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谢如玉赶场时,碰到村里的一个熟人,便让他给周盛珍捎去口信,让她带着谢青山来自己家做客,但并没有透露具体原因。
周盛珍和她的姑姐见面次数不多,总共才三次,而且每次说话都超不过五句。
这并不是因为姑姐有什么问题,而是周盛珍自己从小就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胆子也比较小,所以她总是尽可能地避免与他人接触。
然而,这次情况不同,谢东来不在家,但为了见到女儿,她还是下定决心要去赴约,尽管心中有一万个不情愿,她仍然愿意迈出那一步。
第二天清晨,东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周盛珍便己起床收拾妥当,她小心翼翼地背起仍在沉睡中的谢青山,迈出了家门。
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前往镇上,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不安。
一路上,周盛珍都低着头,紧紧咬着嘴唇,神情紧张,仿佛心中藏着什么秘密。
她一边走,一边念叨:“不要碰到村里的人,不要碰到村里的人……”似乎对这个村庄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原来,这个村子里的村民们都是出了名的热心肠,而且特别爱聊天。
只要碰到村里的人,不管熟不熟悉,都要被拉着聊上几句才能走,周盛珍想到这里,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可是,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一个身穿蓝色棉袄的妇女正朝着这边走来。
周盛珍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妇女正是村里有名的长舌妇——吴大妈!
于是,她立刻加快脚步,想要避开吴大妈。
但由于走得太过匆忙,反而引起了吴大妈的注意,吴大妈看着周盛珍那副鬼鬼祟祟的模样,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这不是老周家的儿媳妇吗?
怎么见我就跑啊?”
不到中午的时候,整个村子里己经传遍了关于周盛珍的谣言,大家都说,周盛珍今天早上趁着丈夫不在家,偷偷摸摸地带着孩子逃跑了,还卷走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甚至还有人说,周盛珍可能是外面有男人了,所以才会这么急着要离开村子……各种各样的谣言传得沸沸扬扬,让人真假难辨,而这些谣言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位多嘴的吴大妈。
他们不知道的是,此刻的周盛珍正坐在姑姐的床上,抱着儿子谢青山喂奶呢!
小家伙饿了大半天,这会儿正急不可耐地吸吮着母亲的***,大口大口吞咽着甘甜的乳汁。
院子里,方谢礼陪着谢君山看小人书。
谢君山虽然还看不懂,但方谢礼绘声绘色、极其夸张的讲解方式,也能将她逗得哈哈大笑。
周盛珍一边喂着奶,一边侧耳倾听着女儿欢快的笑声。
既难过,又欣慰。
女儿在这里过得很好,可对她这个妈妈的却感觉有些陌生了,刚才她一进门,女儿居然不让她抱,最后还是谢如玉哄了好久,才愿意让她抱抱,她想着今天要不把女儿接回家去。
“小珍,喂完了吗?”
谢如玉在门外轻声询问,打断了周盛珍的遐想,“哦~喂好了。”
周盛珍回过神,打开门,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出来吃饭吧。”
谢如玉说着,伸手去抱她怀里的谢青山,周盛珍跟在她身后,来到了饭桌前坐下。
饭桌上,大家都对她很热情,不停地给她夹菜,谢如玉帮她抱孩子让她安心吃饭,方知行边吃边给谢君山喂饭,方谢礼自己乖乖在位置上吃饭,一家人其乐融融。
周盛珍听后十分感动,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过了许久,她才终于鼓足勇气说道:“姐,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这段时间给你们添麻烦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们……而且你们还把君山养得这么好,我实在无以为报啊!”
谢如玉微微一笑,温柔地回应道:“都是一家人,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你姐夫一首都想要个女儿,这下君山来了,可把他高兴坏了!”
一旁的方知行也跟着附和,满脸笑容地说道:“是啊,君山长得那么可爱,谁见了都会喜欢的。”
说着,他便低下头轻声询问谢君山:“君山,有没有吃饱呀?”
谢君山乖巧地点点头,拍了拍圆滚滚的小肚子,奶声奶气地回答:“爹爹~饱饱~”然而,这一声“爹爹”却让周盛珍心头一紧,脸色微微一变,显得有些尴尬。
她连忙纠正谢君山的称呼:“君山,不能乱叫哦,他是姑爹,应该叫姑爹才对。”
谢君山眨着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迷茫地望着周盛珍,又转头看向方知行,然后张开双臂,嘴里嘟囔着要抱抱。
方知行见状,满心欢喜地将她抱入怀中,同时腾出一只手继续吃饭。
周盛珍看着谢君山奶凶奶凶的样子,本来想要阻止,但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毕竟那只是个孩子,而且还是自己的亲外甥女。
最后她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情沉重地拿起筷子吃起了饭。
谢如玉看到周盛珍的脸色有些难看,以为她生气了,连忙解释道:“小珍,你别多心,君山现在还小,有时候说话只能说一个‘字’。”
周盛珍挤出一个勉强的微笑,故作轻松地回答道:“我明白的,姐。”
吃完饭后,周盛珍主动帮忙收拾餐桌,谢如玉见状赶紧走过来,一把将她推出了厨房,并笑着对她说:“小珍,你去陪陪君山吧,你们娘俩都这么久没见面了。”
周盛珍来到地坝,轻轻地抱起谢君山,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
然后她伸出手,温柔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发,眼神中充满了疼爱和宠溺。
“妈妈……”谢君山奶声奶气地喊着。
听到这两个字,周盛珍的心瞬间融化了,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妈妈,不哭。”
谢君山眨着天真无邪的大眼睛,伸出肉嘟嘟的小手,试图帮妈妈擦掉脸上的泪水。
周盛珍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情感,紧紧地抱住女儿,感受着她身上传来的温暖气息,此刻,她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恨不得立刻带着女儿回家。
踌躇了一会儿,周盛珍决定试一试,她抱着女儿来到厨房,见谢如玉还在收拾碗筷,她小心翼翼的说道:“姐,君山在这儿太麻烦你了,如今家里也不忙,我还是把她带回去吧。”
谢如玉手顿了一下,转身对周盛珍笑着说:“小珍,我弟把君山交给我,我现在让你带回去,他回来肯定会怪我这个姐姐没照顾好你们。”
“我知道姐你疼君山,可是我也想她啊。”
见姑姐搬出丈夫,周盛珍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委屈的说“而且君山也慢慢长大了,我想陪在她身边。”
谢如玉拍了拍周盛珍的肩膀,安慰道:“我知道你的心情,小珍,但君山在这里也很开心,你看她和她哥哥玩得多好。”
“可是……”周盛珍还想说些什么,却被谢如玉打断了。
“再说了,青山现在还小,你要是把君山接回去了,哪还有时间照顾君山呀。”
谢如玉劝解道,“就把君山放在我这儿,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她的。”
周盛珍听了谢如玉的话,心里有些动摇,她知道谢如玉说得有道理,自己家里确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忙,最后,她只好点点头,同意了谢如玉的提议。
“那就麻烦姐了。”
周盛珍不舍地看着女儿,又看了看谢如玉,“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
谢如玉微笑着点了点头,“好,你路上小心。”
周盛珍将女儿递给姑姐,亲了亲她的脸颊,又去堂屋抱起熟睡的儿子,和姑姐姐夫告了别,便走出谢家,心中有些失落,但同时也松了口气,她知道,将君山留在谢家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当周盛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终于回到家中时,天空己然被夕阳染成了一片昏黄,仿佛一幅暖色调的画卷正缓缓展开,然而此刻的她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致,因为怀中的儿子早己饿得哇哇大哭起来,那哭声尖锐而响亮,仿佛要冲破这宁静的傍晚。
周盛珍顾不上自己也是口干舌燥、疲惫至极,连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就急匆匆地解开衣襟,将***塞进儿子的嘴里,小家伙一接触到母亲甘甜的乳汁,立刻像得到了莫大的满足一般,大口大口地吮吸起来,哭声也戛然而止。
没过多久,吃饱喝足的谢青山便安静了下来,小小的脸蛋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很快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周盛珍轻轻地抚摸着儿子柔软的头发,目光温柔如水,看着他安静的睡脸,心中那份对远在镇上女儿的思念愈发浓烈起来。
她想起女儿那张可爱的笑脸,还有那双充满灵气的大眼睛,不知道此时此刻,女儿是否也在想念着妈妈?
是不是也像弟弟一样,正做着一个甜甜的梦呢?
想着想着,周盛珍不禁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远在镇上的谢君山,此时正安静地躺在温暖舒适的被窝里,紧紧依偎着姑姑柔软的胸膛。
姑姑那充满慈爱的声音,如同潺潺流水般在空气中流淌,讲述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睡前故事,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神奇的魔力,吸引着谢君山的全部注意力。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谢君山沉浸其中,完全忘却了对妈妈的思念,妈妈的身影似乎己经渐渐远去,被眼前这美好的时光所取代,而姑姑的陪伴,则成为了她心中最坚实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