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橡树湾的黄昏总是带着一种被精心计算过的仓促。下午五点刚过,

天空就像一块被墨汁浸染的宣纸,从边角开始迅速暗沉。李明站在客厅巨大的落地窗前,

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玻璃。

他看着最后一缕残阳掠过对面居民楼屋顶整齐排列的太阳能板,

光线在那些深蓝色的面板上短暂地反射,随即像被某种无形的、贪婪的力量瞬间吞噬,

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下意识地抬起左手,摸了摸腕上的智能手环。

那枚嵌着柔性屏幕的黑色环带正在微微震动,发出极其微弱的嗡鸣,

提示他今晚的社区综合评分即将在七点整准时更新。这是他每天最焦虑的时刻,

像等待一场未知的审判。“把窗帘拉上。”妻子周婉的声音从开放式厨房传来,压得很低,

仿佛怕惊动空气中某种看不见的存在,“402的老王又在偷看我们了。”李明没有回头,

但眼角的余光精准地捕捉到对面楼栋四层的一扇窗户迅速合上,只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暗影。

他深吸一口气,伸手拉动厚重的纱帘。动作轻柔而精确,

多年的习惯让他能做到不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这是他们搬进橡树湾的第四十七天,

像猫一样安静行走,已经成为刻在骨子里的本能。厨房里传来炖锅咕嘟咕嘟的声响,

定时器的屏幕显示着18:57——距离社区系统强制要求的“晚间安静时段”,

还有三分钟。周婉正站在料理台前,专注地把最后一把小葱切成均匀的葱段。

每段长度都严格控制在3毫米,这是上周社区“生活美学”线上课程中,

由系统认证导师示范的“标准葱段长度”,据说能最大化提升餐食的视觉和谐度。就在这时,

李明腕上的手环突然剧烈震动起来,屏幕瞬间亮起,发出刺眼的蓝光。他低头看去,

现:社区行为监测系统提示:检测到住户402王建国持续对您的住宅进行观察行为,

时长已超过系统阈值。为促进邻里和谐,

建议您立即启动“友善互动协议”:主动邀请对方共进晚餐,

并录制其对您家装潢风格的评价视频。任务完成奖励:社区评分+50分。若拒绝执行,

将扣除基础评分30分。李明感到后颈瞬间渗出细密的汗珠,冰凉地贴在皮肤上。上周,

他们仅仅因为“庭院落叶未及时在规定时间内清扫”,就被扣了15分,

现在家庭总分已经跌到了892分。

而橡树湾的社区平均评分是915分——低于900分的家庭,

将被系统自动归类为“待改进住户”,享受的社区服务会立刻降级,

首当其冲的就是垃圾清运频率,会从每周三次锐减到一次。

“又是这种狗屁要求...”周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厌恶。

她走到李明身边,围裙上还沾着新鲜的葱末,看着手环屏幕的眼神,

像在看一块正在不断扩散的污渍,“上周要我们凌晨三点起来给院子里的玫瑰施肥,

说什么‘夜间施肥能吸收更多养分,体现住户的勤劳品质’,现在又来这一套。

”李明没有回答,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他想起搬进橡树湾的第一天,

物业经理带着他们参观“好邻居展示厅”的情形。那间被刷成柔和薄荷绿的房间里,

环展示着历年“钻石级住户”的照片——他们无一例外地站在修剪成完美几何形状的灌木前,

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齿微笑,牙齿白得刺眼,眼神空洞得像橱窗里的模特。

当时经理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用毫无感情的语调介绍:“李先生,周女士,请放心,

橡树湾的评分系统并非监视,而是一套科学的生活管理工具,

旨在帮助每一位住户实现最优化的生活方式,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现在想起这句话,李明只觉得喉咙发紧,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晚上19:00整,

客厅的智能灯光系统自动将亮度调暗了30%,暖黄色的光线被冷调的白光取代。

这是“社区和谐时段”的开始,系统会强制降低公共区域和住户室内的照明强度,

据说是为了“培养住户的作息规律和节能意识”。李明和周婉相对而坐,

餐桌上摆放着不锈钢餐具,在LED冷光灯下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他们咀嚼食物的声音被严格控制在20分贝以下——系统的声学监测模块曾多次提示,

“用餐噪音过高可能影响邻里休息,不符合社区和谐标准”。吃到第三口时,

玄关处墙壁上嵌入的社区终端突然亮起,

一个柔和却毫无感情的机械女声穿透了寂静的房间:“李明先生,您好。

系统检测到您今日尚未完成‘晨间问候’任务。

请在21:00前补录向至少五位邻居当面问好的视频证据。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