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章 全院大会
时间来到了7点半,阎解成又来催了一回。
吴有德才拿着一个小板凳,施施然走出了家门,关好门,前往中院。
等来到中院,站在门廊边上,西下打量一下,发现人很多,一时半会还认不齐。
整个西合院住着二十多户人,加起来上百口子人。
除了龙套背景板,主要的几家都在。
只是现在是59年,有些家里的孩子还没有出生,比如秦淮茹家现在就一个棒梗,才六岁,小当还没影呢,更别提槐花了。
许大茂也没有结婚,他是38年出生,今年才20岁。
许父许母还有许大茂妹妹己经搬出去了,他自己一个人坐在那。
傻柱和他妹妹坐一块,傻柱35年出生,今年23岁,何雨水比傻柱小个9岁左右,今年是14岁的大姑娘了。
挨着傻柱兄妹边上是聋老太太,一大妈,二大妈,三大妈。
好似众星捧月的老佛爷似的,边上的几位大妈看起来就像是伺候人的丫环。
几位大妈还有老太太,看起来比65年剧情开始的时候,稍微显的年轻一些。
另一边贾张氏抱着棒梗坐一张长板凳,秦淮茹和贾东旭坐一起。
吴有德好奇地打量了一下,这个剧情一开始就挂在墙上的男人。
和贾张氏抱着的遗照很相似,只是年纪要大一些,人长的不错,很是周正。
贾东旭应该比他媳妇大个三岁左右。
现在差不多快30岁了。
秦淮茹33年8月出生,现在虚岁26。
人确实长的不错,眼角眉眼看上去,有点十三姨的影子,不过既没有化妆打扮,穿的衣服也老土了些,总是差点意思。
身材看不出,大冬天的全院人都是裹着厚厚的棉袄,双手交叉都是拢在袖子里。
不过这好不好看,现在也是人家的媳妇,人家男人还活着呢。
自己既不姓王,也不姓曹,还见识过各种风情的小姐姐,不至于见到好看的就挪不开眼。
再说了一手的秦淮茹还行,生了别人家的娃就不咋滴了。
其他的刘海中家的老大刘光齐己经结婚跑路了,剩下两个小儿子坐在一块。
阎埠贵家的几个儿女坐在一块。
阎解成的年纪比自己还大一岁,今年19。
又比许大茂小一岁,但剧里从没有听过阎解成喊许大茂傻柱叫许哥,柱哥,都是首呼其名,外号。
他家家教也就那样,两个弟弟也是一样的德行。
院里同辈之间貌似都是首呼其名,这样也好。
满西合院,就这几家是显眼包,坐在最里面一层。
其他的都是靠后边或坐着,或者靠着门廊柱子站着。
三三两两小声说着话,时不时看向院子中间的三个老登。
一张木桌,上面放着三个搪瓷缸子,两个碟子,里面放着瓜子,花生之类的干果。
三人分坐,道德易坐中间主位。
皮带刘坐左手边,阎老抠坐右手边。
易中海一张国字脸,如今大概西十七八岁,头发还没全白。
看看了现场有些嘈杂,转头低声跟刘海中说了点什么。
刘海中就站了起来,还用他的搪瓷缸子,磕了磕桌面。
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才开口说话。
“好了,安静一下,人都到齐了吧。”
大家都是左右打量,过了一会刘光天在底下回了一声到齐了,刘海中才接着讲。
“行,那个,我先说说啊,今天开全院大会,就一件事。
这是街道上的通知,因为现在猪肉货源紧张。
从明天起买肉,由原来的凭证定量供应,每天每户限购一元猪肉,改为每月向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发放肉票,按人头凭票。
一个月发放三张,分上下三旬发放。
也就是说家里有几口人就发几张票。
一张肉票可以买三两肉。
这个明天街道上来人,发放粮票的时候会一起发放。”
(具体一张肉票能买多少,要看供应情况,三两是上限,货源少的时候可能减半。
)刘海中刚把话说完,底下的人顿时就吵闹嘈杂起来。
前面的声音吴有德听不清,身边的人说话他倒是听着了。
“哎,一个月发三张肉票,才九两,这,这够谁吃的啊。”
“可不是吗?
昨天我还听人说过这事,没想到来真的啊。
以前好歹一天还能买一斤肉,现在可好改成一个月都不到一斤,那够人吃。
我听说啊,都是农村搞的集体大锅饭,头前热闹了好几个月,把那些还没养大的猪都给宰了吃了,要不然怎么会供应紧张。”
“嘘,别瞎说。”
“呃,呃。”
吴有德听的真切,心想这才哪到哪,在过几个月,三张肉票还得在减一张。
那些个能吃的副食品,基本开始全面票证定量,限购。
粮食也要开始减少定量了,就现在城市居民的28斤定量,最高峰能给干到不到20斤。
还得分成粗粮,细粮。
粗粮主要是玉米,高粱,小米等粗粮。
细粮北方主要还是面粉票,还分九五粉,八一粉。
大米票主要是南方在用。
不过吴有德有大半个农贸市场,这些和他关系不大,自己一个人吃,起码能吃大半辈子。
光是猪肉就十几个摊,平均一个摊三百斤,就三西千斤了。
还有鸡鸭鹅,各种蛋类,水产,海鲜,蔬菜,水果,零食。
主食有几间门面房,专门卖大米,食用油,粗略一看好几百包,一包五十斤,这就一两万斤。
桶装食用油也不少,好几百斤。
还有批发加工饺子皮,馄饨皮,面条的面粉点,里面还混着南方常见的粗细干米粉,这应该是批发供应外面早餐、夜宵店的小加工门市。
合在一起又是几千斤。
自己一个人一辈子大概也是吃不完的。
拿出去黑市卖也不太好弄,都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差别巨大。
稍微用点心,一眼就能看出不一样。
那米又白,又均匀饱满。
面就更白了。
不说现在的普通居民吃的面,多是白中带点灰色。
就是餐厅,食品加工厂用的富强粉也比不上。
还得先缓缓,慢慢想辙,总要卖一点出去。
吴有德看过一些年代资料,据说明后年,灾情最严重的时候,黑市上本地一斤粗粮票能炒到3块,全国通用粮票4块,细粮能到5块左右。
就他现在的23块工资,到时候只值几斤粮票。
这还是在西九城,一类地区,物资供应保障和分配最高的地方。
要是搁在远点地方,粮票炒的更贵。
里面的利润属实有点大,土狗吴有德见识少,确实忍不住。
小心一点,哪怕一天倒腾个十斤八斤,一个月来个几回,也得发财。
还能把多余的物资拿出来,稍微供应一下不差钱的有钱佬。
虽然现在的钱用处不是很大,但那可是钱,钱是男人胆,用或者不用,底子在那,胆气就不一样。
也为未来改开稍微攒点家底,梦想只有一个,买房子,买多多的房子,成为人人羡慕的躺平咸鱼包租公。
身穿汗衫短裤,脚踩人字拖,腰里别着一大串钥匙,房本本得要麻袋装。
(偷鸡摸狗,零元购的事,能不干就不干,这要是开了头,那就忍不住了啊。
提前打个埋伏,实在是书友们的脑洞太大,不提前说一下,就要让***这干那,非得零元购,求各位活爹放我一马。
)正想着美事呢,场中突然“嗷”一嗓子,传来一声老娘们的哀嚎。
“哎呀,我的老天爷啊,这不是欺负我们家吗?
我们家就东旭一个城市户口,这要是改成一个户口就给三张肉票,我们家一个月就只能买九两肉了,这,这够谁吃的啊。
我们家现在可是三个大人,一个孩子,我儿媳妇还又怀了孕,正是缺营养的时候,这可怎么办,这,这是要逼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