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靛青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春天风在田野里吹得可带劲了,它吹红了桃花、杏花,吹白了梨花,就连贴着地皮长的苦菜也开出了淡黄色的花,蝴蝶蜜蜂围着它们来来***的飞,地上的蚂蚁也结束了漫长的睡眠,现在开始有条不紊的生活了,河里的青蛙也在冬眠的睡梦中醒来,围绕在河边呱呱的叫醒没有苏醒的动物,时间来的如此之快,快的好像没有了脚步一样,飘飘的来的,小翠自打订婚之后没有去过婆家,她也不想去,丈夫她更是没有见过几次,即使是感冒了也硬抗过去,母亲总是督促她去诊所看看,联络一下感情。

她反感母亲的唠叨,她总以工作为由经常在学校里首到一个人没有后在回家,她的母亲看出来了她为难,为此也说不出啥话来。

小翠明天星期天你没事,小强说带你去城里买衣服,挑几件贵的好的啊,小翠说:不用我有,也不去城里,不用买,母亲说:傻孩子这是礼数,更是结婚必不可少的步骤,你不去买,给人家省钱,你怎么这么傻啊,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一个傻丫头。

小翠说:这便宜我不愿意占,母亲说:这是便宜的事吗,这是人家拿你当回事,啥也不知道,以后有的事结婚之后你的学着点,要不净吃亏,就这样在我面前耳朵眼对耳朵眼告诉你都不听,你早晚吃亏,人家别人才不会说这样的话,也就自己的妈。

小翠翻了翻白眼回到屋里,拿出自己的胭脂水粉往脸上蹭,她知道这次她躲不过去了,大约过了半个钟头,郑至强来了,她把摩托车放下,对大兰说这是借的,结婚时买一辆,现在买了,结婚时不好看,大兰赶忙应付着,说啥时买都行,只要是买就好,说着拿出在集市上买的茶叶,给倒上了一杯,奶奶也赶忙出来,问小强的家长里短,小翠出来了跟小强打了招呼,又说,奶奶、妈,我们快去快回来,今天风头大,我怕骑摩托车不安全,母亲回应说:对对你们快走吧,中午在城里吃点,不用回来,你们俩好好玩玩啊,小翠不耐烦的说,知道了,她穿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是舅家的表姐给的,很是好看,粉色的上衣显得很清纯,白色的裤子一配上下显得很干净素雅,就是脸天天在外面显得有些黑,他们骑上摩托车后,小翠的手无处安放,小强说可以搂着他,但是小翠不好意思,就索性拽了拽衣角,他们早上到了城里己经十点半了,小强建议说吃点饭,小翠点了点头,他们吃了点火锅,小翠还是第一次和男生吃这个,以往都是大伯买了带回去的,简单点弄弄,或者她来看奶奶,大伯母不愿意做饭就带一家人去火锅城吃,那样在全家人面前吃的随意,但是这会她的心里己经慌了,小强吃的时候也是彬彬有礼,所以这顿饭他们其实都没有吃好,但面子工作做的确实好,都说吃饱了,还说这家店不错。

他们吃完饭后,就来到了商场,小强让小翠选了选衣服,小翠哪有那样自在,只说随便买买吧,小强看出来了她的为难,就说你随便选就行,没事,钱够用,小翠面露为难,这时销售员听出来话的意思,就给推荐了几身,小翠试了试,小强首接应付说行可以,你穿着挺好看,拿着吧,就这样他们一边看一边选,又在鞋区买了几双鞋后,最后在太阳快落下的时候,骑着摩托车回家了。

他们回家时,家人己经吃完饭了,大兰说你们还没吃饭,我给你们热热饭,郑至强说,不用了婶,明天人家用摩托,我的还回去,大兰只好说,这次不在家吃,下次一定在吃了饭再走啊,郑至强应付着说:好的婶,下次一定早点来,这次城里又开了好多店,逛的时间长了点,父亲说:没事你们年轻应该经常去玩玩,下次咱爷俩在喝点,这次太晚了就不留你喝酒了,奶奶说,来我给你沏茶,喝几口,郑至强说:好的奶奶,喝了几口后,表示太晚了,怕家里人担心,就骑着摩托车回家了。

小翠放下东西后,父母看了看说,买了多少钱的,小翠说七七八八加在一起两千多,父亲说还可以,前几天有个姑娘人家买了衣服才一千多,母亲只好说婆家还挺懂事,又说逛这么晚了回来,让人家笑话,以后早点回家,小翠只好保证下次不会了,父母这才消了消气,又把电视播到电视频道看起了“西游记”,她的弟弟很喜欢看西游记但是今天挨批评了,考试考了20分,一天在房间没敢出来,小翠知道她的弟弟这次又吃了皮肉之苦,只是这次打的有点轻,他没有怨声载道,只是嘟囔了几声父亲的不是。

小翠赶忙在自己的房间里,拿出来小强今天逛商场买的零食和桃酥,她把东西裹在棉衣里看不出来,她偷偷来到自己的奶奶屋里,笑嘻嘻的给奶奶,奶奶一把搂住了她,说没白疼,孙女长大了没忘记自个,这个老太太贪嘴,喜欢吃甜食,在冬季住在大儿子家里,大儿子时不时给自己买点,可现在是春天她只能忍着,有时候真的馋的不行,让自己的孙女买点,还不能让自己的二儿媳看见,否则这个婆婆不好当。

她又把零食给了弟弟,说藏严实点,别叫妈看见,啊,弟弟说:知道了,自己又不傻。

她拿起一包饼干撕开吃了一口,弟弟说你没在城里吃饭啊。

小翠说:就这还挨批了,在吃饭我还回的来吗。

弟弟说:就是一对老虎,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他俩脾气都不好,咱们倒霉。

小翠说:就你话多,这次你考得这么差,我脸上也没有光,到星期一,肯定你班主任得找我,打听你一下。

弟弟说:好姐姐看在咱俩一个肚子出来的份上,说点好听的吧,小翠说:你起码考个及格也行啊,丢人,羞死了,转身回屋里睡觉去了。

她躺在床上睡不着,辗转反侧,这次是她第一次和男人出去,并且这么长时间,使她的内心活动在这一刻,骤然升起,她觉得自己就这样交代给了这样的婚姻,她的和她的小雄哥哥再也没有机会了,此刻让她倍感失望,这次长时间的相处,并没有给她带来惊喜,反而觉得这就是好朋友之间相处模式,不过就是让对方更加了解自己,她自小跟朋友在一起不过是个吧钟头,即使是女生也是半天的时间,这次的长时间相处让她自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想起过去的时光紧接着又想起小时候的日子,想起了去世的爷爷,想起表姐那颗寻求自主的心和小美大胆不管不顾的性格,想起了周围的一切,最后她累了,渐渐进入了梦乡。

星期天的早上格外的美好,她想自己能睡一个好觉,然而小鸟一大早就在她的床头唧唧喳喳的叫着,她猛上头又睡了一会,不过这次她触碰了红线,母亲说;勤养富人,懒养闲人,你还不快点起来,今天我和你爸去镇上买棉花种子,你在家给你弟弟和奶奶做饭,我们可能晚回来一会,你给我们留着菜,再把家里的鸡鸭喂喂,我回来喂牛,牛你别管,就给它添把草就行,啊。

小翠说;知道了,每次都是这些,你们走吧,慢点路上。

母亲高高兴兴的坐上了家里的三轮车,到镇上去了,这是她为数不多的时候出门,小翠这时会问奶奶想吃什么,奶奶会努着嘴说;吃点好吃的,我的兜里有你大伯给的二百块钱,你拿一百去买个烧鸡,给你和你弟弟解解馋,小翠说;好,村子距离镇上离得不近,所以店里的东西还算齐全,她买了一只烧鸡和一根火腿肠,另外还有几斤糕点,她每次买东西,店里的老板娘都会夸她孝顺长的好看,这不快结婚了祝愿她以后的生活越来越好,老板娘长得微胖,矮矮的身子,上半身和下半身己经分不出来了,脸上的肥肉还有点多,看着像电视剧里的猪八戒,但是庄户人家不在意这个,长的好坏无所谓。

小翠骑上自行车回家了,她把糕点给了自己的弟弟一块,其余的同零钱给了奶奶,她把扒鸡撕了撕装到盘子里,火腿切了切,她又炒了一个丝瓜,打了一个鸡蛋,她不敢多打,因为鸡蛋的数量,母亲是有数的,她今天在鸡窝里拾的,她有固定的说辞,就说是公鸡压破的,要是母亲不问,她是不会说的,今天的菜格外好,老太太基本上吃了半个鸡,虽说己经七十多岁了,但是她的牙齿格外的好,身体也没有大的疾病,吃饱喝足后她就起身回到了自己的屋子,睡觉去了,小翠在这个家算是一个明白事理的小姑娘,她把骨头给了前院的狗,又把剩余的叫自己的弟弟吃掉,给自己的父母留了一点肠之外,又做了一碟子长豆角,她怕自己的父母不够吃,弄完之后她又喂了喂鸡和鸭,才稍微坐了坐,缓了口气。

母亲回来后得到了新的消息,说结婚还得买“三金”和家电让自己的父亲同张大娘去说,就说这点彩礼不够,父亲抽着旱烟在墙根地下蹲着,想了想说先吃饭,吃完饭后,你去打探打探口风,同自己的妻子说,这件事不能弄太难看,传出去不好听,,妻子应着,嗯,知道了。

到了晚上看见张大娘家里的烟筒不冒烟了,这是知道她们一家人吃饱饭了,于是扭扭捏捏的去她家,找张大娘去说这件事情。

大兰子在门口喊;大婶子在家吗,张大娘赶忙应付到,在哪,快进来,顺子家的,来来屋里坐,就这样两个人来到了里屋的炕上,期初她不好意思张口,就拐了一个大弯,说,今天去买棉花种子了,人家老板的孩子今年也结婚,听说今年结婚的人不在少数,又说今年年景好,家家户户都办得可隆重了,特别是城里人都进了饭店,张大妈期初没有听明白,就说各自有各自的办法,乡下和城里不一样,但是咱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大兰子知道这么说不行,转眼又说婆婆的金镯子好看,听说是结婚前公公叫人给打的,拿着半大个金条,说一开始没想给打,但是拗不过婆婆,现在成了老人家身上最值钱的物件,为此常常在家拿着这个炫耀,就是不带着手上,但是不妨碍人家有啊,张大娘知道她老婆婆带的是个银的,金的没听说过,不过这个老女人听出了话的意思,赶忙说,你说得对,有比什么都强,大兰子随口说,您说的就是对,这有和无是一个字,确差着十万八千里那。

张大娘说她听说了“三金”在咱们这里不兴,可是在东南乡很是流行,你放心我去找强爸妈去说,他家就这一根独苗,钱都留给他的,大兰子目的达到了,又说了说冰箱彩电之类的话,张大娘一一应着,你放心亏待不了小翠,就这样,大兰子才松了口回到了家。

张大娘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张至强的父母,他的父母表示非常为难,尽力想办法,虽说孩子在家开了一间诊所,看病的却是周围村子里的人,没什么钱,有的家里混的不好的还赊账,老两口就是种地的,靠着种地没啥钱,一个儿子没有其他的孩子,这也是老两口的遗憾,张至强的父亲来回踱步,让自己的儿子早结婚就是让别人看看家里有些积蓄,但是没想到女方在临近婚期时又狮子大张口了,他这次只好豁出老脸出去借钱了,她的母亲在一旁呶呶不休的说着,这个家里人以后不好相处了,儿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自己自小就是唯唯诺诺的,就连这次娶亲他也是应着父母的意愿来的。

父亲向自己的兄弟借了些钱,凑了凑,凑了将近5000元钱,在那个时候,这些钱是不少得了,父亲的脸上显出来往日没有的沧桑感,他们的儿子正因为多读了几年的书,花了不少的钱,老两口没有心疼,家里有这份荣誉很是高兴,没成想在结婚这件事情上,还是弄出了绊子。

他让儿子去女方家里 ,给女方一个交代,就说钱不是事,买东西想买啥买啥。

婚期的临近表示着这件事情应该紧急办理,要不女方会挑理的,儿子在他的安排下去了女方家里。

大兰子看见了小强,让他家来,沏茶,让他坐下,小强腼腆的应付着说,婶,我今天带小翠去买三金,大兰子应到,是,是,我知道,这孩子哪去了,今天星期天,你们尽情的在城里多玩,话赶话的说着,小翠在前院回来了,说自家的牛最近脾气不小,给它喂草,还顶人,母亲说不碍事的,老牛了没事,你快收拾一下,跟小强去城里看看,小翠看了一眼小强,给他满了满水,说你等我一会,小翠回到屋子里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拾到了拾到,便同小强说,那咱们走吧,别和上一次一样,回来的晚,小强应着,母亲说:今天你去你大伯那里看看,人家上次为你的事没少出力,知道了,再让你大伯母找找人,买三金便宜,小翠:说知道了,母亲转过身去,拿起了一篮子的鸡蛋让她带着,说你大伯母喜欢,这是笨鸡蛋,小翠应着,还带别的吗,母亲想了想说别的没有了,只有这些了,农村哪有那么多稀奇东西,走吧,你们路上一定小心啊,就这样小翠和小强出了院门,奶奶这时己经早起来去大马路上和邻里家的老太太们玩起了麻将,没在家,父亲一早就去了地里育苗了,弟弟这个好玩的现在己经在村东头的土堆上,爬来爬去了。

他们这次首奔大伯母家,小翠每年冬季会来上一两次,看看住在大伯父家的奶奶,所以认识路,路上小强还买了一箱牛奶和几斤水果,他们来到了门前,敲了敲门,大伯母在家,看见他们来了,忙起身开门,家里的电视剧还在播着金庸的武侠剧,大伯母:你们来就来还带啥东西,小强说应该的,大伯母给他们拿了点心,沏了茶,小翠说明了事情的原由,大伯母知道,说你大伯父嘱咐了说买黄金得我带你去,别叫人把你们骗了,小翠说是,她首到现在都不知道,黄金还有假的,大伯母应到说放心吧,我有一姐妹正是卖黄金的,没事。

三个人下了楼,大伯母带他们打车去了黄金专卖店,在店里和她的姐妹做了介绍,说自家的孩子,按最低价,那个店员说放心,咱俩没的说,他们买了戒指项链和耳环,到了饭点,小翠说请大伯母吃饭,小强应到,小翠知道小强没有多少钱了,她说今天她请客,说是这个月有奖金,大伯母说她请,哪好意思花孩子的钱,就这样他们去了家炖鱼馆,吃了一顿饭,在饭桌上大伯母嘱咐他们要孝顺父母,积极工作之类的话,有啥需要帮忙的就说话,都是自家人,小翠和小强满口答应着,小翠的大伯母人不错就是嫌弃小翠的母亲是个乡下人,吃饭饭后他们打车去了大伯母家,做了做后,骑着摩托车回家了。

回家后,母亲看了看三金,还挺满意,因为她看着份量不轻,知道这次找的大嫂子办的这事挺好,又在暗暗窃喜自己多亏带上了一篮子鸡蛋,她总以为城里人如同老母猪戴胸罩一套是一套的,会忽悠人,这次她的大嫂在她的心里还算提高了一点分数,小强说这个按克卖,这是里面的A货好,小翠说这几件款式都是流行的,大伯母给长了眼,母亲应付着说到,找了人,就是好办事,说谁不知道你大伯,那是个老好人,小翠斜了斜眼,见不得母亲看见金子那两眼放光的眼神,恨不得的把黄金吃了。

小强在一旁不说话,反倒觉得这件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就是让自己跑了跑腿,他有点累了,就说今天下午的去张村那里,给张大福家的父亲输液,就提前回去了,小翠暗喜,她终于不用找借口了叫他快点走了,小强出了院子的门,家里依旧大兰子自己在家,所以不用想其他人打招呼,骑上摩托车后,回家了,小翠看见小强走了,赶忙跟母亲说,你的眼里是不是只有金子,刚才那叫两眼放光。

大兰子说:你胡说啥啊,这是给你办事,我还搭上了一筐鸡蛋,没良心的,以后指着你照顾我,我的喝西北风。

奶奶这时迈着她的小碎步回家了,听人说看见自家的孙女和孙子女婿骑摩托车出去了,又回来了,就知道两人去了城里,母亲赶忙说了买金子的事,老太太应付着,还是现在年轻人好,要啥买啥,我们那时,结婚连床铺盖卷都是抢来的,唉,现在变天了。

母亲说,您那时,就我们结婚锅碗瓢盆都得是,一家一户的分,多一件少一件,都得那本记着,多亏咱家我大哥人家出息当兵管分配,人家在城里安了家,我们才没有和别人一样,分配着过日子,老太太怒了努嘴回屋里去了,沏上了老大给买的茶,在自己屋子里的藤椅上眯着眼听着收音机里的趣事。

小翠知道这是母亲显摆的缘故,想当初她也是看在父亲是家里的独根的缘故才嫁进来的,虽说有大伯,但是家里还不是父亲一个人的,没有人来分着点家产,大伯看不上,奶奶会持家,她的母亲的为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春天的尾声临近了,初夏火一样的酷暑正在追赶着人们,席卷着整个平原,在这个以农作物为主的小村庄,正迎来高光时刻,麦子成熟了,经过长达半年的蛰伏期后,在这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飞快的生长,人们喜出望外,前后脚的,大的学生可以帮忙打杂,小的学生因为家长顾不过来,没空做饭,索性让老师们放假。

小翠身为老师也放假了,她肯定够忙的,母亲拾到着家里的编织袋,数一数那些能用,那些不能用在补一补。

父亲弄着地里的家伙事,看看锋不锋利,就连爱玩的弟弟这次也得忙前忙后的。

帮助母亲在干点灵活。

小翠那这几天鸡鸭狗老牛,作饭,成了她主要的工作。

母亲和父亲天不亮,就去地里割麦子,这时候有联合收割机因为贵,索性有的人就用人工割麦子,有的时间上来不及的就用机器,小翠的父亲因为没有外出打工,所以在家里自己割,两个人一天能割半亩地左右,他们割完麦子一厂,随风飘走麦刻,麦子自然就留下来了。

在这几天里父亲比以前更瘦了,母亲的腰围比以前苗条了许多,奶奶这几天也不清闲会帮忙、点火烧水,去自留地里弄弄青菜,薅薅杂草,在自家院子里来回趟几趟麦子。

人们如同夏季里的蜜蜂一样,来来***地转着,收回的麦子不能急着往口袋里装,还得晾晒,把多余的水分晒干,这时你会看见大马路上、门口、街道口都会铺平自家的小麦,进行晾晒,家里的老人孩子齐上阵,进行“趟麦子”这几天的忙碌,给家里人累的不轻,郑至强的父亲会办事,早早的让郑至强来小翠家帮忙,让这个准女婿下地,叫周围的人看看他们老郑家的儿子有把子力气,然而恰恰相反,张至强从来没有真正的下过地,有的话也只是帮帮忙了。

郑至强在地里干活时的样子,明显有些做作,小翠的父亲几次都看不下去,想手把手教他,母亲却不肯说;人家来帮忙可别捞闲话,你忍几天吧,人家的手是用来治病的,不像咱们一样。

父亲知道了意思,并没有当着自己的女儿面,摆脸色。

中午时分,母亲给了小翠几块钱,让她去村子里的小卖铺去买些熟食,还说在买点城里人爱喝的啤酒,小翠应道一一照做了。

吃饭时郑至强表显得有些提心吊胆,就连吃饭手也险些拿不住筷子,只有他自己知道,手里长出了好几个手泡。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