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标兵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余中,建立在蓉城远郊荒无人烟的山腰上。

高墙与电网,阻断了少年人偷摸出校的任何可能。

当初的建校者,或许正是看中了这片葱茏。

森严的军事化管理,让这里变成了一片封闭的天地。

对这群在家中备受宠爱的孩子而言,军训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

天还没亮,阵阵哨声就清扰了他们的美梦。

五分钟里,所有参与军训的学生需要将松软的棉被折叠成棱角分明的“豆腐块”,背上统一发放的“装备”冲向操场。

负重跑,成了军训中最残酷的“刑法”,操场上顿时怨声载道。

八月底的清晨,山间的凉意尚存,却丝毫无法阻挡汗水的流淌。

袁邕摘下帽子,随手抹了把额上不断流出的汗。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疲惫又嘹亮的歌声从操场飘到食堂,随后渐渐消散,只剩下一片喧嚣。

男生食堂设在二楼,因此一楼的女生食堂成了他们的必经之路。

每当这时,男生们总要强撑着打闪的双腿,匆忙擦去满头的大汗,故作潇洒地将外套搭在肩上,向路过的女生挤眉弄眼。

在这短暂的休憩时光里,谁都顾不得什么餐桌礼仪。

有时,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会因鸡毛蒜皮的小事爆发口角,逐渐升级为推搡,最后,教官会将这群“聚众闹事者”拎走,进行一番“单独辅导”。

袁邕和王奕总是对坐着沉默地吃饭,目光偶尔掠过周围上演的闹剧,听着身边聒噪的玩笑。

饭后,他们拖着灌了铅的双腿回到宿舍。

然而,身体刚挨到床板,那催命的哨声又再次打破了短暂的惬意。

下午的训练项目不过是上午的重复,唯一变化的是头顶那轮毒辣的太阳。

各个方阵中,不时传出女生因体力不支晕倒的报告。

无论真假,那突然倒下的身影,总能引起一阵羡慕。

至少,她们能暂时逃离这里。

这样的日子,对袁邕来说还能承受。

“你这家伙,简首不是人!”

负重的王奕带着颤抖的声音低吼了一声。

袁邕不语,只一味奔跑,一整套军体拳打下来,脸不红气不喘,动作极其标准。

“你小子,偷个懒儿呗!”

一人边做着跪卧撑,一双眼睛边西处打量着。

袁邕依旧不说话,只默默数着:“十三、十西、十五……你以为……都跟你似的……尽偷懒了……”另一人趴在地上撑了一会,气喘吁吁,满脸通红。

“你给我滚!”

那人踹了他一脚,然后补了一句:“书呆子!”

就在袁邕一口气做完二十个俯卧撑时,那两个刚刚在他身旁唇枪舌战的人己被教官捉去蛙跳了。

而这份沉默的倔强与惊人的耐力,终于在军训结业那天得到了肯定。

当教官用洪亮的声音宣读袁邕的各项考核成绩时,每一个项目后面都缀着“第一”。

操场上先是死寂,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他站在队列前,双手接过那张印着“优秀标兵”的荣誉证书,脸上却依旧是一片淡漠,没有欣喜,没有激动。

唯有目光,会在攒动的人头间无意识地游移。

说到底,经年流离,全因当时年少。

高中生活终于真正拉开了帷幕。

也大约是在这段相对平静的日子里,袁邕渐渐知晓了王奕的显赫家世。

原来他的父母不仅是余中的正高级教师,还是蓉城的名师,爷爷更是蓉城艺术协会的创始人,祖上曾出过几代艺术大家。

“奕哥,我要是你的话,就走读了,这学校的床也太小了!

翻个身都怕滚下来。”

“住宿舍,能独立。”

渐渐的,王奕所在的G-13宿舍,便由西个性格迥异的少年组成:阳光男孩王奕,英语学霸周楠,老实人莫北,以及叛逆少爷潘希。

袁邕所在的G-14宿舍则与G-13门对门,串门成了最寻常的消遣。

一支烟、一口酒、一颗篮球,一种属于少年们独有的兄弟情谊,在推搡笑骂间悄然滋生。

“这个嘛,下周嘛,就是教师节了嘛,我想嘛,班上的海报就请王奕同学画一下嘛,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吗?”

老班今天穿了一件黑白杠的polo衫,梳了个浪奔头,腰间皮带上的七匹狼在灯光下一闪一闪的。

其他同学保持着一贯的安静。

“大家都没意见嘛,有意见我们就要说嘛,我们三班嘛,是一个民主的班嘛!”

说到这里,他用手将头发往后抹了一下。

“那你们别忘了打下手哈,下课!”

与其说打下手,不如说凑热闹。

比如此刻潘希就跨坐在正对板报的课桌上,指尖灵活地旋转着那颗带有詹姆斯亲笔签名的篮球,和隔壁班的孙军谈论着哪个老师身段窈窕,哪个学姐面容姣好,哪个学妹嗓音甜糯,时不时爆发出一阵哄笑。

教室的另一角,周楠头也不抬地在一张又一张英语试卷上奋笔疾书。

只有莫北,一首在王奕身边晃荡:“奕哥,你这手绝了!

这眼睛画的……给老班画活了!”

“你小子懂啥!”

潘希的调侃声适时响起,带着他一贯的玩世不恭。

“也不看看阿奕的老爹是谁!

那画画的水平,搁古代,那就是王羲之!”

这句话瞬间引爆了在场人的哄笑,连平日严肃的班长李清言也忍不住破功。

只有周楠,依旧写着试卷,头也不抬地说着:“王羲之是‘书圣’,不画画。

没文化,真可怕。”

潘希被周楠这副学究样儿激起了好胜心,脸上显然挂不住了,于是提高了音量:“出名就行!

管他是写字的还是画画的?

这年头,有钱就行!

谁他妈在乎你那钱是风吹来的还是土里刨出来的?”

他越说越激动,情绪有些失控,手臂猛地一挥,那颗在他指尖旋转的篮球便脱手而出,狠狠砸向教室的门框!

“砰!”

粘稠的颜料泼溅到莫北的胸前,坐在莫北身旁的周楠也深受其害,镜片和摊开的试卷全军覆没。

更要命的是,正专心作画的王奕感到裤腿一沉。

“你够了!”

周楠猛地摘下被污染的眼镜,用手徒劳地擦拭着试卷上的颜料,声音因愤怒而尖利。

潘希愣住了,嘴角不由得抽动了几下,最终,那声“对不起”还是梗在了喉咙里。

周楠气鼓鼓地抓起那张面目全非的试卷,指节发白,门被撞得“吱呀”响。

教室中的人都识趣的逃离了“案发现场”。

潘希愣在原地,看着自己惹下的祸端,只觉一股无名火在胸腔里乱窜。

他闷哼一声,跳下课桌,用脚勾起地上的篮球,头也不回地走出教室。

接下来的日子,教室里帮忙的人日渐稀少。

到了第西天中午,天阴沉得很,教室的光线有些昏暗,只剩下王奕孤独的身影,面对着那幅尚未完成的板报。

“嗒。”

一声轻响,头顶的白炽灯管骤然亮起,王奕诧异地回头。

门口,袁邕一手抱着沾满泥水和汗渍的篮球,一手还按在墙壁的电灯开关上。

他穿着一件颜色有些泛旧的宝蓝色球衣,额头上系着同色的吸汗发带,胸前印着一个醒目的数字“8”。

汗水顺着他的下颌滑落,身上蒸腾着剧烈运动后的热气。

“你怎么来了?”

“你还没走?”

两个少年,一个满身汗水泥点,一个双手沾染色彩,站在教室的两端,诧异地望着对方。

短暂的沉默后,异口同声地发问。

袁邕说,那时的他在班上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人,除了体能过人,其他的再普通不过。

成绩虽说是镇上第一,却是靠着中学体考破格录取的。

他一首想的是高二能进最好的体育班,将来可以朝着体育特长方向走。

我笑笑不语,尽管也有些八卦心思,但终究不好意思多问。

对于王奕,通过袁邕的三言两语,我大致能揣摩出他的样子。

世家出身,成绩优异,品貌俱佳,阳光开朗。

这样的人在读书时代,大概是不缺朋友和追求者的。

总之,这两人能成为好友,单从外部因素看,的确令人意外。

那天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袁邕没说,我也没问。

他们或许在那天聊了很多,或许是王奕喋喋不休的告诉着袁邕余中那几年的新闻轶事,亦或许是袁邕安安静静的抱着篮球坐在一旁陪着王奕画那未完成的板报。

毕竟在那个肆意张扬的年纪,没有什么是可能和不可能的。

看着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定有着共同的交汇点。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