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我帮竹马从班级垫底逆袭到全校第三。顶着我和他的绯闻,他对老班信誓旦旦,
说要和我考同一所学校。转头却和我的冤家混在一起,最后一次模考掉到三百名开外。
不想陪他演“图书馆30秒”,高考后我便不再跟他联络。查分那天,
他厚脸皮私信问我考得咋样。我甩过去自己成绩被屏蔽的截图。超了他至少50分。
他吃错药般,不为自己沮丧,反倒为我庆贺。1一整个暑假,我都没给自己放松,
每天都在按计划复习六门功课。尤其是我薄弱的数学,为它,不到30天的假期,
我除去复习其他科目,还刷了整整一本数学辅导书的题目。高三开学第一天,
班主任站在讲台上,布置第二天的考试事宜。我的内心跃跃欲试,
巴不得现在就是考完后各门成绩出分的时候,想验收一下我的暑期学习成果。“大家好,
我叫宋清言,很高兴认识大家。”新来的转校生进班做自我介绍。“宋清言”,
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但是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他走到我旁边坐下,突然开口:“好久不见,
林嘉洛。”我吓了一跳,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很久。
“你是小时候住我家旁边那个小——”“男孩?
”“傻子”两个字在我大脑飞快的拦截中被咽下嘴巴。“你终于想起来了,我叫‘宋清言’,
以后还请多多关照啊。”眼前的宋清言和记忆里那个小男孩简直天壤之别。
肉嘟嘟的婴儿肥褪去了,五官变得清晰端正。小时候比我矮半个头的身高也像抽条了似的,
比我高了许多。但一想到他儿时“小傻子”的绰号不是凭空来的,我就不由为他担心。
毕竟我们班是省重点里的尖子班,他在这里可能会被“虐”得很惨。2果不其然,
开学考试的成绩表上,宋清言以一分之差落在倒数第二名后,成为班级垫底。
这个成绩比我想象中好,我们班的垫底在整个年级也还是靠前的。我还担心他会是年级垫底。
这么多年不见,他还是有些长进。我看到自己的排名,还是老样子,班级第10,
年级第12,不由得有些垂头丧气。想来大家暑假都很努力,不过反过来想,
幸好我也没放松,不然连第10名都不保。宋清言拿过我每一科的答题卡,拿一张就啧一声,
问我朝哪个方向拜才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又问我能不能帮他辅导功课,作为回报,
可以请我吃炸鸡和冰淇淋。我白了他一眼,
合着他还以为我是小时候那个爱吃炸鸡和冰淇淋的小孩。三岁的时候,因为爸爸工作调动,
我们一家人搬到一个大院子里。院子里住着好几户人家,
在那里我认识了绰号“小傻子”的宋清言。我反应快,学什么都快,
大人只要跟我说过一遍的东西,我很快就能复述出来。跟我同龄的宋清言,
学起东西来却跟我完全相反。他总是要思考很久才能接受,等能独立复述出来又过了好久。
他妈妈和邻居唠嗑的时候,也忍不住说:“我家那个小傻子哦,学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
”“小傻子”的绰号就这么被传开了。宋清言自己却不以为意,依旧乐呵呵,
屁颠颠地跟在我后面。直到一年级第一次期中考试,他门门都差得离谱,
还跟他的妈妈顶嘴“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2+3=5?”。终于被他爸爸罚站在门外屋檐下。
饭点,也没被叫进去。门门满分的我,拿着爸妈答应奖励我的冰淇淋和炸鸡,
不经意路过满脸泪痕的他。他望着我手里的美味,一脸垂涎欲滴。听着他肚子传来的咕咕叫,
我还是没忍住大发善心,分了小半个甜筒给他。他一口就吞下去了,
又接着可怜巴巴地看向我手里的炸鸡。我没辙,掰下半块炸鸡塞他手里,转头就走。
“下次换我请你吃。”他在身后朝我喊。但是我一直没等到他说的下次,
每次都是他来分享我的奖励。到了三年级,他的成绩终于不再是个位数,
但也只是在及格线附近徘徊。平时也不见他把分数放心上。漫长的暑假,
他更是不好好做作业,天天把玩放大镜在太阳底下的光影,数着日子看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学着用课外书上看到的知识预测天气.还屁颠屁颠跟着做完作业的我闲逛到小镇的郊外,
看拐弯的河道边堆起的贝壳山。我觉得他的成绩是情理之中。三年级升四年级的那个秋天,
爸爸的工作又发生调动,我们家搬离住了7年的那个大院。走的时候,宋清言扯着我的衣角,
说:“林嘉洛,你搬去哪里,我还要请你吃炸鸡和冰淇淋呢。”八年未见。
我已经很久不吃甜的和油炸的东西了。但冲着他小时候心甘情愿当了我那么久小跟班的情谊,
我还是不忍心看他在班上因为成绩内耗,就答应了帮他辅导。“不是为了炸鸡和冰淇淋啊,
纯粹是我的大善心。”我声明道。“是!”宋清言一脸得逞的笑。
3每周的周三晚上、周六和周日的白天,在学校附近的KFC,我开始给他辅导。
他虽然外貌变化很大,但学习上还是像小时候一样要思考很久,带着一股轴劲儿。
为了把他教明白,我不得不把很多想当然的东西重新梳理清楚。第一次月考,
他的成绩好像有了一点儿起色,从倒数第一进步到了顺数第26,也就是倒数第五。
他对我千恩万谢。“至于这么夸张吗?”我掩饰不了自己的开心。
因为让我惊讶的是我自己的进步——我从“万年老十”一跃到了“班级兼年级第五”。
“也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宋清言一点也不像考倒数第五的样子。
积极向上又高兴的劲好像是他自己考了年级第五。有一天,我们照例在KFC刷题讲题,
遇到了许昭昭。在这次月考前,许昭昭的名字在排名表上几乎次次都排在我前面。
不偏不倚地,我第十她就第九。但我对她印象不好。倒不是因为她排名一直比我靠前。
在我注意到她的时候,还没把她和排我前面那个名字对上号。好几次她路过我座位,
碰倒了我的东西,橡皮、水杯或草稿本。按我的习惯正要跟人家说“没关系”,
却看她一点抱歉的意思都没有,正眼都没给我一个,更不要说帮我捡回到桌上了。几次下来,
我就熟悉了这张脸。在学校里遇见,我想着是同班同学,所以前面几次还微笑跟她打招呼。
她却视若无睹,高昂着头,仿佛一只高傲的孔雀。后面再遇见我就索性不打招呼了。
有次听见另一同学叫她“昭昭”,我才知道,
原来这人就是排名榜上一直高我一头的许昭昭啊。碰倒东西当作无事发生,
对我友善的打招呼也视而不见的许昭昭,有时却在上课的时候朝我这个方向“窥探”。
一碰到我的视线,就若无其事地将目光偏移向别处。我不知道她是怎么个意思,也不想知道。
只要不影响我学习,随她干什么。这次遇见,因为是在校外,我还是跟她招了下手。
宋清言刚转学过来一个多月,并不认识她,便只是抬头看了看她。我没想到的是,
这次她竟然破天荒地对我笑了一下。4宋清言为了摆脱倒数第一也挺用功。
每天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把没听懂的地方抛给我,我给他讲解。
虽然他还像小时候一样反应有点慢,却是一个会提问题的人。
他提的问题并不是不经思考脱口而出的,常常是一些容易丢分的细节点,
或者想通后会如同打通任督二脉的点。这些点有些是老师上课重点提过的,
我再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听,讲完我自己都理解得更透彻了。有些老师也没有怎么提到过,
我只能自己思考了再把思路梳理给他听。高三上学期的几次考试下来,
宋清言的成绩终于从班上倒数几名慢慢升到了十五名左右。我对此颇感欣慰,
打趣他“真是孺子可教也。”他并不反驳我,“林嘉洛,你真是个好老师,
没有你我该怎么办!”让我感到神奇的是,我在这几次考试中基本稳定在第四、第五名,
最好的一次是期末考试,考了年级第三,跟年级第二只差5分。宋清言拿过我的答题卡,
又是一顿夸,说了一句:“林嘉洛,这样下去,我觉得你可以拿下年级第一的宝座!
”我心跳掉了一拍,心里埋藏得很深的一个目标被他这么直接说了出来,有些猝不及防。
是的,虽然之前一直是“万年老十”,虽然在学校里我总是表现得有点漫不经心。
但我想考TOP2里的清华。学校每年考TOP2的人数平均在5个左右,
但要想十拿九稳地达成,我要先稳拿年级第一才行。见我没作声,
宋清言的声音又响起:“林嘉洛,我感觉我还是进步地有点慢,离高考只剩100多天。
”“寒假我们可以继续平时的辅导吗?”本来这个寒假我就没打算放下学习去玩,
既然要学习,多个同伴还多份积极性。我爽快地答应了。
想不到这个“傻子”学习起来劲头那么足,我在心里暗暗感叹。5整个寒假,
我们雷打不动地到KFC自习4-5小时,除夕当天也不例外。那天下午,
我们分析完最后一套数学模拟卷,在暮色中各回各家。丰盛的年夜饭下肚后,
正刷着微博上关于春晚的热点,我收到了宋清言的微信:“出来一起看烟花吧。”一下楼,
我就看到帽子手套口罩全副武装的宋清言。一路晃到江边放烟花的公园,
已经挤满了等待的人。璀璨的烟花,喧闹的人群。宋清言突然摘下口罩,
张大嘴巴朝天空中叫喊。“你在说什么?”人声鼎沸,我听不清,扯着嗓子问他。
他像没听见,继续朝着烟花喊。费了好大劲,好像听到他喊了我的名字“林嘉洛……”。
我以为他在说“林嘉洛,谢谢你”,就跟着大喊:“宋清言,不客气,
最后一百多天一起加油。”他哈哈大笑,笑完还把他的帽子扣在我头上,
拉下来遮住我受冻的耳朵。我看着头发被帽子压塌而显得格外乖顺的他,突然有点发愣。
烟花和人群的喧嚣好像突然都停了下来。等我缓过神来,烟花真的已经放完了。
河面的上空已经飘起一些错落的“星星”,是大家放的孔明灯。不知何时,
我的手被他握进了掌心。我们都戴着厚厚的手套,但我还是很快抽了出来。
宋清言没注意到我的不自然,去旁边的摊位上买了两个孔明灯。“林嘉洛,
在孔明灯上写下你的新年愿望吧。”“好,你回避一下,不许看我的,看了就不灵了。
”“行,那你也不能看我的。”我比较贪心,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他的孔明灯都升空了,
我还在写。“哇,你怎么写得这么多。”“不许看。”我凶他。“好吧,好吧,
我只写了一个,帮你分摊着一起实现吧。”我的灯飞到一定高度时,宋清言突然凑了过来,
“怎么好像看到了我的名字。”我有点心虚,脱口而出:“你眼花了吧。”“没事啊,
我也写了你的名字。”宋清言只许了一个愿望,那个愿望里有我的名字。但我不愿细想,
因为高考近在眼前。我们约定高考后再向对方揭晓自己的心愿。6春节过后,
进入寒假的尾声。我突然发现宋清言进步很大。开学前最后一次自习,连着三道数学压轴题,
他都比我更快做出来,其中一道还用的比我更巧妙的方法。我让他给我讲解时,
他拿起试卷佯装要敲我的头。正要缩头躲避,我又看到了许昭昭。“哟,这么巧,
又碰见你们俩。你们不会是在约会吧?”“你要一起加入吗?”我还没想好怎么回复,
宋清言展开手中的试卷,头也没抬地来了一句。“真是没羞没臊!”许昭昭显然被呛到,
涨红了脸,抛下这么一句,跑了。“哇,你这样说,等下别人真的误会我们俩的。
”“误会啥?”“再说了,别人的看法很重要吗?我们在做什么,自己心里清楚就行。
”说罢,他开始给我讲解。对难题的思考让我不再纠结于许昭昭的戏谑。不久,便临近一模。
一模前两个星期,班里突然传起了我和宋清言的风言风语。紧张的复习备考氛围中,
大家看我们的眼神却多了一分不明就里的笑意。我们的前后桌也开始明着对我们打趣。
“宋清言,可以叫林嘉洛教一下我这一道题目吗?”“林嘉洛,宋清言的作业又没按时交,
你帮我催下他。”“林嘉洛,宋清言落在球场上的发带,等下记得给他。
”我手里被塞进湿漉漉的发带。正要发作,上课铃响了,对方朝我做了个鬼脸。
宋清言依旧一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态度,并不理会,和我该讨论就讨论,该自习就自习。
我也保持学习的节奏尽量不被影响,却觉得这样的流言蜚语很搞心态。
不知道是谁散布的谣言,毕竟上个学期一点风声也没有,这学期却起了这种波澜。
不由想起寒假撞见许昭昭。对这种干扰我学习的事,我心里藏不太住。在某节体育课上,
宋清言可能走神忘了报数。队伍里突然冒出一声“林嘉洛”,好死不死,
宋清言紧接着从卡机状态调回来报了数。一阵爆笑。我一下红了脸,
死死盯着站我斜前方的许昭昭。我承认自己有些武断。
但是除了她我想不到别人还有谁会做这种事,毕竟她当面调侃过我和宋清言。
她可能侧脸被我盯发麻了,转了下头对我做口型:“不关我事啊。”课中,她又跑到树荫下,
坐到我旁边来,冷静地对我说:“虽然你超过我,我是有些不爽,
可我也不屑于用这种手段来跟你竞争。”“本来我没必要解释,但是看你的眼神,
再不说一下,你就要把我吃了。”意料之外的坦然与直接。话语里听不出半点心虚和伪装。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表现得我们好像是熟悉的朋友。“不好意思,是我误会你了。”半晌,
我吐出这么一句。“咳,没事儿,要我是你,也可能误会。”“不过既然找不出是谁散布的,
还不如当作没听见没看见,好好做好手头该做的事吧。”“你再这么在意下去,
小心我又追你前头来了。”“谁说我在意了?”“行行行,你不在意不在意。
”说完她就跑开了。我们什么时候这么熟了?我在心里纳闷。但许昭昭说的对。
不管流言散布的始作俑者是谁,目的是什么,我再这么困扰下去,就真的要成为受害者了。
收拾好心态,我决定不再把它看成一件事,像流言的另一个主角一样,切换到屏蔽状态。
我刚从受困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老班就在第二天的班会课后把我们挨个叫到了办公室。
“林嘉洛,进高三以来,你比原来进步挺大的,你踏实努力的学习态度老师也看在眼里。
”“马上就是几次重要的模拟考试了,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这个节骨眼可不要因为别的事分了心,影响了学习啊。”我有点无奈,不知道说什么,
只能小鸡啄米一样点着头回应:“老师,我明白,谢谢您。”宋清言回来后,
我问他老师跟他说了啥。“没说什么,就说你帮我是好事,但是我不能影响你。
”“那你怎么说?”“我说,老师,我会保证不会影响林嘉洛。”“我会向她学习,
争取和她考同一所学校。”我被他故作严肃的表情逗笑了,挥手正要往他手臂上打去,
又突然收住。宋清言眯起眼,摆出哈哈哈的口型,没有出声。7所幸在流言环绕时,
我在学习上该花的时间和心思一点没少。出分后,学校走廊的排名榜上,
我以675分的成绩位列第2,比第一名少15分。宋清言也乘了火箭似的,
从原先的班级15,年级30,以668分的成绩进步到了班级第7,年级第8。
这次他没有像之前那样做夸张的表演,只是把我们的同科目答题卡摆到一起。
时不时点一下头,时不时冒出几句话。“诶,你这题的方法没有我的方法好,
我只是计算错了,失了分。”“瞧我这记性,这个单词的这个用法我又忘记了。”“林嘉洛,
按我这速度,好像追上你不是难事哦。”“哈哈哈哈,你小子野心挺大啊,我就不让你追上。
”我拿回我的答题卡,歪着头赏他一个白眼。班里的人也早已不再拿我俩开涮。
老班看到我们的成绩,眼神里也是流露出一种终于放下心来的欣慰。
很快我们就从开心的情绪中调整过来,因为一个月后紧接着就是二模。
二模的难度一向比一模要大。尽管都说分数是水涨船高,排名更为重要,
但我还是希望自己激流勇进,无论难度如何波动,都可以取得分数上的绝对进步。学校里,
老师早已进入针对我们班的专题提分复习部分。许多之前会卡住我们的题,
已经变成读题即有思路有方法的“常规题”。我和宋清言依旧执行着大半年来的自习模式。
只是有两点与以前不同。一是现在的攻克点也变成了难度更高的专项题目。
二是我和宋清言似乎互换了学生和老师的位置。他潜藏的后劲被激发了,
拿到难题能很快找到突破点,还能清楚分析出是哪个基本知识点经过变形、转化、拓展而来。
我发现了他的变化,也不甘示弱,将他的针对难题的思维模式学了过来,很快运用得熟稔。
我们俩正享受攻破难题带来的成就感,宋清言突然提出取消周三晚上的自习。
我嘴上表示极大的理解:“完全OK,你现在的水平,其实都不必要我的帮助了。
”“虽然目前成绩上你稍微落后我一点,但是我感觉你真的可以超过我。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再正常不过了,你要是忙的话,
或许周末的时间我们也可以砍掉一些。”反应过来自己好像说得太多了,我就此打住。
“那不行,我觉得我还有不少知识点需要巩固和加强,周末不能砍,周三那天我确实有点事。
”宋清言言语间八分认真,两分笑意。周三晚上,我还是按照惯例在老地方学习。
他没在我旁边,我却能很轻易地想象到如果他坐在这里,会怎样思考,怎样提出不同的观点,
怎样纠正我思路里错误的细节。二模成绩出来,我保持住了年级第二,680分,
和第一名的分差缩小到了5分。我做到了期望中的绝对进步,二模难度比一模大,
两次模考蝉联年级第一的那位同窗实力也很强。宋清言如我所料,
在成绩榜单上几乎和我齐头并进,与我一分之差成为年级第3。我看完榜,回到座位,
告诉宋清言我和他的名次。高兴地想和他击掌,
但是他却只是睁着朦胧的睡眼朝我说:“林嘉洛,你真厉害,稳住了第二,
下次真的要奔着第一去了。”话音未落,他便趴在桌上,继续会他的周公。
自从他和我提出取消周三的自习后,几乎周内的每个上午,他都是一副困得不行的样子。
第二天是周三,因为琢磨的几道题难度比较大,等我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已经快十点了。
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突然看到马路对面走着两个熟悉的背影。男生走在靠路沿的一侧,
左肩上挎着一个大的购物袋。女生在旁边小步跟着,仰头跟他说着什么。男生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