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七日沉寂 梦里失约 2025-02-28 14:02:5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元狩四年第一日:归路我单手摇铃,独行于茫茫大漠之中。

北风剐骨,铜铃响着,我跟着它飘摇前行,像铃铛上系着的一根绳。

细沙在脚下卧着,伺机要将我冲散在闪着白光的淡黄烟尘中。

这片大漠,不久前刚经历一场厮杀。

汉军被匈奴伏击,我所在的一伍,士兵全部阵亡。

我从尸骸中爬了出来,是不可多得的幸存者。

望着身边,毫无生气,被鲜血染红的大漠配合着如血残阳,显得格外刺眼。

或许,我也应该死在这个地方。

可是我活了过来。

经过翻找,我只找到了两个人。

即使这两个人只有部分残骸,但是凭我对他们的了解,这些足以证明身份。

没错,我认识的人全都死了,死在塞外,死在距家千里万里的大漠。

我看着他们的残肢,甚至有些人连这点残肢都没有。

纵使这里有再多黄沙,都无法将他们埋葬。

我不知将他们葬在哪里好,或许我压根做不到。

而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完成他们的遗愿——回家。

别怕,我送你们回家,从北到南,自西向东。

配合着来时的路,我知道,大致的方位应该是这样。

郎中令作为前将军,把我们带到这里来,可他现在却不知所踪。

关于这片土地,我们也是一知半解,这里并不是此行的终点,我们也不知为何会到这里,为何会遭遇匈奴伏兵。

一队人马就这样葬送在了这里,死前吞掉了最后一点声音,这里,悄无声息。

想到这里,心中的苦楚逐渐迸发,我想要落泪,却没能落下。

大概是这萧萧朔风吹干的吧,我这样想着。

回家啊,回到大汉去。

我把这个当作理所应当的事,却不曾想到,之后的李陵再也没有回去过,而苏武也是几十年之后才得以重返大汉。

这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些事情,如果知道,恐怕也没有了回家的勇气。

隔一段时间,我就要摇一摇手中的铜铃。

这是我会随身携带的法器,在入伍之前,我是一名术士。

人啊,就是容易生不逢时,若我能晚生十几年,只怕就会因为献上长生不老的丹药而被重用,而此刻,皇帝陛下“罢黜百家”,我也是被“罢黜”,被抛弃的那个。

幸好,我的手艺现在派上了用场。

曾经无数个日夜的怨天尤人烟消云散,此时此刻,我能感受到的只有幸运。

因为我的手艺,这一伍的人才不至于变成孤魂野鬼,世世代代游荡在异国他乡。

你们听到了吗,听到铜***了吗,跟着我,不要再迷失方向了。

听到了吗?我摇铃念咒:“黄泉宽,黄泉阔,地上地下两相隔;生人吟,尸骨埋,各有营生不掺和;铜铃摇,声声响,听***,跟着我……”纵使我们阴阳相隔,但是有铜铃指引,我也能带你们回家!荒野的风到晚上越来越大,茫茫黄沙迷乱了我眼前的路。

直到拂晓,我知道,我已经走了一天一夜了。

第二日:通灵我向前看去,是黄沙无际;我回头望去,亦是大漠无垠。

我企图在走过的路上寻找足迹,却始终不得。

可能是因为这该死的北风,将风沙吹起,才把我的足迹掩埋。

喂,你们可千万不要被吹散啊。

身后是无声的回答,我知道,他们都跟上了。

日到中午,我筋疲力尽,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粗布上无力。

我摇铃念咒画符,企图搭建能和他们沟通的渠道。

我的手艺不减当年,果真沟通到了一个人。

是卫仲,他比我先来到这个行伍当中,此刻,也是他先开口了。

卫仲说,他是家里的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也是在讨伐匈奴之时战死沙场。

家里得到了一些赏赐,但是根本不足以弥补这个失去长子的家庭。

父母年近半百,不久之前承受了丧子之痛。

可是现在,他也……这个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听到,之前也听他说过,不过现在听起来却是这样让人绝望。

作为生人的他可以期待着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可是现在,作为魂魄的他却只得等待着、看着父母那张悲恸欲绝的脸庞。

至于他兄长阵亡的那一次出兵,我有些印象。

那是一次漂亮的胜仗,年轻的霍将军崭露头角。

可汉军的大捷,伴随着的却是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父母等不到自己的孩子,妻子等不到自己的丈夫,孩子等不到自己的父亲。

但是,这一切属于父母妻子们的伤心,在伟大的胜利面前,显得碎屑且微不足道。

说起妻子,我突然想起吕高。

他生前在营中时,便和我们说过他有一位青梅竹马。

本来是要成亲了,但他被诬陷,被判服了徭役,最终出现在这个沙场上。

吕高也万般无奈,这次,他杀敌最多,按理说回去是可以得到封赏,退役返乡的,可是老天偏偏不给他这个机会。

一具尸体,一个魂魄,并不能再有什么大的作为了。

吕高是江南人,服役之时,他那未过门的妻子将他送到渡口。

他让她留步,让他等他回来,可现在却变成了痴人说梦。

或许,那如花似玉的美人会每天站在渡口,痴痴望向远方。

吕高离家的年头最长,那美人只得空将年华赋予飞逝流光。

渡口下的江水奔流,带走了她宝贵的年华,带走了她殷切的盼望,却带不回那个长眠在他乡的情郎。

堤上杨柳依依,怎么留不住良人?我想,她应该会这样问吧。

又是夜幕,从前我不喜看不清前方的黑夜,可现在我却无比期盼。

因为越到晚上,我才能更深切感受到他们的存在,他们在跟我一起走,走向家乡。

“……听***,跟着我……”这一夜,我似乎听到了他们所有人的声音,我在这此起彼伏的声音中,裹着黑袍睡了一夜。

第三日:难封来到了一条岔路,可是我并不陌生。

这是郎中令带我们走的那条路。

很遗憾的是,这条路是错的。

也正因为这条错误的路,我们没能即使抵达约定好的地点,还遭遇到了这波匈奴骑兵。

或许,后世会因此来嘲讽郎中令吧。

一个迷路的将军,听起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但是,后人不知道的是,在这荒野之中寻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任何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有迷失方向的时候。

尤其是赶上风沙大作之时,天地混元一色,谁能辨别方向呢。

经此一役,郎中令回朝之后势必会饱受诟病,想到这里,我又多了一分回去的动力,我要为郎中令申冤,把最真实的前线情况传递回去。

我不清楚这是不是痴人说梦,我已经走了三日了。

这时我开始害怕,害怕自己最终不能走回长安。

背负在我身上的五条魂魄以及一个真相,会不会最终与我一同葬送在这大漠中。

不,那样的话,我不能原谅自己。

我想起,郎中令也有毕生追求的梦想——封侯。

曾经的他,离侯爵那么近,可是机会转瞬即逝。

后来,陛下提拔了卫青为大将军,再后来,霍去病将军也脱颖而出。

郎中令没有机会了,大家都这样想。

我不知道郎中令对此有何种看法,不过大概也是愤懑与不甘吧。

报国报君的豪情终究会被现实的苛待所打压。

正所谓,心中的丘壑、眼中的山河都会成为过往云烟,久而久之,那少年意气便会随着时光的流逝烟消云散。

我相信,郎中令不会被历史抹去。

即使在多年之后,史书上一定会寻找到他的名字。

但是,我们呢。

我身后这五个魂魄,只是竹简上冰冷的阵亡数字。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也就无意去找寻他们生前的痕迹,更不必说他们从前的故事了。

小人物的故事这样平淡,平淡到让人感觉到无聊,他们之前,大多务农,就这样上了战场,之后,又死在了这个不知名的地方。

名不见经传的人死在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看起来是这样相配。

不知不觉,又走了一天。

经过那个岔路口,我相信,我是离长安越来越近了。

“黄泉宽,黄泉阔……听***,跟着我……”第四日:红花我突然听到了马队的声音。

不是商队,而是军队。

是大汉的骑兵吗?亦或是匈奴人?戈壁茫茫,没有我的藏身之处。

马蹄的声音越来越近,哒哒马蹄声像是出征的擂鼓。

这鼓声像是在我耳边炸开,让我一时间头昏脑胀。

是大汉的军队倒也罢了,若是匈奴……我还是摇着铜铃,念着咒语,想到他们跟在我身后,我便无所畏惧。

死,无非是随他们一起,一起去另一个地方。

马蹄声音震耳欲聋,我已经听不见从自己口中念出的咒语。

终于,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人的影子。

完了,是匈奴人。

我心如死灰,手中的铜铃掉在了地上。

我看着那一群人策马而来,缓缓闭上了双眼。

对不起,我不能带你们回去了。

我能听见,马蹄的声音离我越来越近。

第一个,第二个,无数个骑兵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却没有人为我停留。

我睁开双眼,只见身边是连成线的匈奴军队,他们在我身边呼啸而过,甚至看都没看我一下。

或许他们不屑于杀我这样一个残兵败将吧,此时此刻,我居然有些窃喜。

这一队匈奴人有很多,大抵是去前方支援的吧。

虽然郎中令败下阵来,但是大汉对匈奴的征讨还没有完全结束,大将军卫青还在指挥着战斗。

大汉还没输,当然,也没有赢。

我俯身拾起铜铃,手腕发力,铜铃又叮叮当当响了起来。

我开口,继续着那个咒语。

阳光在身后,我却丝毫感受不到任何暖意,只是能看到这个泛红的日光。

红日黄沙,若是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或许也是个可以为人称颂的美景。

夕阳在地面处隐匿了踪迹,天边最后一丝光线消失殆尽。

这是我经历的第四个黑夜,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