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艾琳
林昭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间干净整洁的卧室里,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薰衣草香。
不是实验室,也不是冰原,而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城市公寓。
他坐起身,发现身体不再颤抖,也没有那种诡异的灼热感。
镜子里的瞳孔恢复了圆形——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门外传来轻柔的脚步声,接着门开了,一个女人走进来,穿着素净的白衬衫和牛仔裤,头发微卷,眼神清澈温和。
她手里端着一杯温水,微笑道:“你醒了,林昭。
欢迎回来。”
林昭愣住:“你是谁?”
女人顿了一下,嘴角微微一弯:“我是艾琳。”
他皱眉:“艾琳?
我……不认识你。”
她没生气,只是把水递给他,说:“你不记得我,但我记得你。”
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任。
那一刻,林昭忽然感到一种久违的安心——不是因为她是陌生人,而是因为她的眼神,让他想起小时候母亲看他的样子。
艾琳坐下,轻轻整理床边的毯子,一边说话,一边像讲述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你不是疯了,也不是被什么东西附身。
你是‘容器’,但不是敌人。
我们一首在等你醒来。”
林昭苦笑:“你们是谁?”
“我们?”
她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就是你。
或者说,是你的一部分。”
她拿出一本笔记本,翻开一页,上面画着复杂的符号,还有几张照片——其中一张是他童年时的照片,背景正是那座沉入海底的城市;另一张则是三年前他在南极冰原上的***,日期标注为“实验日”。
“你知道吗?
你在昏迷期间,做过很多梦。”
“那些梦,其实不是你的记忆,而是‘它们’留给你的信息。”
林昭沉默片刻,低声问:“它们是什么?”
艾琳看着他,眼神柔和却不容逃避:“你可以叫他们‘回声’。
他们是旧日的存在,不是神,也不是怪物,只是……另一种意识形式。”
“他们选择你,是因为你能承载他们的声音而不崩溃。”
林昭摇头:“我不想要这种能力。”
艾琳笑了:“没人愿意成为容器。
但你己经成了。
现在的问题是——你要用它做什么?”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湖心,激起了他内心深处从未有过的思考。
接下来几天,林昭留在艾琳家中休养。
她没有逼问他过去发生了什么,也没有试图控制他。
相反,她教他如何感知“回声”的存在——不是靠听觉或视觉,而是靠心跳、呼吸与梦境之间的微妙频率。
某天夜里,林昭做了个奇怪的梦:他站在一片荒芜的大地上,远处有一座巨大的黑色建筑,形状像一座倒立的金字塔。
一个声音在他耳边低语:“你终于来了,孩子。
这一次,我们不会让你再逃。”
醒来后,他告诉艾琳。
她点点头,说:“那是‘回声之塔’,是我们最后的避难所。”
林昭疑惑:“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偏偏是你来找我?”
艾琳望着窗外,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因为我也是容器。
只是……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她顿了顿,从枕头下抽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小女孩,穿着白色连衣裙,站在海边,笑容灿烂。
背面写着一句话:“如果有一天你看到这张照片,请记住:我不是你,但我记得你。”
林昭怔住了。
这不是艾琳小时候的照片。
这是——他自己小时候的样子。
第二天清晨,林昭醒来时,艾琳不见了。
桌上留了一张字条:“别怕,我只是去确认一件事。
很快回来。”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去找地下室那面镜子——它会告诉你真相。”
林昭照做,推开通往地下的小门,来到一间布满灰尘的储藏室。
角落里有一面老旧的穿衣镜,镜框斑驳,玻璃却异常清晰。
他走近,凝视镜中自己的脸——突然,镜中人缓缓抬起手,指向他身后。
林昭猛地回头,空无一人。
但他听见一声极轻的耳语,来自镜中:“你终于找到我了,林昭。”
下一秒,镜面泛起涟漪般的波纹,仿佛水面,又像某种生物正在苏醒。
林昭僵住,心跳加速,却不再恐惧。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也不是诅咒。
这是——另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