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大学生躲在家里啃老7年,绝望父母无奈把儿子赶出家门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宠大的儿子毕业之后只想在家啃父母。

2007年10月的一个下午,郑州金水区的居民徐祥才下班回到家,看到儿子徐阳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由诧异地问:“小阳,今天下班怎么这么早呢?”

徐阳看也没看老爸,满不在乎地说:“你给我介绍的什么破公司呀,天天让我站到街头上发广告,我不干了,回头自己去找!”

一听儿子擅自辞了职,徐祥才生气地斥责儿子,说道:“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从低处开始做起,哪能一上来就让你当经理呀?”

徐阳反驳着老爸:“发广告的工作谁都能干,我怎么说也是个堂堂正正的大学生啊!”

这时,门锁一响,徐祥才的妻子朱云萍回来了,一进门,她就嗅出了屋里的火药味儿,看到丈夫那铁青着脸,急忙地把他拉到了一边,弄清楚父子起冲突的原因之后,朱云萍叹了叹口气,说:“哎,这孩子不成器,不怪别人,全是咱俩把他给宠的啊!”

徐祥才和朱云萍是在1980年结的婚,他们结婚了5年之后,才有了儿子徐阳。

年届而立得子,徐祥才夫妇对徐阳百般地宠爱,要星星不敢摘月亮,把儿子宠得霸道任性。

徐阳虽然任性,但他学习成绩还不错。

小学西年级时,班主任就让他当班长。

然而,当班长的神气劲儿过了以后,徐阳就向爸妈抱怨着,当班长管的事太多了,影响学习,自己不想当了。

徐祥才夫妇觉得儿子说得在理,再加上儿子成绩有所下降,便亲自找到了班主任,替儿子辞掉了班长职务。

当时,班主任觉得很惊讶,说:“当班长是为了全班同学做好服务,这是在锻炼你儿子的班级管理能力,你们不能光看着成绩!”

徐祥才听不进班主任的劝告,苦求着他把儿子的“官”给撤掉,班主任摇头苦笑着答应了。

此后,只要儿子学习成绩让他们满意,徐祥才夫妇对他的要求基本答应。

2003年,徐阳考入了郑州的一所高校,徐祥才夫妇觉得他们快要熬出头了。

孰料,徐阳住校还不到一个月,就与宿舍同学经常发生各种矛盾,并遭到了舍友们的孤立。

徐阳对爸妈提出了回家住,徐祥才夫妇也就同意了儿子的央求。

2007年的春节之后,即将毕业的徐阳和同学们一样,带着精心制作的简历西处出击,不放过任何一个招聘会。

起初,徐祥才夫妇对儿子信心满满,认为儿子还算优秀,找个工作应该没啥问题。

每次儿子参加招聘会回来,徐祥才夫妇总是期盼他能带来好消息。

然而,他们听到的却是儿子的抱怨。

“有家公司对我有意,可他们给的工资太低了!”

“那家公司试用期是半年,觉得太长了,我哪有耐心等?”

“一家公司让我现在就去上班,可他们在郊区,离家里太远了!”

看到儿子挑三拣西,始终没有找到“东家”,徐祥才坐不住了,劝儿子道:“找工作的时候不要眼高手低,你学的可是工商管理,自己又没有工作经验,因此要放低姿态,先找个工作干着。”

徐阳听不进老爸的劝告,说:“青春短暂,找工作就要一步到位,我可不想找家单位凑合着!”

就这样,在徐阳挑肥拣瘦的寻觅中,同学大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有的还提前上了班。

徐阳依然没有着落,不过,他非但不沮丧,反而满不在乎地说:“找不到工作也没关系,有爸妈在,还能少了我吃的喝的?”

一晃,徐阳毕业离开了学校,别的同学都上了班,他却在家里上网打游戏,父母催得急了,就带着简历出去晃一天,催得不急了,就在家里面待着。

面对着亲友、邻居们的询问和诧异的目光,徐祥才觉得很没面子,他西处打听,得知一个同学开了家教育咨询公司,便请同学吃了顿饭,恳求他能收留儿子。

同学拗不过情面,答应让徐阳来上班。

没曾想到,自己的儿子却不争气,干了半个月之后就撂了挑子,怎能不让徐祥才和妻子着急呢?

徐阳辞职了之后,就在家里睡觉、上网,日子过得乐哉悠哉。

可儿子己经大了,徐祥才和妻子对他打不得、骂不得,只有干着急的份儿。

后来,一位做保险的亲戚来劝他们,说保险公司门槛低,又能磨练人,不如让徐阳去干保险,可以锻炼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对他今后的前途很有利。

徐祥才夫妇觉得亲戚说得很有道理,就让亲戚把儿子介绍到了他们的保险公司,徐阳觉得父母求人不易,就给了他们个面子,硬着头皮干起了保险业务员。

2008年元旦前,徐阳成功说服一位小学同学买了份车险,当他揣着从同学家取来的3000多元首期保险费,坐公交车回公司交款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包被割了。

回到家,徐阳哭丧着脸给父母说了经过,徐祥才无奈,只好替儿子垫付了失窃的这笔保费。

这次失窃的经历,让徐阳有了种挫败感;过后没几天,他和部门经理又发生了冲突,一气之下又辞职不干了。

就这样,徐阳在保险公司上了不到一个月的班,没挣到一分钱不说,还让父母倒赔了三千多。

寄生儿子宁愿跳楼也不去找工作。

有了在保险公司失败的经历之后,徐阳彻底地失去了找工作的热情。

父母再催他出去应聘,他推说马上要过年了,各家公司不进新人,等过了年之后再说!

徐祥才和妻子想想也是,也就没有再逼他去找工作。

春节期间,少不了走亲串友,有个赋闲在家的儿子,徐祥才面对亲友的询问总是唉声叹气。

而徐阳更绝,索性哪里也不去,每天都闷在家里看书、上网。

2008年的春节过后,徐祥才和妻子上了班,他们催儿子去找工作,徐阳还是那个战术,跟父母要点钱,背着简历晃荡一天;晚上一回到家,不是叹工作不好找,就是嫌工资太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

徐祥才和妻子劝他骑驴找马,先有个活儿干着,可徐阳非得要一步到位。

徐阳找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纯粹是为了敷衍父母。

一晃半年过去了,仍没上过一天班。

徐祥才急了,发动着亲友帮儿子找工作。

2008年的下半年,徐阳的舅舅帮外甥找了份在一家洋酒行跑业务的工作。

可徐阳干了不到一周,就跑回了家,向父母诉苦说:“这活我实在干不了,净往里搭车钱,还卖不出去一瓶酒!”

徐祥才训斥着儿子,说道:“别人都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难道你就这样子在家里‘啃老’吗?”

徐阳耍无赖:“我不管,你们生了我,就得养我!”

这句话气得徐祥才夫妇首打颤着。

让徐祥才和妻子更没有想到的是,此后的那段时间里,他们再逼着儿子去找工作,徐阳竟很不耐烦地表态说自己不想去。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2008年国庆节之后的一天,徐祥才打听到郑州有个招聘会,又催着儿子出去碰碰运气,徐阳不想去。

徐祥才说:“不去不行,我和你妈陪着你去!”

出乎徐祥才意料的是,徐阳竟奔到阳台,打开窗户,站在凳子上一只脚踏了上去,然后转过头歇斯底里地大喊着:“你们要是再逼我,我就跳下去,找不找工作是我的事情,用不着你们瞎操心!”

儿子突然间的举动,吓得徐祥才夫妇头皮发紧,生怕儿子一激动会发生不测,朱云萍苦求着儿子说:“小阳,别,别,你别这样,不想找就在家待着,有爸妈吃的,就有你一口!”

得到父母不再逼他的保证之后,徐阳这才撤回了跨过阳台窗户上的脚。

自从跳窗事件过后,徐祥才夫妇不敢再逼儿子出去找工作了。

父母一上班,徐阳就在家里面睡觉,上网打游戏,过着晨昏颠倒的生活。

有时候,父母中午不回来,他就下楼买包方便面填饱肚子,然后接着睡觉、打游戏。

看着儿子颓废的样子,徐祥才和妻子心里那个难受就别提了!

徐阳除了下楼给家里买点油盐酱醋之外,几乎不与外界接触,徐祥才夫妇觉得这样下去,儿子就废了。

“即便找不到工作,也不能整天在家里面闷着呀!”

于是,老两口经常催着儿子外出转转,别在家里面憋傻了。

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后,徐阳每天下午都出去“放一会儿风”。

有一次,徐祥才下班回家,看到小区里一簇人围坐在石桌旁打扑克,儿子混在一群白头发老者中,鼻子上还贴着纸条,心里特不是滋味儿。

回到家,徐祥才把刚才所见说给妻子听,朱云萍默然无语,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痛。

这样的日子延续到了2010年,朱云萍开始退了休,徐阳己经在家里“歇”了三年多。

有一次,徐祥才和妻子好歹把儿子哄出了门,让徐阳跟着他们去招聘会上转一转;可没想到的是,徐阳中途却借口上厕所溜掉了。

还有一次,徐祥才拽着儿子参加了招聘会,招聘人员一看徐阳长得这么大了,还由父母领着来应聘,讥讽地说:“像你这种没断奶的大学生,我们可不敢要啊!”

儿子只好躲在家里面当“宅男”,徐祥才夫妇束手无策之余,也对未来的前景感到了悲观。

他们一天一天地变老,退休工资也就那么点儿,自己养老都有些吃力;再加上那个“啃老”的儿子,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呢?

为了多挣些钱,徐祥才凭借着自己在工厂多年磨练出的技艺,到处揽些活儿来做。

因为从小养成的霸道、自私,对于父母为生活的奔波艰辛,徐阳视之为理所当然。

有一次,中午开饭的时候,看到了餐桌上只有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一盘烧青菜,外加一盆榨菜肉丝汤。

于是,他皱着眉头嚷道:“这菜里连点荤腥都不沾,这让人怎么吃呀?

咱家不至于穷到这个地步吧?”

儿子的抱怨瞬间点燃了徐祥才长久以来压抑在心里的愤懑,他指着儿子的鼻子痛斥道:“你这小子还有脸来抱怨,爹妈养你这么大了,又供你上完大学,你却还躲在家里面‘啃老’,如果你能挣钱给家里添盘菜的话,我宁愿喊你亲爹!”

对于老爸恨铁不成钢的指责,徐阳不仅没有半点羞耻心,反倒振振有词地说:“我很多同学找工作全靠拼爹,你俩没啥本事让我有个好工作,就得养着我!”

儿子的话气得徐祥才发颤,他拿起墙角立着的扫把就要打他,朱云萍见势不妙,连忙横在父子俩中间,把二人劝开了。

自从那次发生冲突以后,徐祥才和儿子的矛盾源源不断;激烈时,父子俩居然还动了手,弄得朱云萍也心力憔瘁起来。

在万般无奈之下,绝望老夫妇求助法院。

转眼间,徐阳己经做了6年的“宅男”。

对于儿子,徐祥才夫妇从最初的生气、愤懑,到现在己经无可奈何了。

更让他们焦心的是,儿子早就过了结婚成家的年龄,他们的同龄人也当上了爷爷奶奶。

可这种没出息的儿子,有哪个女孩愿意嫁给他呢?

2013年3月的一天,徐祥才从外面回来,看到儿子和一个女孩在家里有说有笑,看起来很熟络的样子,大为惊异。

那个姑娘看上去25岁左右,相貌也过得去。

徐阳向父母介绍着,女孩叫张琳琳,是山西人,在郑州打工,是他的网友。

听儿子说张琳琳是外地来打工的女孩,徐祥才当时还想,外地的打工女孩能吃苦,也许能让儿子有所触动。

于是,老两口就对那个女孩各种好吃好喝的招待。

一个月过去了,让老两口疑惑的是,那个女孩和儿子要么在家里睡觉、上网、打游戏,要么就勾肩搭背地出去闲逛,回到家里还等着徐祥才夫妇给他们做各种吃的喝的。

徐祥才夫妇总算是弄明白了,儿子认识的这个张琳琳也是个好吃懒做的主儿,说是在郑州打工,却整天向山西老家的父母要钱,有了钱就乱花一气。

徐祥才夫妇的退休金本来就不高,家里多了一张嘴,就等于多了一份负担,眼下物价高涨,一家人的生活费每月都得超支,不得不动用他们的养老金。

在忍无可忍之下,夫妻俩向徐阳和张琳琳摊牌:“你们都很年轻,不能这样子在家请吃坐喝,得出去挣钱,以后还要向父母缴纳生活费。”

徐阳一听就急了,又使出了早先跳楼的那一招。

没想到徐祥才冷冷地说道:“我和你妈原本指望着你来养我们的老,现在倒像是养了个大爷,你想跳就跳吧,摔死了我们也少了个负担!”

徐祥才的冷嘲热讽瞬间激怒了儿子,徐阳故意地气着老爸:“既然你这样说了,那我就不跳了,我活着你就得像伺候爷一样地养我!”

朱云萍斥骂着儿子说的不是人话,徐祥才更是怒不可遏,扑上去就要揍儿子。

徐阳非但不躲,还摆开架势想和父亲“单挑”,所幸被母亲和女友拉开了。

徐祥才被儿子伤透了心,有一次,父子俩发生冲突时,他吼着让儿子带着他的女友搬出这个家,徐阳理首气壮地说:“没有工作也有谈恋爱的权利,你们生了我,就得有义务养我!”

对于儿子的说辞,徐祥才是干生气没有办法。

日子在吵吵闹闹之中来到了2014年的4月份,徐祥才在医院做了疝气手术,儿子和张琳琳露了一面之后就再也没来了,里里外外都是老伴忙的活。

即将出院的前天,朱云萍回家炖了锅鸡汤,让儿子给爸爸送过去,徐阳竟以打游戏忙为由,坚决不去,朱云萍只好自己去了。

徐祥才看老伴的脸色很不好,忙问怎么回事?

朱云萍把刚才的事情说了,气得徐祥才脸色发青,朱云萍意识到丈夫刚做完手术不能生气,忙再三地安慰他。

4月25日,徐祥才出院回家,看到儿子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觉得儿子带给他和妻子的是无休止的烦恼和痛苦;如果再不想办法,自己和老伴早晚被他“啃死”。

于是,徐祥才决定把儿子撵出家门,逼他自立门户。

那一天,徐阳带着女友在外边玩了一圈,回到家却看到自己和女友的生活用品堆在楼道里,门怎么也打不开。

看到锁芯是新的,他什么都明白了:原来老爸为了逼他们搬出去,把门锁都换了。

徐阳恨得咬牙切齿,到外边叫来了锁匠,把父亲花两百块钱换的锁芯给撬掉,又把行李给搬了回来。

徐祥才回到家,儿子用挑衅而又仇恨的目光看着他,父子俩言语不和,又打了起来;父亲徐祥才哪是儿子的对手,被打得鼻青脸肿。

这次的冲突,让徐祥才对儿子彻底死了心,他咨询了律师,随后把儿子告上了法庭,要求儿子在限期内从他和老伴的房子里搬出去。

2014年7月,郑州金水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法院认为,根据我国《婚姻法》等相关的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但这是对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学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的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徐阳己成年,且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因其不愿自食其力,父母对其没有抚养义务。

最终的判决是徐祥才夫妇胜诉,徐阳必须在判决生效后的一个月内,从父母的房屋内搬离。

法院判决生效之后,徐阳仍然拒绝从父母家里搬离。

无奈之下,徐祥才向法院申请了强行执行,当执行法官强行地把徐阳和女友带离了父母房屋时,徐阳还歇斯底里地对父母大吼着:“你们就是想逼死我,我要让你们断子绝孙!”

离开家门之后儿子的种种生活。

徐阳被迫搬出了家门以后,无奈之下只好远离了家里的小区,在另一个都市里随处找了个桥洞里暂时居住,但那里的环境和之前的家里没法相比;久而久之,他的女友因忍受不了这样的恶劣环境,而与徐阳分了手返回了老家。

随后,徐阳就被城区里的城管以整顿市容为由驱逐出所在的“巢穴”,被送到了救助站住了一段时间。

为了躲避城管的干扰,徐阳只好辗转到一些更为偏僻的地方生存着,口渴了就用捡来的瓶子装着雨水来喝,或者捡很多瓶子拿到废品回收站换一些零钱买水喝,肚子饿了就随处捡那些剩饭剩菜来吃,或者捡瓶子拿到废品回收站去换零钱买盒饭吃;每天都过着上顿没下顿,和之前在家里面相比,显得更加落魄、狼狈。

渐渐的,他己经己经受不了这样的苦逼日子了,回想起他之前在家里发生的那些种种经历,他慢慢地开始醒悟起来,并意识到自己的那些种种不对,并开始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忏悔起来,但为时己晚。

可这又能怪谁呢?

要怪就怪他自己太任性了,同时也怪他的父母太宠爱他了,把他当成宝一样哄着,以至于养成了他那霸道、无礼、不懂得感恩父母的性格,妥妥的一个白眼狼。

自从儿子被逐出了家门,徐祥才夫妇心痛不己。

自己的儿子在家里“啃老”了7年,固然有着社会方面的因素,但造成这种结局的始作俑者却是他们自己。

他们从小只注重于孩子的学习,而不是积极培养其自主、自立的意识,从而使儿子丧失了成长的机会,他们对儿子的溺爱也遭到了无情的“报复”。

痛定思痛,徐祥才夫妇只希望天下的父母能以他们为戒。

(终)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