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若干年前,始皇帝巡游,离奇驾崩的奇闻。
话说在那天元36年,也就是始皇帝统一神州大陆后的第36年,发生了这么三件怪事。
这第一件事便叫做荧惑守心,荧惑就是现在天上挂着的一颗星星,自古以来都是死亡、饥荒、瘟疫、天下大乱的象征。
心说的就是那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这心宿可不是一颗星,而是三颗星。
中间最亮的那颗就象征着帝王。
旁边两颗小的一个代表太子,一个代表庶子,也就是说皇家。
所以荧惑守心就是讲这几颗星星靠在了一起,皇家和灾祸挨在一起,那还能有好事嘛。
所以当时的民众就在私底下流传,说这始皇帝就要没得做咯,也就是说啊,要死了......这第二件怪事嘛......”说书人讲到这顿了顿,台下就知道,该交银子了。
一些舍得的酒客们纷纷往台上放了些碎银,说书人喝了口茶水继续道:“这第二件怪事,说的便是那天外陨星。”
这时台下便有醉汉说了:“这天外来石有啥怪的,不就稀奇点嘛,俺小时候还捡到过咧,也就一块能打兵器的石头嘛。”
说书人被打断了也不恼,摇了摇头笑着道:“这天外陨星虽说只是稀奇,落在地上不过也是石头一块,但这事怪就怪在这陨星上,有一行字!”
“什么字?
快说说。”
说书人扇子一开,扇叶上写的正是那七个大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台下顿时热闹一团,说这天外陨石上怎么可能会有字呢,定是有人写上的。
“始皇帝死而地分”,说的不就是皇帝马上就要死了,并且死后神州的土地都要被分割嘛。
啪!说书人把扇子一收,继续道:“字是不是人写的,我不知道,也没人知道。
只知道这始皇帝听说之后便立即派人去查这件事,却是一点收获也没有,认为肯定有人隐瞒了真相,这一怒之下便将那石头附近的人家全给杀了,连这天外陨石也一并毁了。
荧惑守心,再加上这天外陨石,坊间更是传闻这是驾崩的预兆。
此刻的始皇帝心情是郁闷到了极点,但紧接着这第三件怪事,说来才是雪上加霜啊......”说书人又端起茶碗,咂了咂嘴,台下又破费一轮。
“这第三件怪事,便是那沉壁复返。
说是有人拿着一块玉璧,拦住了始皇帝的使者,说自己乃是前朝的水神,让他将此玉璧交给始皇帝,又接着说了一句,今年祖龙当死。
使者听到对方这么说,当然慌乱的想要问其缘由,不想此人留下玉璧一块竟莫名消失了。
后面始皇帝听了使者的奏报,大吃一惊。
认为这当死的祖龙不正是说的自己吗?
此时感到不详的始皇帝又仔细端详了那块玉璧,发现正是当年巡游天下时,祭祀水神投入江中的那一块!”
台下仍有好事者追问道:“那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说书人笑道:“这三件事连在一起,让始皇帝极为不安。
后来便是大家知道的那样,在卜卦算吉凶后,始皇帝开始了第五次巡游,也是在这巡游路上,驾崩身亡。”
紧接着话锋一转:“要我说,这三件怪事尚且称不上怪,最怪的还是那最后一件民间流传的野史。”
“什么野史?”
这下连店小二也忍不住问道。
“野史野史,不够真实,但是够野。
说的是那始皇帝巡游天下期间,当真寻得了那长生不老丹!”
说书人卖了个关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且慢!”
角落里传来一声喊。
一名穿着精致的小书童快步走上前来。
“我家老爷想听您继续讲讲野史。”
说书人笑道:“今日承蒙关照,只是借地说书,自有规矩,今日到此为止,还望海涵。”
“先生说笑了,只是我家老爷听得兴头上,不曾想坏了规矩,失礼了。”
说罢小书童从袖中递出一块玉佩,放在台上,转身回去。
“且慢!
规矩规矩,不破规矩怎么立规矩呢!”
说书人笑眯眯地把玉佩握在手中,“下面呐,我就讲讲这始皇帝寻得不老丹的故事......”“话说这坊间传闻,上古时期在东海上有三只从天上掉下的神兽,名为鳌龟。
这三只鳌龟的背上各自背负着仙界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但它们大多时间都沉在海底,不见天日。
只有每隔百年鳌龟上来换气的时候,三座神山才会重现人间。
那三神山上生有一种天上仙草,水淹百年而不死,得而食之则长生。
咱们这始皇帝,乃是人间集大运者,就在第五次巡游中,登上了这其中的一座蓬莱山!”
说书人说到此处停下,用手摸了摸玉佩,收入怀中。
“始皇帝驾船东游,带了三千童男童女寻找仙人,结果在海上遇到一只大蛟,此蛟状如蛇,首如虎,声如牛,能兴云作雾,腾踔太空。
它是见着这船上的三千孩童,起了馋心!
大蛟一口便把船只撕得粉碎,吞下无数孩童,却看也不看这始皇帝一眼,咱们这始皇帝啊,就抱着船板,在大海上漂流了数天。
首到一天夜里,撞上了鳌龟换气,始皇帝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登上了这座蓬莱山。”
“这山上真的有仙人吗?”
有人问了。
“有!
这蓬莱山不同于咱们人间的山,山上有一大湖,那湖水不知怎的,沉海水而不溶,那仙人就坐在湖边垂钓呢!”
“怎会有如此离奇之事?
海中有山,山中有湖?
那湖中有什么,值得仙人垂钓?”
“仙人所为,我们凡人如何晓得?
别打岔,快接着讲。”
“后面的事嘛,便是众说纷纭了。
一说那湖中豢养的就是大蛟,大蛟食人食草,产出的排泄物便是那长生丹。
始皇帝吃了丹药,永世活在了仙岛上。
还有一说,说那始皇帝得了炼丹术,转而在江南一带开宗立派,修道炼丹,证得长生。”
全场哗然,野史果然够野。
“难道这世上还真有长生不老丹?”
有人忍不住道。
说书人哈哈一笑。
“野史野史,各位要真想得长生,那就得去江南道上寻上一寻,寻不到长生,说不定也能寻见个俏丽的江南娘们同修大道呢。”
酒客们纷纷大笑,往台上又添置了些银两。
......小书童和旁边的高大男子在喧哗中走出酒楼。
“师父,这事儿听着可信吗?”
“当个笑话消遣罢了,怕是从哪处的修仙者听来的故事,那药宗的长生丹既己现世,我势必要拿到手!”
男子转头望去,“对了徒儿,你那玉佩也是少有的灵物,怎地就这般送出去了?”
小书童嘻嘻一笑摊开双手:“师父你看,这便是那第三件怪事,沉璧复返!”
掌中正是那送给说书人的玉佩。
“等等!”
男子抓过玉佩,只见一面被人刻上了一行小字。
“盗玉者不得长生!”
男子暴怒,翻掌将玉佩捻成齑粉。
只见他身影一晃,转瞬间便回到酒楼,台上却再不见那说书人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