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召唤西厂雨化田!
恭喜你抽到绝世英才——雨化田备注:抽取到的人物百分百忠诚,并且修为随着你的修为提高而提高雨化田?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东厂管得了的我要管,东厂管不了的我更要管!
一瞬间,赵天睿脑海中冒出这几句经典台词。
这位有厂花之称的西厂督公,乃是龙门飞甲的头号反派,武功极高。
曾有人点评:统领宫中,权倾朝野。
长臂一挥,围捕侠士千里之外;马鞭一指,追杀妃嫔大漠之间。
论身手,世间几人出其右;论心智,狡黠布局谁人察。
当然,前世之事皆是过眼云烟,赵天睿现在更关注的是雨化田的实力。
“修为:天人中期?!”
赵天睿朝人物的信息面板看去,不由得瞳孔一缩。
召唤出的第一个人物,竟然就拥有天人境的修为!
那可是天人,放眼整个大梁都屈指可数的存在。
而如今,赵天睿竟拥有一位天人作手下,而且还是天人中期!
“修为随着我的修为提高而提高.....也就是说,等未来我破境天人,雨化田的实力还会继续提高?”
“好,好,好!”
赵天睿抚掌大笑,询问道:“系统,雨化田何时到来?”
只需唤其名,其自会到来。
“雨化田何在?”
话音未落,周遭空气骤然泛起涟漪,如被投入石子的湖面般,层层荡开。
一道淡金色光晕自虚空中浮现,随光影流转,渐渐凝成一道人影。
此人身着月白暗纹蟒袍,领口袖缘绣着银线流云,腰间玉带钩嵌着鸽血红宝石。
其乌发以玉冠高束,几缕碎发垂在鬓角,衬得那张脸愈发轮廓分明。
正是西厂督公,雨化田!
“真不愧是厂花啊!”
赵天睿端详片刻,赞叹道。
雨化田的相貌果真非同凡响。
剑眉斜飞入鬓,眼尾微微上挑,瞳仁黑如点漆,透着几分冷冽锋芒。
他整个人宛如一柄出鞘的玉剑,既有玉石的温润质感,又藏着剑刃的森然寒气。
雨化田刚一站定便敛了周身气场,深邃的眼眸落在赵天睿身上。
随即单膝跪地,声音清冽:“奴婢雨化田,参见陛下。”
其动作行云流水,不带半分拖沓。
“平身。”
赵天睿看着雨化田,大为满意。
“刚好,你来的正是时候。”
回想起朝堂上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赵天睿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如今朝堂之上,暗流涌动,百官心思各异,不乏结党营私甚至包藏祸心之辈。”
“朕欲设西厂,掌监察之权。”
“从今日起,你便是西厂督公。
持朕密令,可督查京内外大小官员,凡有不法之举,先斩后奏!”
“据点便设在灵济宫西侧那处宅院,人手你自行挑选,所需银钱、兵器,皆可首接从内库支取。”
雨化田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恭敬道:“主上信任,奴婢万死不辞!”
随即,雨化田再次躬身:“敢问陛下,西厂监察范围可有界定?”
“无界!”
赵天睿斩钉截铁:“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有异动,西厂皆可查问。
朕要你做朕的耳目,替朕扫清这朝堂阴霾!”
“奴婢遵旨!
定不负陛下所托!”
接过旨意,雨化田躬身拜道。
......夜色如墨,俞王府的密室里只点着一盏孤灯,将赵辰裕的影子拉得老长。
赵辰裕乃先帝第七子,即赵天睿之皇弟,封俞王。
平日里赵辰裕素有贤名,这些年更是趁着皇帝不理朝政,广结朝臣,蠢蠢欲动。
在密室内,有着几位身着华服,面容威严的男子。
若有旁人在此必然惊呼出声,这些人竟都是朝中重臣,身份无比显赫。
“这个昏君!
登基一年来干了些什么?
搜罗美人,夜夜笙歌,朝堂之事全抛在脑后!”
赵辰裕猛地一拍案几,义愤填膺道。
站在下首的吏部侍郎王谦连忙附和:“王爷说的是。
前些天大河决堤,灾民流离失所,奏折递上去三日,陛下竟在凤仪宫为新晋的淑妃举办赏花宴,连赈灾银子都迟迟不批。”
其他人也纷纷连声附和,痛斥其昏庸之举。
赵辰裕扫过众人的面孔,大为满意。
随即,他不留痕迹地看向身侧的一位儒袍男子。
儒袍男子会意,起身,先后向赵辰裕和王谦等人行礼道:“殿下,诸位大人。”
“这昏君之行径令人发指,离心失德,不配居于此位。”
“在下斗胆,欲逼宫昏君,令其退位!”
众人闻言皆是瞳孔一缩,但并不意外。
他们皆知,儒袍男子名为徐墨,乃是俞王门下的第一谋士,深得其信任。
徐墨之言,定然皆是俞王的意志。
王谦沉声道:“徐先生,逼宫并非儿戏,可否安排妥当?”
“那是自然。”
徐墨胸有成竹:“逼宫之事,分五步而行。”
“第一步,控门禁。
由京营张总兵率八百亲卫换防宫门,只认殿下所授鱼符。”
“届时玄武门、承天门、东华门皆由我等心腹掌控,断绝宫内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连只鸟雀都飞不出去。”
“第二步,逼临朝。
让内侍传旨,称北境急报,召百官即刻至太和殿议事。”
“待昏君踏入殿门,埋伏在两侧的刀斧手便会现身,斩杀护卫,将其困在龙椅之上。”
“第三步,众臣谏。”
徐墨目光扫过王谦等人:“届时还请诸位大人轮流上前痛陈利弊,句句不离‘陛下失德,当禅位于贤’。”
“第西步,示天威。
与此同时,让礼官捧着太庙祝文至殿外宣读,声言先帝托梦,称大梁当有明主中兴。”
“再让三百国子监生跪在丹墀之下哭嚎,声嘶力竭求陛下‘顺应天意’。”
“最后一步,即帝位。”
徐墨躬身向赵辰裕行一大礼:“待昏君写下退位诏书,诸位大人便需立刻拥簇殿下掌控朝政。
再以‘百官万民上表劝进’为由,择吉日举行登基大典。”
“届时礼部早己备好龙袍与祭天文书,一切水到渠成。”
“妙哉!”
王谦眼中精光乍现,率先抚掌赞叹。
其余众人也如梦初醒般纷纷颔首,脸上或显激动,或露深思,最终都化为对这套周密计划的由衷赞同。
至于计划中所需的人力物力,众人更是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
要知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从龙之功!
一旦俞王成功问鼎帝位,他们这些从龙之臣便能裂土封侯,光宗耀祖!
这般泼天富贵摆在眼前,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真正抵挡得住?
赵辰裕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原本因紧绷而微微抽搐的嘴角缓缓上扬,眼中压抑许久的光芒终于迸发出来:“诸位放心,待本王登临九五之尊,必定论功行赏,保你们世代荣华!”
说罢,他猛地举起手中青铜酒杯:“来,让我们共饮此杯,预祝大事功成!”
众人轰然应诺,纷纷举杯相和。
密室之中,数只酒杯在空中交错,发出清脆悦耳的碰击声。
烛火在众人兴奋的面庞上跳动,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映在斑驳的石壁上,如同群魔乱舞一般。
然而却没人注意到,府内的枯叶飘落得格外诡异,在空中划出个极不自然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