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破釜沉舟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张江科技园的晨雾还没散尽,陈沐馨站在灰色办公楼的走廊里,对着手机屏幕整理衣领。

屏幕里映出的自己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为了赶在今天和苏航团队讨论融资方案,她熬了半宿研究行业数据,连化个淡妆的时间都省了。

“进来吧,他们在调试代码。”

苏航推开会议室的门,身上还带着早餐店的豆浆香气。

陈沐馨跟着走进房间,一眼就看到白板上贴满的便利贴,红的写着技术难点,蓝的标着用户需求,黄的列着待办事项,密密麻麻像一片彩色的森林。

“这是我们的技术核心团队:负责算法的小李,前端开发小王,还有硬件支持小张。”

苏航挨个介绍,三个年轻人都穿着冲锋衣牛仔裤,见到她时有些拘谨地打招呼,手指还下意识地在桌沿模拟敲代码的动作。

陈沐馨微笑着点头致意,将打印好的融资规划书分发给众人:“我连夜做了份测算,要让‘颜选’APP完成内测并达到1万日活,至少需要80万启动资金。

苏航之前凑的50万,只够覆盖基础设备和三个月房租。”

她指着表格里的数字,“缺口的30万,要么我们自己补,要么就得提前启动种子轮融资。”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空调的嗡鸣在空气中流动。

小李挠了挠头:“我刚毕业没多久,手里只有几万块积蓄。”

小王跟着苦笑:“我还在还助学贷款呢。”

小张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苏航的脸色也有些凝重:“我把爸妈准备给我买房的首付都拿出来了,实在没多余的钱了。

要不……我们先砍功能?

把非核心的试妆模块暂时砍掉,先做个简化版?”

“不行。”

陈沐馨立刻反对,语气斩钉截铁,“核心竞争力就是精准试妆,砍了这个,我们和普通美妆APP有什么区别?

融资时更没说服力。”

她深吸一口气,心里有个念头逐渐清晰,“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众人惊讶地看向她,苏航急忙摆手:“这怎么行?

你刚离职,手里肯定也不宽裕……我有办法。”

陈沐馨打断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给我三天时间,30万我来凑。

你们的任务就是把技术打磨好,别让我这钱白花。”

从科技园出来,陈沐馨没有回家,而是首接去了陆家嘴的奢侈品回收店。

玻璃柜台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名表首饰,店员穿着笔挺的西装,看她的眼神带着职业性的审视。

“您想出手哪件物品?”

店员微笑着问。

陈沐馨从包里拿出一个防尘袋,拉开拉链——里面是一只爱马仕铂金包,鳄鱼皮材质,是她去年升职时给自己买的奖励,当时花了近30万。

她指尖划过包身细腻的纹路,心里像被针扎似的疼,却还是咬着牙说:“这个,你们收吗?”

店员眼睛一亮,戴上白手套仔细检查:“成色不错,是正品。

不过现在行情不好,最多给您22万。”

“22万?”

陈沐馨的心沉了一下,“这包我才用了不到半年,当时配货就花了5万。”

“奢侈品二手市场就这样,您要是今天能成交,我可以申请加1万,23万,这是最高价了。”

店员摆出爱答不理的姿态,显然吃准了她急着出手。

陈沐馨咬了咬牙,点头:“成交。”

她看着店员把包放进密封袋,像看着自己过去五年的投行生涯被打包封存,心里五味杂陈。

那曾是她身份的象征,是她熬夜加班的动力,是她向世界证明“我成功了”的勋章,如今却成了创业路上的第一块垫脚石。

拿着23万转账凭证走出回收店,阳光刺眼得让她睁不开眼。

她站在路口发了会儿呆,又转身走进了旁边的手表回收店。

手腕上的百达翡丽是客户送的生日礼物,虽然价值不菲,但她一首觉得太张扬,很少戴。

这次没有犹豫,她首接报出底价:“这表8万,能收就收。”

店员验表时,陈沐馨看着玻璃倒影里的自己,忽然觉得有些陌生。

那个曾经对着奢侈品杂志两眼放光的女孩,那个把“精英标配”挂在嘴边的分析师,好像正在一点点离她远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为了凑钱敢变卖所有家当的创业者,一个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却依旧往前冲的冒险家。

“您这表保养得真好,8万可以。”

店员的话把她拉回现实。

拿到8万转账时,陈沐馨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轻松:“妈,您放心,钱的事解决了,团队也都挺靠谱的……”挂了电话,她看着银行卡里的余额——23万+8万+苏航的50万,刚好81万。

不多不少,刚好够支撑到产品内测。

她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突然想买支冰淇淋庆祝一下,走到便利店才发现,自己连15块钱的哈根达斯都犹豫了,最后买了支3块钱的老冰棍。

冰凉的甜意在舌尖化开,陈沐馨却笑了。

她想起父亲总说“钱要花在刀刃上”,以前觉得老套,现在才懂这话里的分量。

卖掉奢侈品虽然心疼,但比起让项目胎死腹中,这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

解决了资金问题,办公室的事提上日程。

苏航找的“创业坟墓”在老旧小区的顶楼,六楼,没电梯。

陈沐馨第一次去看房时,爬得气喘吁吁,推开防盗门的瞬间差点被灰尘呛到——墙皮大面积剥落,露出里面的红砖,窗户玻璃裂了道缝,风一吹就“哐当”作响,唯一的优点是租金便宜,每月只要3000块。

“要不我们再找找?”

苏航看着她皱起的眉头,有些不安,“我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租个好点的……不用。”

陈沐馨走到窗边,推开吱呀作响的窗户,远处的张江科技园尽收眼底,“这里挺好的,接地气,能让我们沉下心做事。”

她指着剥落的墙皮,“买点墙纸贴上就行,再搞几盆绿植,气氛就出来了。”

接下来的一周,团队全员化身装修工。

陈沐馨带着大家去建材市场挑墙纸,选了最耐脏的浅灰色;苏航网购了二手办公桌和电脑,自己动手组装;小李和小王负责打扫卫生,跪在地上用钢丝球擦地板;小张则在网上淘了一批绿植,绿萝、吊兰、多肉,把光秃秃的窗台摆得满满当当。

搬家那天,陈沐馨特意带了父亲留下的一个旧算盘。

她把算盘摆在自己的办公桌一角,算盘珠子上的包浆温润发亮,是父亲几十年生意生涯的见证。

“这是我们的镇店之宝。”

她笑着对大家说,“希望它能给我们带来好运。”

苏航突然从包里掏出一张便利贴,上面用马克笔写着西个大字:“敢想敢拼”,贴在了最显眼的墙面上。

“这是我们的校训。”

他拍了拍手,“从今天起,这里就是‘颜选’的根据地了!”

傍晚时分,夕阳透过裂缝的窗户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斑。

陈沐馨看着忙碌的伙伴们,看着墙上的便利贴,看着角落里的旧算盘,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

这里没有投行的水晶吊灯,没有真皮沙发,没有咖啡师现磨的拿铁,却有着比那些更珍贵的东西——为了同一个目标并肩作战的热情,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她拿出手机,给前同事发了条消息:“我创业了,做AI美妆APP,有空来坐坐。”

很快收到回复,对方发来一个惊讶的表情:“你疯了?

放着好好的投行不干,去那种破小区创业?”

陈沐馨没有解释,只是对着手机屏幕笑了笑。

别人眼中的“疯”,或许正是她想要的“清醒”。

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穿梭的居民,看着远处亮起的万家灯火,忽然觉得无比踏实。

那些藏在市井烟火里的需求,那些被精英视角忽略的真实,或许正是“颜选”要扎根的土壤。

夜幕降临时,团队成员都走了,陈沐馨独自留在办公室整理文件。

晚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带着夏末的凉意。

她趴在刚组装好的办公桌上,闻着新墙纸的胶水味,听着远处传来的蝉鸣,竟然觉得前所未有的安心。

手机屏幕亮起,是银行发来的短信提醒:房租己扣款3000元。

看着余额里剩下的77万,陈沐馨深吸一口气。

她知道,这钱就像沙漏里的沙,每一分都要花在刀刃上;她也知道,未来的路注定充满荆棘,可能会遇到资金断裂、技术瓶颈、市场寒冬,甚至团队解散。

但此刻,她心里没有恐惧,只有一种破釜沉舟后的坚定。

她从包里拿出苏航给的商业计划书,在扉页写下一行字:“从今天起,做自己的船长。”

字迹算不上好看,却带着一股执拗的认真,像那颗在便利店被点燃的星火,在这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悄然燎原。

窗外的月亮升了起来,清辉透过裂缝的玻璃洒在墙面上,照亮了那张写着“敢想敢拼”的便利贴。

陈沐馨关掉台灯,锁好办公室的门,转身走进茫茫夜色。

楼道里的声控灯随着她的脚步亮起又熄灭,像在为她照亮前路,也像在见证一个普通创业者的初心与决心。

她的破釜沉舟,才刚刚开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