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有关国师的民间传说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砰!”

房门被·急促推开,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来者似一阵小型旋风,裹挟着田埂间矢车菊的香气,首袭林不染面门而来。

好一个面若杜鹃的豆蔻少女,身系藕荷色披风,面色冷峻,身如闪电。

“师父,弟子本在田间吐纳生息。

忽听农人闲说,国师遭遇奇祸一病不起,心中惶恐,未等修炼完就着急赶来,请师父责罚。”

这是大徒弟林小溪,一向天真活泼,勤学好问,而且天赋奇高,师徒感情特别好。

“为师无碍,只是连日来在床上躺久了,腰酸腿痛的。”

林不染一面安慰徒弟,一面抻胳膊抻腿。

确实是躺久了,浑身酸痛。

林小溪见他面容憔悴,按住林不染的手腕处为他把起脉来,越听神色越凝重,道:“徒儿失礼了。”

她指尖轻点林不染眉间,将一缕神识注入。

良久,她才停下。

林不染体内,竟是灵犀全无,丹田具空。

数道可疑的身影在林小溪心头闪过,到底是谁重伤了师父?

难不成是宫里的那个颠婆?

不对,那女人是凡人,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将师父重伤成这样的。

怀着复杂的疑问,她脸色阴沉,看向国师身边的小白菜的时候,眼神中也带着审视。

小孩子禁不住看,哇的一下哭了出来:“都是小白菜的错,呜呜呜…。”

这下,打林小溪个措手不及。

她笨拙地哄着小孩,为他擦去泪水。

毕竟朝中人觊觎林不染名气和地位的人不少,林小溪的担心不无道理。

林不染的名气太大了。

林不染国师,擅占卜和解梦,有具足神通,且广发善心,立誓行一万善举。

道院香火鼎盛,门庭若市。

国师眼中,世人无贵贱之分。

同时,他还行走于朝堂之间,帮权贵们解决疑难问题,分文不取。

传闻九皇子元璟年少时,曾定下一门亲事,是忠勇侯老将军的嫡孙女。

随着年岁渐长,璟王认为将门之女与自己并不般配,进宫找母亲璟贵妃商议退婚。

婚姻大事不能儿戏,璟贵妃没答应儿子的请求。

其实倒也不是璟王挑剔,他性子清冷,喜欢安静,是个温柔多情的少年郎君。

一心想娶个温柔佳人在自己读书时,红袖添香,研墨伴读。

说来也怪,每当璟王有退婚的念头,便做起一个梦:一袭霞琚衣裙的美丽姑娘,从满山烂漫的白色樱花丛中款款而出,她能文善墨,题诗作画,犹善工笔,能将山花虫鸟精细渲染于纸上。

她的画上有连绵不绝的青山,还有一对翠鸟栖息在挂满青梅的枝头上。

林不染为他解梦,梦中之象乃是大吉之兆,尤其是那对翠鸟,预示着璟王的婚姻不仅幸福美满,而且是水到渠成的好事。

璟王不信,他其实有提前打听过未婚妻,蒋氏玉吉,从小与父辈马上峥嵘,驰骋大江南北。

十多岁才被接入京城,学京中闺秀的礼仪女红。

将门虎女,怎有梦中女子那般的灵动画艺?

首到一日,一幅相似的翠鸟图,让璟王明白国师所说并非虚言。

那画的笔锋走势透着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老板告诉他,这幅画是一位民间女画师的新作,她也正巧刚走不久。

顺着商人手指方向,他看到一个面带幂篱的清瘦姑娘,利落地登上一辆马车,向着皇城方向扬长而去。

作品落款玉姬,与他的未婚妻同音不同字。

水到渠成,他想起当初国师所言。

后来,璟王与妻子蒋玉吉结为夫妻,婚后琴瑟和鸣,是一对令人羡慕的佳偶。

每年的结婚纪念日,夫妻二人都会来林不染所在的道院表达感谢林国师因成就了这对才子佳人,被民间传为佳话。

所有人都很开心,除了深宫中的璟贵妃。

身为皇妃,她嫉妒草根出生的林不染在民间有如此大的名气:身为璟王母妃,她又气璟王夫妇每年不来感念她的恩情,反而特地感谢一个外人。

每每想到此处,一抹狠戾之色就染上女人姣好的面庞。

宫女袅袅婷婷走进了大殿,脆生说道:“启禀娘娘,璟王携王妻元吉前来觐见。”

“宣。”

她调整了坐姿,摆出一副和善的面孔。

元吉和璟王款款入内,元吉穿了一件浅蓝色宫服,乌黑发髻上簪了一只精巧别致的金蜻蜓,是国师的大弟子林小溪赠与她的。

阳光下,蜻蜓的两只宝石眼睛,闪动着奇异的光辉。

如果说璟王夫妇的事只是让璟贵妃起了莫名妒意,那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让这个尊贵狭隘的女人彻底抓狂,把林不染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此事事关当今圣上,她的夫君。

皇帝峥嵘一生,换来了如今的太平盛世,人到中年,喜欢看些歌舞表演,常在别院中征召来自全国各地的戏子优伶为他演出,优厚俸禄和无上荣耀,引得许多民间艺术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本来可以是个两全其美的好事情。

奈何许多灯光戏剧是在夜晚举行的,皇帝看完后就回寝宫去了。

后宫的妃嫔们常常见不到皇上,心里多少有些委屈和不满,但最后都被皇后安抚了下来。

谁曾想,被有心人钻了空子。

璟贵妃在群妃动乱时一声不吭,却自己滥用权力,偷偷传消息给母族,要他们寻些别出心裁的民间艺术表演献进宫来。

这一家子的商贾出身,即便己经入朝为官,显然还不怎么注重处事严谨。

此事在朝堂上走漏了风声,搞得很多朝中官员觉得是宫中密报,私下里大肆搜罗民间表演。

有的官员被璟贵妃这种越界精神感染,甚至不惜强取豪夺,导致民间怨声载道。

皇帝好好的一个爱好被搅得是乌烟瘴气,头痛不己,连着几天上朝都无精打采。

由于戏曲事件被朝中多人弹劾,影响非常恶劣,皇上下令大理寺严查。

这次,就连璟贵妃也没能逃过惩处,禁足一个月,母族也因此遭到了冷落。

璟妃心中,恨意从此默默扎根,持续滋长,首至翻江倒海。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