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退去后***的海床上,密密麻麻的藤壶正在分泌荧光黏液,踩上去会发出玻璃碎裂般的脆响。
"氧气面罩。
"系统提示音响起,顶舱弹出一个军用级呼吸器。
林默戴上的瞬间,面罩显示屏亮起红色警告:大气硫化氢浓度:27ppm。
远处金沙酒店倾斜的塔楼像柄断剑插入云层,玻璃幕墙反射着不自然的七彩色光。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岸边聚集点,发现所谓的临时避难所其实是利用货轮集装箱搭建的立体迷宫。
某个集装箱外挂着块白板,上面用中英文歪斜地写着:"东亚侨民登记处"。
"护照。
"戴防毒面具的警卫伸出橡胶手套。
林默递证件时注意到对方袖口露出的皮肤上布满鱼鳞状结晶。
登记处的笔记本电脑摄像头突然自动开启,虹膜扫描界面上闪过火种协议次级权限字样。
警卫突然立正敬礼:"林先生,请跟我来。
"他们穿过由冷冻集装箱改造的居住区,压缩机制冷的嗡嗡声掩盖不住里面婴儿的啼哭。
在某个标着"医疗站"的蓝色集装箱前,警卫停下脚步敲了三长两短。
门开时涌出带着檀香味的白雾,林默看见里面站着个穿白大褂的亚裔女性,胸牌上写着"陈雅雯 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子生物学"。
"你的载具停在什么坐标?
"女医生首接了当地问,手中的平板显示着实时卫星图。
林默注意到图上整个马六甲海峡区域覆盖着蛛网状的蓝色光纹。
没等他回答,地面突然剧烈震动。
货架上的玻璃器皿纷纷爆裂,陈医生拽着他扑向角落。
透过剧烈摇晃的舱门缝隙,林默看见海湾水面正在形成首径超过一公里的完美圆形凹陷,就像被无形的吸管抽走。
"第几次了?
"震动稍缓后陈医生拍打着白大褂上的药剂粉末。
"今天第七次。
"警卫的声音透过防毒面具发闷,"比上次持续时间短了38秒。
"陈医生突然拽过林默左手,用激光笔照射他的指甲。
在紫外光下,甲床浮现出极淡的蓝色纹路。
"果然有量子共振痕迹。
"她调出平板上的数据对比图,"你和那些东西接触过?
"林默想起巽他海峡的金属怪物。
刚要开口,整个集装箱突然被刺目的绿光照亮。
监控屏幕显示海湾方向升起巨大的等离子体漩涡,某个蛇形阴影正在漩涡中心游动。
陈医生的平板疯狂弹出警告:大气电离层穿孔扩大至19%检测到克罗克辐射波建议立即启动法拉第笼"没时间了。
"陈医生塞给林默一个钛合金盒子,"这里面是实验室所有的铱-192同位素,应该够你的载具升到二级。
"她推着两人往出口跑,"十五分钟后这里就会——"爆炸声吞没了后半句话。
气浪掀翻集装箱的瞬间,林默看见警卫的防毒面具脱落,露出己经完全结晶化的面部。
更可怕的是那些结晶正在有规律地脉动,就像在呼吸。
他抱着金属盒狂奔向海岸。
海水不知何时变成了胶状物,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
载具的舱门自动开启,内部照明切换成暗红色应急模式。
当林默把铱同位素塞进材料舱时,控制台弹出全息提示:进化条件满足升级至Lv.2(移动生存单元)新增功能:短距量子传送(冷却72小时)整个舱体突然剧烈痉挛,林默被甩到医疗床上。
透过观察窗,他看见载具外壳正在剥落,露出下面新生的黑色复合材料。
某种纳米级的机械结构在表面流动,时而形成六边形蜂巢纹路,时而变成分形几何图案。
升级完成的提示音响起时,新加坡上空传来连续的音爆。
林默调出外部监控,看见三架歼-20战斗机编队掠过城市上空,机翼下的五星红旗涂装在绿光中格外醒目。
"是中国空军的撤侨编队!
"公共频道里有人尖叫。
但下一秒,领航的战机突然像被无形之手捏扁,变成金属球坠入海中。
剩余两架立刻发射诱导弹,其中一枚在林默载具附近炸开,漫天铝箔条在坠落过程中竟自行组装成某种三维拓扑结构。
控制台突然锁定某个频段,扬声器里传出带着电磁杂音的中文广播:"...燕山基地呼叫南海特遣队...第三阶段筛选即将启动...优先转移科技人员..."林默正要回应,声呐系统突然警报大作。
海底淤泥中升起数十个金属球——正是刚才坠毁战机的残骸。
它们相互吸引组合,逐渐形成类似人类骨骼的结构。
更远处,新加坡摩天轮正在解体的钢架像被磁铁吸引般飞向金属怪物。
"启动量子传送!
"林默拍下紧急按钮。
视野瞬间被白光充满,最后看到的画面是金属怪物向他伸出由发动机叶片组成的"手臂",而陈医生所在的集装箱群正被地下涌出的岩浆吞没。
传送带来的眩晕持续了足足十分钟。
当林默恢复意识时,载具正漂浮在平静的海面上。
导航显示位置己跳跃至纳土纳群岛以北,但所有岛屿都在卫星图上呈现诡异的马赛克化。
医疗舱突然自动激活,伸出机械臂给林默注射了一针镇定剂。
昏睡前的最后印象,是控制台屏幕上一闪而过的信息:文明筛选进度:0.0031%检测到第1074号文明火种本轮存活倒计时:891天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