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王氏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她知道女儿害的是相思病。
可丈夫外出未归,没人商量;又眼瞅着掌上明珠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决定自己拿主意:
杨月楼虽是戏子,但有财有貌,还有名气,嫁给他不丢人。
洋人都来了几十年了,把祖宗的礼法改了不少,什么良贱不能通婚,就是个虚名而已,谁还讲究那个?
要是真能拿下,也是一枚良婿啊。
她决定放下脸面,主动去找杨月楼,把事情说清楚。
与此同时,杨月楼正被老母亲揪着耳朵训话:
二十岁还不成家
我看那个姓沈的姑娘不错,虽然也是唱曲的出身,但是对你体贴,还门当户对。
杨月楼刚要开口,外面突然有人敲了敲门:
杨老板,外面有一位太太,要见您。
两方一谈,杨家竟然动心思了
几天之后,杨月楼和母亲走进了韦家的大宅。
看着十七岁、鲜花一般的韦阿宝,既有少女的清纯可爱,又博学多闻活泼开朗。
杨月楼是立马看对眼了,抑制不住地高兴。
就连顾虑重重的杨母,也舒展开了眉头。
杨母打年轻时跟着丈夫到北京谋生,四处卖艺漂泊,受尽白眼欺负。
没想到老天爷降下良缘,自己儿子能让富家小姐倒追。
如果真的成了,那他们岂不是从此就能摆脱贱籍了?
杨家母子都点了头,王氏心里乐开了花。
等老爷回来,一定夸我会办事
纳采、问名、纳吉……六礼行得格外顺当,韦阿宝的病奇迹般好转。
谁知,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
这门亲事,我不同意
此人是韦阿宝的叔叔,韦二爷。
他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纯靠大哥资助。
大哥不在家,侄女要嫁给戏子,他觉得不对。
祖上传下的家业,难道要便宜一个戏子?
杨月楼他图什么?图阿宝那丫头片子?分明是图我韦家的金山银山
本以为嫂子王氏能尊重他这个小叔子,没想到王氏根本不搭理他。
他恼羞成怒,联合老家广东香山在上海做生意的同乡,一起来干涉。
果然,不停有人登门,劝说王氏把婚事取消。
可这不等于要了韦阿宝的命吗?王氏可不敢。
不过她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立秋四四三》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