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迷雾中的浮木2017 年 11 月中旬,公司因管理层人事变动陷入频繁改革,
我始终跟不上骤变的工作节奏,整个人像被裹进迷雾里,连方向都摸不清。就在这时,
某大厂 HR 的邀约突然递到眼前 —— 像溺水时抓住的浮木,尽管仍茫然,
我还是选择了入职,盼着能在新环境里找回状态。
从 2017 年 11 月到 2018 年 3 月,
我在这家大厂里活得像个 “透明人”:每天按时完成任务,到点打卡下班,
日子在重复的流程里滑过,没掀起半点波澜,也没让任何人记住我的名字。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 3 月中旬。项目组重组后,新制度引发不满,
有同事直接在办公室闹了起来,现场乱糟糟的。我没参与争执,
只是默默安抚了身边几个被情绪带偏的同事,想着别让矛盾闹得太僵。没想到第二天,
领导主动找了我,先是问了我对团队现状的看法,又旁敲侧击地 “考核” 我的协调能力,
最后突然抛出一句:“有没有兴趣试试内容部组长的位置?” 惊喜来得太突然,
我几乎没犹豫就答应了。后来才知道,那天办公室闹事时,领导助理在人群里注意到了我,
又特意去查了我入职后的工作记录 —— 原来我看似 “透明” 的日子里,
每一份任务都完成得稳稳妥妥。就这么凭着一次偶然的担当和前期的踏实,
我从普通职员一跃成了小组组长。2 透明人的逆袭突如其来的晋升像一记警钟,
敲醒了之前懒散的我。从 2018 年 3 月开始,
我再也没给自己 “划水” 的机会:主动梳理组内工作流程,跟着前辈学管理,
连下班时间都忍不住多留一会儿复盘。这份努力没白费,
6 月底我又升为内容部部长;7 月公司开新组,我成了负责人,手底下管着两个小组长,
其中一个,正是我 2017 年刚入职时带我的组长。9 月,公司另一个项目停摆,
部分外部网络团队成员被调到了我负责的组,陈野就是其中之一。小组合并没多久,
他就开始对我展开追求。可当时的我根本没心思恋爱 —— 就在不久前,
我才终于放下一个喜欢了很久的人,心里还留着没散的疲惫。陈野表白那天,
我把话说得很明白:“我刚放下一段爱而不得的感情,现在真的不想开始新的恋爱。
” 可他没放弃,连着好几天软磨硬泡。我向来耳根子软,架不住他的 “锲而不舍”,
最终松了口:“那就试试吧。” 那天是 2018 年 11 月下旬,我没料到,
这段 “试试” 的感情,会让我后来的日子一团糟。陈野是在校学生,来团队做计件***。
可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完全是 “凑数量不重质量”。有天审核时,
他的内容因为不合格被扣了约三分之一的酬劳 —— 审核不过就意味着少拿钱,
他非但没反思自己,反而跑来找我吐槽:“审核是不是有病?故意针对我吧!
我之前在别的项目组,这种质量都能过!”我当时又震惊又无语:明明是自己工作没做好,
怎么还好意思在上级面前理直气壮地抱怨?难道就因为我是他女朋友,他觉得我该安慰他,
甚至该为了他去改审核规则?我没跟他争辩,只冷冷说了句:“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再说。
”那段时间,他还推荐了好几个同学进组。
后来组里对内容发放做了限制:必须做完一组提交后,才能找小组长领下一组,
而且每天***,发完就没了。陈野却总想着多领,直到后来我才知道,
他居然打着我的旗号威胁小组长:“要是不给我,琳琳会找你麻烦。
”这事最终还是败露了 —— 同组有个同事看不惯他的做法,
私下找了负责发内容的小组长,让对方别再给他。小组长当时还很为难:“我不发给他,
琳琳会办我的。” 我得知后又气又无奈,立刻跟小组长明确:“别管他们说什么,
没收到提交就不发下一份,按规则来。”2019 年 3 月,公司上线新系统,
陈野之前推荐进组的一个同学想继续留在组里。可那时候,陈野和这个同学闹了矛盾,
他直接跑到我面前要求:“别让他进组!” 理由全是些鸡毛蒜皮的诋毁:“他人品不好,
生活里又邋遢又小气,还不讲卫生……” 我这才看清,
他对人从来都是 “有用时千好万好,闹翻了就往死里踩”。3 恋爱的试炼后来回想起来,
其实很多不对劲的地方早有端倪,只是我心太大,没往心里去,才让后面的事愈演愈烈。
2018 年寒假,也就是 2019 年春节前夕,陈野回老家过年。
那时候我们恋爱才一个多月,他不仅把谈恋爱的事告诉了他妈妈,还在走亲戚时逢人就说,
恨不得让所有亲戚都知道他有女朋友。我知道后,
只觉得又尴尬又无语 ——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没必要这么急匆匆地 “广而告之” 吧?
更让我无奈的是,他还强行让他妈妈给我打电话。出于礼貌,
我只能硬着头皮买了一箱进口坚果,当作年货寄给了他妈妈。后来他妈妈生日,
他又一直明里暗里提醒我,我没办法,只好发了红包让他转交。忘了是大年初几,
当时枇杷刚上市,我随口说 “等年后快递恢复了,给阿姨寄点尝尝”。
没想到陈野立刻接话:“我妈说想试试你们这儿过年常吃的‘血蛤’,你也一起寄点吧。
” 我只好又去买了两箱血蛤寄过去。
可这血蛤最后成了他家人的 “槽点”—— 他们收到后,一边洗一边吐槽,
还因为不会吃、吃不惯,后来只要想起就拿出来说:“你们那儿吃的都是什么奇怪东西。
”年初,部分小组暂停作业,陈野被调到了其他组。可他本来就爱划水,
根本做不了新组的工作,于是天天在群里潜水。每次我在工作群发通知、跟同事沟通工作,
他就突然冒出来 @我,发些撒娇秀恩爱的话;要是我跟别人多聊几句,他还会故意打岔,
那架势,像在当众 “宣誓***”。巧的是,他关系很好的同学随心也在那个组。有一次,
内容审核找我沟通随心的内容问题 —— 我是负责人,下属内容不合格,
我自然要找他核实。可随心的回复让我惊掉了下巴:“你为什么总盯着我的内容?
” 我当时真想反问他:“你内容不合格,负责人不盯着你盯着谁?要是不给你申报工资,
是不是也能说我‘总盯着你的工资’?”还有一次,我因为组内部分内容的质量问题做点评,
里面提到了随心的内容。他直接在群里骂我,话很难听。我没惯着他,当场就怼了回去。
结果没过多久,我收到了陈野的私信,内容让我哭笑不得:“你别再说他了,
我平常都用他的水卡,你说他,他以后不借我水卡了怎么办?
”我当时只觉得荒谬:他们私下的交情是一回事,公司的工作是另一回事,
怎么能因为私人关系就公私不分?难道为了一张水卡,连工作原则都能丢?
春节前我一直在外面租房住,陈野偶尔会给我买些泡面、饮料;春节后我回了老家,
不管是租房还是住家里,我都习惯自己做饭,很少吃外卖。陈野那段时间总问我要老家地址,
说要给我点外卖。我一直没给 —— 一来我确实不爱吃外卖,
老家周边也没什么好吃的;二来他是学生,没多少收入,我不想让他乱花钱。
但我没少给他买东西:自己喜欢吃的零食、觉得好吃的特产,
每次下单时都会顺手给他带一份,想着多照顾他一点。忘了是几月份,我接了个新项目,
邀请了几个熟悉的小伙伴帮忙。陈野一下子占了好多个任务坑,最后结算时,
他的酬劳比别人多了五六倍。可他还不满足,
私下跟我说:“你应该把批下来的任务全给我才对。” 我不知道他这话是玩笑还是认真的,
但他前前后后说了好几次,让我心里很不舒服。那段时间刚好有个小项目找上门,
我自己没时间做,就把陈野推荐了过去 —— 整个项目由他一个人负责,我没参与。
结果他做着做着,发现对方没有后台数据的查询权限,不仅不跟我或甲方沟通,
反而开始偷奸耍滑:一边拖着不写,一边跟甲方说 “我写了,但被系统吞了”。
最离谱的是,他还把这事当成 “小聪明” 跟我炫耀,问我:“你看我聪不聪明?
”4 三观崩塌跟他交往的日子里,我的三观简直在一点点崩塌。
我的各种平台小号被他拿去用,最后全被玩到封号,
每次都是我熬夜找客服解封;他借别人的号被封,也得我来帮他联系解决。
有一个账号 2019 年 4 月就被永久封禁了,他直到我们分手都没告诉我,
还是后来我手机号注销,想登录时才发现的。
他恋爱没几天就把我们的事在亲戚朋友面前搞得人尽皆知,还天天催我跟我爸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