外喊道:“穆督察,管家说有东西要交给您!”

两人走出书房,管家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姓陈,手抖得厉害,递上一个紫檀木盒:“这是……老爷今早让我收好的,说要是他出事,就交给巡捕房。”

穆庭轩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本厚厚的账册,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是两个穿长衫的男人,站在一艘轮船的甲板上,其中一个是年轻时的沈季同,另一个背对着镜头,只能看到他手里拿着一个玉琮。

“这照片是……”沈亦舟皱眉。

“民国十年,沈季同从上海坐船回津门时拍的,”陈管家颤声道,“另一个人……好像是个叫‘老顾’的,当年和老爷合伙做过生意,后来听说在码头出了事,淹死了。”

穆庭轩指尖敲着木盒,目光在沈亦舟脸上转了一圈:“沈先生刚回国,就遇上这种事,怕是要多留些时日了。”

沈亦舟抬眼,撞进他深邃的目光里,忽然笑了:“能为查清堂叔的死因尽一份力,是我分内之事。

何况,穆督察的案子,似乎比我预想的更有趣。”

雾从窗缝钻进来,裹着庭院里的桂花香,在两人之间弥漫开来。

周明谦看着总督察嘴角难得的弧度,又看了看沈先生眼中的了然,忽然觉得这深秋的寒意里,似乎藏着点不一样的东西。

苏砚从书房出来,摘下口罩,恰好撞见这一幕,清澈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了然,低头继续整理尸检工具时,指尖不经意间摩挲了一下口袋里的白玉笔,那是周明谦上周送他的,说“配苏法医的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