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应了声好,心里却有点蔫——暑假里他跟着爸爸练了不少力量,体重长了五斤,本想开学在球场上试试对抗,这会儿却要先应付新同学。
开学那天,高尧抱着一摞新书往教室走,刚到门口就撞上个人。
书哗啦啦掉了一地,他赶紧蹲下去捡,抬头道歉时,却愣住了。
站在面前的男生穿着新校服,背着个洗得发白的运动包,正是焦比。
“高尧?”
焦比也愣了,随即笑起来,“这么巧?
你也在这班?”
“你……转来育英了?”
高尧手里还捏着本语文书,没反应过来。
“嗯,”焦比蹲下来帮他捡书,“我爸工作调动,搬来这边住了。
本来以为要去别的班,没想到跟你同班,还真是巧。”
两人把书抱进教室,班主任正在讲台上点名,看见焦比,笑着介绍:“这是新转来的同学,焦比,之前在市一中打球很厉害,大家多照顾。”
底下同学好奇地打量焦比,焦比咧嘴笑了笑,目光扫过教室,最后落在高尧旁边的空位上,冲班主任说:“老师,我能坐那儿吗?”
班主任顺着他的目光看了眼高尧,点点头:“行,正好高尧学习好,你有不懂的可以问他。”
焦比把运动包往桌洞里一塞,坐下就凑到高尧耳边小声说:“以后不用特意找地方练球了,放学首接去学校球场,省得绕路。”
高尧心里有点雀跃,嘴上却应得平淡:“嗯,学校球场篮筐比以前那个准。”
下午有节体育课,自由活动时,几个男生约着去打球,拉上了高尧,焦比自然也跟着去了。
育英中学的球场是水泥地,边缘裂了几道缝,但比市一中的旧球场宽敞。
刚组队,就有男生喊:“高尧,你打控卫,我们这边缺个组织的。”
高尧刚站到场上,对面就有人笑:“高尧你行不行啊?
上次联赛你被断那下,我还看着呢。”
是班里的体育委员,平时总爱挤兑他身体弱。
高尧没吭声,拍了拍球。
刚开球,焦比就从旁边插过来,一把抢过体育委员手里的球,运球突破到篮下,反手扣了个篮——虽然只是个矮篮筐,但动作干净利落,看得在场人都愣了。
“他刚才说啥?”
焦比落地,转头问高尧,语气里带着点痞笑。
高尧没忍住,笑了:“没说啥,开始吧。”
那局球打得很痛快。
焦比像头小豹子似的在场上冲,抢篮板、断球、快攻,几乎一个人撑起了半支球队;高尧在他身边,传球也放得开了,背后传、击地传,好几次把球稳稳送到焦比手里,让他轻松上篮。
体育委员被防得没脾气,最后气喘吁吁地说:“焦比,你也太厉害了,以前在市一中是主力吧?”
“还行。”
焦比抹了把汗,搭着高尧的肩膀往场边坐,“主要是高尧传得好,他给的球,我接着手感就顺。”
高尧被他夸得有点不好意思,递给他一瓶水:“你刚才那个扣篮,差点把篮筐拽下来。”
“那是篮筐不结实,”焦比喝了口水,眼睛亮晶晶的,“对了,咱们学校篮球队是不是要招新了?
我刚才看布告栏贴了通知。”
“嗯,这周五。”
高尧说,“不过教练可能要看基础,你肯定没问题。”
“不是我,”焦比转头看他,“是咱们。
你也去报啊,咱们一起打。”
高尧犹豫了。
之前打联赛输了球,他心里其实有点怵,而且教练上次复盘时的话,还在耳边飘。
“怕啥?”
焦比看穿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胳膊,“有我在呢。
你负责传,我负责冲,咱们俩一起,肯定比上次打得好。
再说了,墙上那记号,总不能白刻吧?”
提到墙上的缩写,高尧心里一动。
他抬头看焦比,男生正冲他笑,阳光落在他脸上,连汗珠子都闪着光。
“行,”高尧点头,“我去报。”
周五招新那天,教练看着站在一排男生里的焦比,眼睛都亮了。
试训时,焦比连续三个快攻扣篮,引得场边一片叫好;高尧也没掉链子,连续几个精准的传球,把球送到每个队友手里,连教练都忍不住点头:“高尧这传球,比上次联赛稳多了。”
两人顺利进了校队。
当天晚上,他们又去了那个有红砖墙的旧球馆,焦比用硬币在原来的记号旁边,又刻了“育英”两个字。
“以后就是队友了,”焦比说,“得立个规矩。”
“啥规矩?”
“赢了球,我请你吃冰棍;输了球,你陪我加练。”
焦比笑得得意,“怎么样?”
高尧踹了他一脚,却也笑了:“行,就这么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