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处堆放的展板、打印好的文案和零散的照片让整个房间显得有些凌乱。
林然低头在策划书上画出展览的布局,试图将文学作品与摄影作品完美结合。
门突然被推开,一道清脆的声音打破了他的思绪。
“我是不是来得有点早?”
苏岚探头进来,手上提着一个小摄影包。
林然抬头,见到她站在门口,浅蓝色的牛仔裙和白色T恤简单又清爽。
他笑着摇摇头:“不早,正好。
来,坐这儿,我和你讲讲目前的展览思路。”
苏岚走过来,随手拉开椅子坐下。
她放下摄影包,从里面取出几张照片递给林然:“这是我上周拍的几张校园风景,看看能不能用得上。”
林然接过照片,认真地翻看起来。
照片里,傍晚的夕阳洒在教学楼的窗玻璃上,映出一片绚丽的金色;图书馆前的大草坪上,一群学生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画面里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静谧感。
“这些照片拍得太好了!”
林然赞叹道,“我觉得这几张可以搭配几首抒情散文,特别符合展览的主题——‘时光的印记’。”
苏岚微微一笑:“谢谢夸奖。
不过我觉得摄影和文学结合起来总有点抽象,你们有没有具体的展示方式?”
林然拿起一张展览布局图,指着上面的标记解释:“我们的想法是用对话式的形式,比如一张照片旁边配上一段文字,或者用光影和颜色引导观众的视线,让他们感受到两种艺术形式的交融。”
苏岚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这个想法挺有意思。
不过我觉得场景布置也很重要,比如用灯光营造一种故事氛围,可以更好地把观众带入其中。”
林然顿了顿,脸上露出些许疑惑:“灯光?
我对这些不太了解。”
“没关系,这个我擅长。”
苏岚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布置展览的时候,我可以教你。”
林然笑了:“看来多了个摄影高手,还送了一位灯光师,真是赚了。”
苏岚歪着头看他,轻轻一笑:“那可不,这次展览成不成,你可是要请我吃饭的。”
“没问题,展览成功之后,随便你挑地方。”
林然回答得爽快,却没注意到自己语气中的一丝不自觉的愉悦。
一周后文学社的展览布置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社员们忙得不可开交,苏岚和林然更是成了这场活动的核心。
苏岚负责照片的打印和布置,而林然则负责文章的编排与展示。
在展览布置的最后一天,意外发生了。
“灯光装置怎么突然坏了?”
林然站在展厅中央,看着天花板上暗下来的灯光,一时不知所措。
苏岚走过来,抬头打量了一会儿,神色轻松:“别紧张,灯泡可能是接触不良。
借个梯子给我,我去看看。”
“你上去?”
林然连忙阻止,“太危险了,还是我来吧。”
苏岚挑了挑眉:“放心吧,我经常爬梯子,胆大手稳,比你靠谱。”
林然无奈,只能搬来梯子,看着苏岚踩上去调整灯泡。
她的动作麻利又专注,丝毫没有慌乱。
他站在一旁扶着梯子,抬头看着她微微扬起的下巴和被灯光映得柔和的侧脸,心里突然一阵恍惚。
“好了!”
苏岚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灯光重新亮起,展厅里瞬间充满了暖黄色的光辉。
她跳下梯子,拍了拍手:“大功告成。”
林然由衷地说:“多亏有你,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苏岚笑着晃了晃手里的工具:“我说过,我是专业的。”
展览开幕当晚展厅中布置得简洁又有层次感,苏岚的摄影作品和林然的散文相互辉映。
许多学生在展厅中驻足,欣赏每一件展品,讨论着文字和影像传达的情感。
林然和苏岚站在角落,静静地看着。
“看大家的反应,展览挺成功的。”
苏岚轻声说道。
“是啊,谢谢你的帮忙。”
林然转头看她,“没有你的照片和建议,这个展览可能达不到现在的效果。”
苏岚的目光落在展厅的一处,轻声笑了笑:“其实你的文字也很有画面感,很多时候,我只是试图把那些画面真实地拍出来而己。”
两人对视一眼,仿佛在无声中分享了某种默契。
展厅外,晚风吹过,带来一丝清凉。
林然感到心底有某种温暖的东西在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