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服里的冷汗顺着脊梁滑落,头盔面罩上凝着细密的水珠。
"苏博士,把备用电池接进中控台。
"林骁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混杂着电流杂音。
他半个身子探在动力舱检修口,太空服右臂有道二十公分长的裂口,临时修补胶在低温下泛着不祥的灰白色。
我摸索着爬向控制面板,手套被冷凝液冻得发硬。
舷窗外,紫红色的大气层像凝固的血痂,远处嶙峋的黑色岩柱间漂浮着幽蓝光点,如同宇宙撒落的磷火。
"这些蓝光......在移动。
"我的呼吸在面罩上晕开白雾。
三天前那颗突然出现的彗星碎片击穿防护罩时,我们正在采集这颗编号XT-9的类地行星大气数据。
林骁拽着安全索退回舱内,面罩后的眉骨有道新鲜擦伤:"电离辐射读数正常,可能是某种硅基生物。
"他卸下破损的护臂,露出小臂上狰狞的旧伤疤——那是三年前火星救援行动留下的纪念。
舱体突然剧烈震颤,我撞进他怀里。
隔着头盔,能听见彼此急促的呼吸声。
那些蓝光正在舱外聚集成流,像一条发光的河流漫过观察窗。
最前排的光点忽明忽暗,如同摩尔斯电码的节奏。
"它们在......交流?"我打开生物扫描仪,指尖发颤。
林骁的手按在我肩甲上,战术手套残留着金属冷意。
数据显示光团核心温度高达3000℃,却诡异地没有引燃舱体。
当第一个蓝色光球穿透舱壁时,林骁把我护在身后。
光晕中浮现出晶体状结构,像是用碎钻拼接的水母。
它触碰中控台的瞬间,熄灭的能源指示灯突然跳动起来。
"等等!"我抓住林骁要去启动防御系统的手,"看这个波形图!"生物电波与飞船的求救信号频率正在共振。
更多光球涌入舱内,在破损的管线间游走,被陨石击穿的动力舱外壳竟开始自我修复。
林骁的呼吸声突然加重,他正在看舱外监控。
成群结队的蓝光生物托起飞船,在漆黑天幕中铺就一条星光隧道。
我的眼泪涌出来,在失重环境中凝成漂浮的水珠——那些光点排列的图案,分明是银河通用求救代码。
"它们要带我们去星舰坟场。
"林骁的声音带着罕见的震颤。
当主引擎重新轰鸣时,我看见他面罩倒影里流转的星河,还有我身后万千个温柔的蓝色太阳。
第二章:水晶墓志铭在飞船那略显狭小却设备齐全的维修舱内,原本还在四处游动的蓝光生物,像是受到了某种神秘指令的召唤,竟在一瞬间集体转向。
它们的行动整齐划一,犹如训练有素的军队。
紧接着,这些蓝光生物开始在金属墙面上忙碌起来,它们发出的幽蓝光芒变得愈发强烈,光芒在金属墙面上闪烁跳跃,如同灵动的画笔,不一会儿,一幅星图便被蚀刻而出。
林骁站在一旁,神情专注,眼睛紧紧盯着那幅逐渐成型的星图。
他缓缓抬起手,手指悬在全息投影上方仅仅三厘米的位置,仿佛在感受着什么。
随着星图的完整呈现,他敏锐地发现,那些正在旋转的星轨,与人类迄今为止所认知的银河坐标,出现了17.6度的偏差。
这看似微小的偏差,却在他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它们在修改跃迁坐标。”
我强忍着内心的恐惧,伸手按住自己狂跳不止的颈动脉,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
与此同时,生物扫描仪上的数据正疯狂跳动,显示出蓝光生物所释放的电磁脉冲强度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疯狂增长。
这一变化,无疑让本就紧张的局势变得更加危急。
就在这时,舱外原本如梦幻般的紫红色天幕,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突然撕开。
随着天幕的裂开,一幅令人震惊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地壳深处,涌动着一片浩瀚无垠的液态水晶海。
那水晶海泛着奇异而迷人的光泽,无数的水晶液体如同活物一般翻滚涌动,散发出一种神秘而强大的气息。
林骁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喷在面罩上瞬间凝成了冰花。
他的声音透过通讯设备,带着一丝紧张和急切:“苏璃,看它们的核心结构。”
我迅速操作控制台,将监控画面放大了四十倍。
在这清晰的画面里,我们看到每个散发着蓝光的光球内部,都悬浮着一块六边形的晶片。
晶片上蚀刻着一些奇特的符号,这些符号线条流畅而复杂,与多年前在火星古河道出土的陨石上的符号竟如出一辙。
然而,还没等我们来得及思考这些符号背后的含义,飞船突然像是被一股无形且无比强大的力量紧紧抓住,不受控制地被拖入了那片神秘的水晶海。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的视网膜上清晰地残留着林骁不顾一切扑过来,用力扣紧我安全带的身影。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然,那一刻,仿佛时间都为之一滞。
紧接着,压强表的指针开始疯狂地向右摆动,预示着飞船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就在我们几乎绝望之时,成千上万的硅基生物如同潮水一般涌来,迅速包裹住了舰体。
这些硅基生物相互协作,在液态水晶中硬生生地撕开了一条真空通道。
通道内,奇异的光芒闪烁不定,仿佛通往另一个未知的世界。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林骁的声音被淹没在引擎的巨大轰鸣声中,但我依然能感受到他话语中的震惊与疑惑。
顺着通道望去,两侧矗立着一座座百米高的水晶碑,犹如远古巨人的墓碑,庄严肃穆。
每块碑体都如同一个巨大的封存容器,里面清晰地呈现出不同形态的飞船残骸。
那些残骸形态各异,有的已经扭曲变形,有的则保存相对完整,但无一例外,都透露出一种历经岁月沧桑的气息。
当我的目光落在第三块碑体上时,我的心猛地一紧。
在碑体的表面,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银鹰标志——那是二十二年前失踪的“新地平线号”。
看到这个标志的瞬间,无数的疑问涌上心头,它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这些神秘的水晶碑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而我们,又将面临怎样的未知挑战?第三章:共生契约在那片神秘莫测的水晶海之中,蓝光生物如同有着明确指引的使者,簇拥着我们的飞船,缓缓朝着水晶海中央的透明穹顶前行。
周围的液态水晶流动着梦幻般的光泽,仿佛时间与空间在这里都失去了原有的秩序。
随着逐渐靠近穹顶,一种奇异的失重感笼罩而来,仿佛置身于宇宙的深邃虚空之中。
在透明穹顶之下,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发生了。
那些原本处于失重状态下四处漂浮的液态金属,开始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自行蠕动、聚合,逐渐重组为人类的形态。
每一滴金属都精准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如同拼图般拼接在一起。
不多时,一个身形曼妙的女人轮廓初现。
当那个银发女人缓缓睁开双眼,她的眼眸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仿佛藏着无尽的秘密。
就在这一瞬间,林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拔出手枪,黑洞洞的枪口稳稳地对准了她的眉心。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林骁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与果断。
“伊琳娜·沃森,新地平线号首席科学家。”
我的声音不自觉地从声带中颤抖而出,连我自己都能感受到话语里难以抑制的震惊。
眼前这个女人的面容,与我们任务档案照片上的形象完全吻合,然而,档案上却赫然标注着“已故”二字。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我的大脑瞬间陷入了混乱,无数的疑问在脑海中盘旋。
这时,液态金属从她的指尖如水滴般缓缓滴落,在虚空中瞬间凝结成全息投影。
投影画面闪烁了几下后,逐渐清晰起来。
地球年1987至2005年间,共有47艘科考船接受共生契约一行醒目的字幕首先出现,紧接着画面切换,只见硅基生物围绕着濒死的宇航员,散发出柔和而神秘的光芒。
那些光芒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正将宇航员逐渐转化为光态生命。
宇航员的身体在光芒的笼罩下,渐渐变得透明,最终化为一团团闪耀的光体,仿佛获得了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林骁微微皱眉,战术手套不经意间轻轻擦过我的耳廓,随后他果断地关闭了手枪的保险栓,声音冷峻地质问道:“你们把人类做成了活体电池?”话语中充满了愤怒与不解,在他看来,这种行为简直是对人类生命的亵渎。
“是延续。”
伊琳娜的声纹带着水晶共振特有的颤音,仿佛从遥远的深处传来。
她平静地看着我们,缓缓解开衣领,露出胸腔里那颗跳动的蓝色光团。
光团散发着柔和而明亮的光芒,每一次跳动都仿佛有着自己的节奏,与周围的水晶海似乎产生着某种微妙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