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村子里的炊烟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竹鼠在笼子里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肥硕的身躯挤在一起取暖。

小英英蹲在旁边,小手拿着几块刚劈好的竹块,小心翼翼地塞进笼子缝隙。

"平安哥,它们真的能吃吗?

"她睁大眼睛看着那些毛茸茸的小东西,既害怕又好奇。

"不仅能吃,还很美味。

"我揉了揉她蓬乱的头发,从笼子里提出一只最肥的,"看这只,再过几天就能下锅了。

"“平安哥,你看这个竹鼠看起来精神很不好的样子,要不我们把它吃了哇”小英英听说这个竹鼠美味可以吃,不禁吞了吞口水。

“再等几天。”

“平安哥,你看这个竹鼠,好像对日子没啥盼头了,要不我们把它吃了吧”,小英英继续试探着问道。

......三个月前,当我在村后的竹林里第一次发现这些竹鼠时,简首如获至宝。

在现代社会,竹鼠养殖可是山区致富的好项目。

而现在,它们成了泗安村难得的肉食来源。

"平安!

蜂窝煤又做好了!

"村西头的王二在院子外喊道。

我放下竹鼠,跟着他走到村口的空地。

十几个村民正围着一台简易的木质模具忙碌,将煤粉和黏土混合压制成蜂窝状的煤球。

这是我根据记忆复刻的蜂窝煤技术,用了村里那个露天小煤矿的原料。

"这次加了更多黄泥,应该更耐烧。

"我检查着新做好的煤球,满意地点点头。

李婶从人群中挤过来,手里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快尝尝,用新炉子熬的鸡汤,比柴火灶快多了!

"我接过碗,鸡汤表面浮着一层金黄的油花,香气扑鼻。

自从推广了蜂窝煤炉,村民们做饭省时省力不说,还节约了大量木柴。

更重要的是,密闭燃烧减少了烟雾,让这些常年被烟熏火燎的村民们少咳嗽了许多。

"平安哥,盐也晒好了。

"年轻的赵三郎从盐田那边跑来,手里捧着一个粗陶碗,里面盛着雪白的结晶。

这是我教的另一项"技术"——用多层过滤和日晒法提纯粗盐。

原本发黄结块的官盐经过草木灰水过滤、纱布层层过滤,再经过反复结晶,最终得到了堪比现代精盐的"雪花盐"。

记得第一次将这种盐交给村民们时,几个老人甚至跪下来向龙帝和月后祷告,以为是什么神迹。

"今天轮到谁家领肥皂了?

"我问道。

"我家的!

"几个妇女同时举手。

我笑着带她们来到我的"工作室"——一间改造过的柴房,里面摆满了各种瓶瓶罐罐。

最显眼的是墙角那排木模,里面凝固着淡褐色的块状物。

"这次加了决明子粉,洗起来更清爽。

"我取出己经凝固的肥皂,切成小块分给大家。

用动物脂肪、草木灰和草药制作的肥皂,让这个曾经浑身跳蚤的村庄焕然一新。

小英英的头发不再打结,老人们手上的老茧和裂纹也减轻了不少。

傍晚时分,整个村子飘着炖竹鼠的香气。

我坐在村口的石碾上,看着夕阳将远处的长垣染成金色。

三个月前,我还是个连生火都不会的"城里人",现在却成了村民们口中的"平安先生"。

"想什么呢?

"赵铁山拄着拐杖走过来,坐在我旁边。

"村长,咱们村现在能吃饱穿暖了,但还远远称不上富裕。

"我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官道,"我听说卫北列省的其他村子,有的专门种茶,有的烧瓷器,都比我们过得好。

"老村长呵呵一笑,露出仅剩的几颗黄牙:"平安啊,你来的时间短,不知道咱们震旦的规矩。

农民就是种地的命,搞那些花哨东西,税吏来了更眼红。

"我沉默不语。

这三个月来,我确实感受到了震旦天朝严密的等级制度。

虽然飙龙妙影治下的卫北列省相比其他地方还算清明,但沉重的赋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仍然像无形的枷锁束缚着这些农民。

"对了,"老村长突然压低声音,"下月初八是月后生辰,煤山镇上有大集市。

我打算带村里人去换点过日子的家伙什,你也一起去吧。

"我心头一跳。

三个月来,我从未离开过泗安村,对外界的了解全凭村民口述。

煤山镇是方圆百里最大的集镇,隶属硝硫路常兴郡下,也是卫北列省在长垣边境的重要驻军点。

"好啊,正好把咱们多余的竹鼠和肥皂拿去卖。

"我兴奋地说。

"还有件事..."老村长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你这几个月为村里做的,大家都记在心里。

等从镇上回来,我有东西给你。

"没等我追问,远处传来一阵欢呼声。

原来是小英英的父亲猎到了一头野猪,村民们正兴高采烈地准备加餐。

我起身想去帮忙,单手轻松拎起了平时需要两个壮汉才能抬起的石磨。

这个变化是我两个月前发现的。

在这个世界,我的力量莫名其妙地增长了许多。

起初只是觉得农具变轻了,后来有一次我不小心捏碎了陶碗,才意识到这不是错觉。

更奇怪的是,我的伤口愈合速度也快得惊人,上周砍竹子的刀伤,三天就结痂脱落了。

"平安哥!

来帮忙杀猪!

"小英英的喊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当晚,全村人在打谷场上举办了小小的宴会。

竹鼠炖野猪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孩子们追逐打闹,女人们围着新做的肥皂说笑,男人们则品尝着我用多余粮食试验的"土法啤酒"——味道苦涩,但足以让人微醺。

我坐在篝火旁,看着这些朴实的笑脸,胸口涌起一股暖流。

三个月前,我还想着如何回到原来的世界。

现在,我却开始担心如果有一天突然回去,这些依赖我的村民该怎么办。

小英英靠在我身边的草席上昏昏欲睡,手里还攥着半块我给她留的麦芽糖。

我轻轻抱起她,准备送她回家。

就在这时,远处的山路上突然亮起一列火把。

"是官差!

"有人惊呼。

欢笑声戛然而止。

老村长急忙起身,示意大家镇定:"别慌,月后生辰将至,应该是来通知集市事宜的。

"但我注意到他的手在微微发抖。

在这个混沌势力渗透的边境地区,夜晚出现的火把从来不是什么好兆头。

我将小英英交给李婶,随手抄起一根挑水的扁担,站到了人群最前方。

不知为何,我的心脏跳得厉害,但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一种奇怪的兴奋感,仿佛血液中有某种力量正在苏醒。

火把越来越近,借着火光,我看清了来人的装束——不是税吏,也不是官差,而是一队身着轻甲的士兵,领头的举着一面绣着金色龙纹的旗帜。

"玉勇军赤焰营的杨统领!

"老村长惊呼,随即跪倒在地。

村民们纷纷跟着跪下,只有我还站着,与那队士兵隔着火光对视。

领头的军官摘下头盔,露出一张坚毅方正的脸。

他的目光扫过村里的新设施,最后落在我身上。

"这村子看着好像比以前干净多了,"他的声音沙哑而威严,"泗安村最近好像有点不一样。

"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