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各位待选女官整理好行装在安排好的房间里住下,并随着教引嬷嬷熟悉了各宫殿的位置,以及里面住着的贵人,晚上发了宫规的书,教引嬷嬷讲解了宫里必须遵循的一些礼仪规范。
阿歆虽然在府上时阿爹宠爱,不受拘束,但该学的规矩礼仪也一样没落,既然决定进宫当女官,阿歆端正态度,嬷嬷的教诲也是细细地听。
第二天,女官考试正式开始。
考官在准备试题,门外是待考的候选女官。
“姐姐,我是谏议大夫之女李清裳,想去司筵司当女官,不知姐姐想去哪,若是一处,我们也好有个照应。”李清裳看见阿歆和总管大人走得近,想要攀一攀阿歆的关系。
司筵司承办宫中所有筵席,就算没有成绩,也能在上菜时得见天颜,除了御前女官,是见天子最多机会的司,但毕竟李清裳只是个谏议大夫之女,难以成为御前女官。
“李姑娘妆安,我是太子太傅之女公孙忆歆,叫我阿歆便是,我呢,想去司医司学习医术。”公孙忆歆应道。
公孙忆歆的母亲一生治病救人,最终却医者难自医,病危而亡。她因为当时年龄太小,医术不精,没能救得了母亲,是她的最大的遗憾,她也从此立志要进司医司好好学习医术。
虽然可能不能悬壶济世,但只要能救自己身边的人就很满足了。
小安子躲在墙角朝李清裳使了个眼色,见到李清裳移步至身边,轻声道,“主子替你安排好了,进了司筵司,日后定要好好为主子办事。”
“是,殿下还有什么话要您带给我吗?”李清裳眼巴巴地望着小安子。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死心塌地,一腔深情,不过是付诸流水罢了。
“没有了,不该想的不要想,你好好替主子办事,日后主子一定不会亏待你的。好了,话也带到了,赶紧回去,别被发现了,否则吃不了兜着走。”小安子不耐烦地说。
……
“现在宣布女官考试结果,公孙忆歆,昭乾宫御前宫女;……李清裳,入司筵司;……没有报到名字的三日内离宫,不得延误。”总管通报。
公孙忆歆一愣,自己明明除了医术上分数优异于旁人很多外,其余都特意控制表现的,怎么会当御前女官。
司医司进不了了,梦想破灭,医术无法得到指点,只能继续靠自己摸索了,不过御前女官想来也能来六司的吧,嗯~如果有时间的话。
“恭喜姐姐,姐姐可是御前女官,希望姐姐以后多多照拂清裳。”李清裳巴结道。
公孙忆歆顾自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闻声,朝向她莞尔一笑,“嗯~也恭喜李姑娘得偿所愿进入了司筵司。”
“姐姐还是叫我清裳吧!”李清裳和颜悦色地套近乎。
“嗯,清裳!”
……
“姑娘,殿下让我带话,你是我家王爷带进宫的。现在成为了御前女官,日后便不能和你走得太近,否则会被怀疑您是我家王爷安排在皇上身边的,那可是欺君之罪,但是御前女官可以自己选一个随身侍女,殿下会把朝颜带进宫,您日后也好有个照应。话带到了,奴才得赶紧走了。”小严子快速说完。
“好,替我多谢你家王爷。”公孙忆歆回答道。
“是。”小严子环顾四周后,匆匆离去。
阿歆被带到了掌事姑姑带到了昭乾宫。
“阿歆,来了昭乾宫,说话做事可要三思,你刚来,就从端茶送点心做起,在端茶送水时要多观察,默默观察,但不可直视,观察是让你慢慢了解陛下的脾气和习惯,以免日后掌事时触犯了天颜,掉了脑袋。”掌事姑姑继续说,“陛下喜爱顾渚紫笋,但不可过浓,陛下上了年岁,太浓晚上会睡不好,温度要适宜,也不可过淡,陛下会觉得没味道,还有要未时一刻送去,陛下奏折看多了,难免精神困顿。我待会只给你示范一遍如何泡可要看仔细了。”
掌事姑姑娓娓道来,尤其强调少说话,多做事,一定要小心谨慎,姑姑对阿歆很是照顾。
“多谢姑姑教诲,下官一定认真学,绝不懈怠。”公孙忆歆正色道。
“孺子可教。”掌事姑姑欣慰道。
……
“嗯,不错。”掌事姑姑品茗了一口,叹道,“未时将近,待会再泡一杯,送去乾清殿吧。”
“是!”
昭乾殿内,陛下手捧奏折,总是蹙着眉,看完一封,立即摔下,再拿起一封,随后开始揉眉心。
彦公公站在陛下边上收声叹气,看见阿歆,手势示意轻声。
公孙忆歆感受到帝王的威严,接收到示意,放慢放轻了脚步,慢慢绕到书案前,将杯子轻放在翡翠杯垫上,转身正要离去。
“你。”皇上突然开口,“朕之前没见过你,你是新来的?”
“回禀陛下,微臣是新来的御前女官。”
“嗯,你身上的味道很舒服,是什么啊?”隆德帝被香味吸引。
“回禀陛下,这是母亲送我的香囊,微臣从小便戴着,是很多中草药制成的,有安神静气的功效,还能助眠。”阿歆谨慎地回答。
“嗯,不错,抬起头来,让朕看看你。”
公孙忆歆缓缓抬头,抬眸了一下,还没与皇上对视。又马上垂眸。
皇上迟疑了一会,“长得也很标致,你……眉眼间像极了朕那夭折的第一个女儿。嗯……退下吧。”皇上想起了往事,垂下头,又揉了揉眉心,不一会儿,继续看向奏折。
公孙忆歆退下,彦公公看陛下放下了那封走着欲拿另一封时,提醒道,“陛下,先喝口茶吧。”
“嗯。”皇上抿了一口,随即喝了一半,“彦怀啊,你说,是不是小韫看我太想她,让一个长得和她有七分像的来到我身边陪我。”
“陛下,一定是的,大公主看您如此想她,一定也不忍心。”彦公公道。
天空澄碧,纤云不染;桂殿兰宫,画栋雕梁。
昭乾殿门口转角处,三王爷和阿歆一面对视,阿歆垂眸,向三王爷行了礼,虞君毅凝眸微笑着,点头示意回礼。
一缕温文儒雅的书生意气迎风扑面而至后,二人缓缓擦肩而过。
阿歆看掌事姑姑不在,自己泡了杯茶,送进了昭乾殿。
“咳咳……”三王爷不喜喝普洱茶。
“老三,是茶不合你口味吗?”皇上突然来了一句。
三王爷宠溺地看了一眼阿歆,示意退下,“回禀父皇,是儿臣喝得太急了。”
公孙忆歆收到指示,忐忑地躬身退下了。
“姑姑,三王爷不喜欢喝普洱茶吗?”阿歆见掌事姑姑回来了,谨慎地问。
“你怎么不问过我,就直接送去了,这才第一天,凡事一步步来,幸好是三王爷。既然你碰到了,那我今天索性都给你讲好了,你记好了。太子喜欢喝普洱茶,三王爷喜欢信阳毛尖,不喜普洱茶,五王爷喜欢铁观音,六王爷没什么要求,只要不是浓茶都可。”掌事姑姑耐心教导,替她捏了一把汗。
“是,下官记住了。”阿歆松了一口气。
“不过我也是从你这个年纪过来的,也犯过错,幸好是可以弥补的,不然啊,你也就看不到我喽。”掌事姑姑看她太过紧张,想舒缓一下她的情绪,“一入宫门深似海,尤其是昭乾宫门。凡事都不能自己做主,要循规蹈矩,既然你称我一声姑姑,我也便要对你多一句教导,从而能少一点失误。”
“多谢姑姑!”阿歆感觉回到了娘亲还在的时候。
……
隆德帝终日案牍劳形,公务倥偬,浮生难偷一刻闲。
隆德帝最近身子愈发不好,看奏折时蹙眉的频率越来越高,进去送茶时偶然间听到了一两句,好似是边疆战事吃紧。
阿歆听父亲和兄长说起过,元淮国地理环境极佳,种粮养殖都很适宜,而狄夏国气候干燥,对元淮国企图和威胁最大,兵强马壮,民风强悍,常常犯我边境烧杀抢掠,隆德帝派出十万大军与狄夏国对峙,打了一年,僵持不下,程将军身为抗狄元帅,便一直驻守在边境。
离兰国也对我元淮国虎视眈眈,不肯继续朝贡,连连犯我边境。
楼月国和罗莘国是元淮国的附属国,军事力量不强,只能依附元淮国,当然也有元淮国开放包容,可以提供富足的水粮资源的原因。
太子来了,阿歆一进去,就闻到了战场的硝烟味,只不过是无声的。
三王爷和五王爷来的不过是政务上的事务的商讨,二人办事都很得力,受到了不少口头封赏。二者在处理政务的能力上几乎不分轩轾,只是手段不同。
六王爷来的时候,皇上最为轻松,阿歆每次都上不同的茶,六王爷每次都只喝三分之一,好像只是随口应付一下,不过他肯应付说明他善待下人。
命运的齿轮转动着,红墙金瓦从此锁住了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