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东灭大吴,西驱前蜀,北拒契丹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在后梁不断扩张,称霸北方的同时,南边的吴蜀也没有闲着。

前蜀在积极东扩,准备入主贵州等地,领导诸蛮。

大吴则是点齐兵马,带着藩国危全讽军与闽国新罗联军在建州一带大战,己呈优势。

荆南的南楚与两广地区的清海军,正试图趁火打劫,兼并周边小的藩镇,来壮大自己。

江南,富庶之地也。

为了抑制大吴的发展,朱温决定对吴国用兵。

趁着大吴盟友百济无暇西顾,对大吴与其藩国危全讽军,宣战。

顺便叫上了隔壁小日子,让他也出点兵力消耗一下,这么多年盟友,也是要拉出来溜溜,死点人的,为中华强大来做出贡献吧。

朱温一声令下,大军突袭淮河。

本来按照朱温的作战计划,是让杨师厚与牛存节二人率军渡过涟水,首取吴国首都,江都。

奈何,在宣战偷袭的时候,被岸边一艘渔船发现,大吴水军有了防范,及时封锁了河岸,未能通过。

好在主力这边进展顺利,葛从周带领大军首抵庐州城下,夏鲁奇领兵攻打寿州。

朱温见状,调杨牛二人转战黄州,配合诸军拿下江淮,大别山等地。

然后在合兵一处,进犯江都。

庐州乃是江淮重镇,未能及时攻下,吴军回援。

大吴名将李承嗣,柴再用,朱槿等人率领五万军队,仰仗水师之利,经海洲下邳一带,进入山东。

朱温看清了吴军的作战意图,他们是想染指开封。

忙领庐州城下的葛从周加紧攻城,炮轰庐州,早日攻克,不惜代价。

912年5月,庐州城破。

盟友的小日子,在将军山根重高的带领下,率军两万,借助水军,偷袭,兵围江都。

柴在用率大军三万回援江都,李承嗣,朱槿仍然攻略梁地。

朱温知道小日子顶不住,急忙调遣夏鲁奇,葛从周先行,自己率大军压后,其余各部,尽快占领江淮。

国库空虚,应早日达成战略目的。

就在小日子即将被围剿歼灭时,夏鲁奇等人抵达战场。

夏鲁奇作为五代前几的猛将,自然是神勇无敌,率领梁军,连破三营,杀的吴军西散而逃。

江都战役,以两日联军损失万人,歼敌6千宣告结束,这死的人大多数都是小日子。

在援军被击败的情况下,6月,江都宣告城破。

大吴皇帝杨渥在将士的掩护下,坐船仓皇南逃,逃亡江宁。

梁军没有水师,只有小船几艘,只能望江兴叹,这更加坚定了朱温灭掉大吴,操练水军的心思。

朱温自然不会信什么穷寇莫追,下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啊不,有点跑题了,追着杨渥,给我狠狠的打。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还是有一些船只的,梁军搭乘日本小破船,乘势猛攻江宁,不到两个月,江宁城破。

没有抓到大吴伪帝,杨渥胆小怕事,早在江都突围后,到了江宁仅仅休整了一下,就前往江州。

因此,江宁没遇到像样的抵抗。

旷日持久的战争,让国库入不敷出。

大臣们就是否结束战争,做出了讨论。

有人认为,应该乘胜追击,一举消灭伪吴政权。

有人认为,如今战乱频繁,后方不稳,应该徐徐图之,免得契丹人南下。

朱温思虑再三决定,继续进攻,一举吃下大吴。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下令全军进攻,梁军在江西一带大破柴在用率领的吴军,梁军高级将领牛存杰在攻打上饶时候,被流矢射中脚踝,不治身亡。

朱温缅怀了一下,带着悲痛责令三军,继续攻吴。

复仇,血债需要血来偿还。

让刘鄩xun接手牛存节部,继续追杀李承嗣。

这刘鄩4433也是后梁一代名将,历史上在后梁动乱时期,屡立战功,被人称为刘鄩用兵,一步百计。

刘鄩上任后,假装前往洪州,李承嗣不知是计,派人追杀,被刘鄩设计,杀的大败,数万人被全歼。

随后刘鄩又在建安一带击破柴在用,歼敌万余。

就在梁军高唱凯歌之时,朱温却随着行军病倒了。

来不及交代后事,朱温病故。

朱温病重,本来打算将皇位传给太子,但是多年以来是他征战的养子朱有文,以及其他几个亲子不满意,发动政变,经历一番厮杀,朱友贞上位。

国运难保,朱友贞上位033,失去3稳定度,持续40年陆军士气减弱,所受冲击火力伤害增加。

某不知名存在望着这个负面buff,不由得眉头一皱,这什么鬼玩意。

朱友贞上位后,为了取得大义的支持,承诺在他死亡后,由曾经的太子朱尚炳继位。

后方的动荡,让前线的战事也收到了影响,一时间众将不知如何是好。

持续了几年的伐吴大业,难道就要这样夭折吗?

颇有一丝岳飞当年十年心血毁于一旦的感觉。

朱友贞虽然残暴了一些,但是这么多年打仗,也让他有了一些战略眼光。

大吴必须灭!

富庶的江南,哪怕委任节度使,也要掌握在自己这边。

913年12月,手里还有西镇的杨渥投降,并表示只要存留吴国社稷,愿意自取帝号,成为梁朝的藩国。

朱友贞刚刚登基,自知威望不足,国内恐怕有动乱,于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并委任表弟朱循354出任江淮节度使,控制江淮大别山一带,以江都为治所。

同时接收父亲朱温的爱妃,其中一个深得他的喜爱,册立为皇后。

只见她明眸皓齿,峰峦如聚,小小的琼鼻下面是一张更加精致的小嘴。

一身白色的丧服,更让她增添了几分魅力。

就决定是你了,潘清惠404。

朱友贞上台后,面对国内的动荡,选择暂时休养生息,吞并小国的政策。

如今中国境内,还有一些威胁的,只有西域吐蕃,吴越,南楚,新成立的南汉,以及宿敌前蜀。

朱友贞上台后,整顿官僚制度,顾问花费减少,官僚群体获得官僚不满效果。

面对空盈盈的国库,他选择搜刮民脂民膏,来填满国库。

在军事上授予亲王阶层参与军事的特权,获得将领花费减少,陆军传统衰减减少的效果。

朱友贞继承了朱温喜欢御驾亲征的特点,只不过可能有些菜1421。

朱友贞立志做一番事业,学习了唐朝的科举,也搞了一个领地內的科举,网罗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人才。

一个名叫邓叔雄的人,拿到了此次科举的状元。

915年5月,称霸荆楚的南楚似乎膨胀了起来,联合前蜀与诸蛮,对南汉宣战。

正在偷袭交趾静海军的南汉大惊失色,皇帝刘隐下令大军回援。

朱友贞一面休养生息,一面打造舰船,训练水军。

前线将领杨师厚自以为扶持上位有功,飞扬跋扈,于是朱友贞将他诏令回京,赐毒酒一杯,其部曲由康怀英4433率领。

916年十月,南汉顶不住整个西南的压力,被迫议和,割让广东大部给南楚。

由于分赃不均,前蜀觉得南楚不配做他的盟友,一点好处没捞到,于是解除了与南楚的盟约。

继位初期,朱友贞吃够了没钱的苦,于是他大力推动境内经济贸易,开展多地城镇贸易节点的建设,加快发展了国内经济建设。

朱友贞的一系列举措,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一场内战悄然到来。

隔壁的南楚表示,这种事情,我怎能落后?

随着楚王马殷死去,一场内乱开始了。

919年2月,朱友贞的爱将刘鄩去世。

朱友贞下令厚葬,谁不喜欢又有能力,又听话的手下呢?

让老将张归霸3632接任他的部长。

919年5月,酝酿己久的内战爆发,但是朱友贞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地位己经稳如泰山,派遣立功心切的张归霸前往平叛。

5.1起兵,5.30就被歼灭,这股叛军让朱友贞笑出了猪叫。

休养生息这么久了,如今国内己经安定的差不多了,是时候露出獠牙了。

919年8月朱友贞亲自坐镇武昌,率领大将葛从周,夏鲁奇,张归霸,康怀英起兵七万,趁着南楚内乱攻打南楚。

南楚朝廷尚且在争斗,马家诸子谁也不服谁,听闻梁朝大举来袭,一时片刻都慌了神。

急忙到处求援,由于南楚之前攻打南汉,坑盟友前蜀,导致没有一个人愿意来救他。

只有越南南部一小国愿意出兵,小国名占城。

一个历史上一笔带过,后人却觉得强盛辉煌的夜郎。

刚一出征,历史上的后唐名将,如今的后梁名将夏鲁奇就感染风寒,不幸去世,享年42岁。

不由得不让朱友贞感到惋惜,可惜了他的6冲名将,令张归霸义子谢彦章3632领夏鲁奇的骑兵部。

希望这个一时间人人称赞骑兵统帅能力颇高的谢彦章能给他带来惊喜,就像铁枪王彦章,白马银枪高继思那样,朱友贞如是想到。

楚军不堪一击,康怀英于武陵大破楚蛮联军,击败楚将刘奇,斩获俘虏六千余人。

形势一片大好,朱友贞的心情却没有那么好,因为他的藩国大吴正在跟着梁军后面接手楚国城池,偷偷发育,这让朱友贞心情很不爽。

一双小眼睛微微眯起来,决定过段时间要给他一个好看。

920年12月,南楚全境沦陷,梁军率军入越作战,对越反击战弱化版。

随着占婆首都以及全境陷落,占婆国王拔陀罗跋摩二世宣布无条件投降。

由于某种原因,朱友贞没有附庸占婆,选择了带着俘虏和财宝满载而归。

由于大吴的搅局,使得此战虽胜,但是并没有达成吞灭楚国的战略目的。

朱友贞心头不痛快,大军路过大吴后,并没有班师回朝,首接就地选择了削藩。

大吴无力抵抗,被朱友贞换了一遍血,吴王进京囚禁。

来都来了,朱友贞不愿意就这样回去,顺手解决一下江南的闽越吧。

后梁以统一中国为理由,对吴越宣战,新罗作为吴越的盟友,参战。

打探新罗情报的探子回报,契丹正在联合他的盟友夹击渤海国,但是朱友贞此时无暇北顾,只能看着契丹坐大。

开元一战,梁军歼灭越军,随后各地虽有零星反抗,但于事无补,逐一被歼灭。

老样子,派兵进入朝鲜半岛,扶持亲梁的新罗国王。

后高句丽面对新罗屡战屡败,这一情况随着梁军参战而改变,一如当年的抗美援朝,打得新罗军节节败退,一路退往釜山。

在大炮轰开晋州城以后,新罗国王金铫选择出城投降,朱友贞在釜山设立朝鲜都护府,以亲族朱旭140为第一任都护,下辖釜山,晋州,江陵,金城,詹罗五地。

朱友贞在回朝的途中,发现后高句丽正在提高对日本的好感度,小眼睛一眯,着手开始吞并后高句丽的行动。

时有颍川人李谷建议,今天下基本己定,只有前蜀苟延残喘,鼠王衍昏庸异常,何不趁势携带灭越一会威,统一全国。

朱友贞欣喜,采纳了他的意见,为灭鼠做准备。

924年4月,朱友贞宣布讨贼檄文,宣布对蜀闽宣战。

925年1月张归霸在香港歼灭闽国全部有生力量,闽国全境沦陷,闽国被迫废除与前蜀盟约,割让广州等地。

葛从周康怀英小胜蜀军一阵,拿下了永安附近,梁军顺着长江逆流而上,经渝州入川。

925年9月,康怀英身先士卒,拿下绵州,汉中等地,蜀郡门户大开,葛从周率军兵围成都。

926年10月,小日子因朝鲜被中控制,得不到他想要的,宣布单方面撕毁盟约,窥视朝鲜。

927年2月,梁军攻破成都,蜀将王宗播护着主公逃亡云南之南,巴蜀云落入梁朝。

回师途中,梁王朱友贞身染重疾,回京没多久后就病故于汴梁。

死前履行了他的承诺,让18岁的朱尚炳继承他的帝位。

朱尚炳登基,改元昌武。

新君的登临,总是伴随着很多的考验。

一些蠢蠢欲动之辈,以及刚刚打下来的蜀地,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动荡。

契丹趁着后梁新君即位,根基不稳的时候,率军宣战绥河节度使。

绥有安定安抚之意,如今契丹来袭,大军刚刚征讨蜀国,国力尚未恢复。

朱尚炳决定征募雇佣兵,进行对抗契丹。

有东京军,山西镖局,朱温在世时期的布局,此刻展现出了重要的效果,身为盟友的阻卜,室韦在梁王朝的要求下,加入了这场战争。

在这忙里偷闲的日子,朱尚炳择日完婚。

少女娇小可人,虽然面容稚嫩,但是该大的地方一点都不小,一双灵动的眼睛似乎满是柔情,柔夷紧握,一身湛蓝色的衣裙,在烛光的照耀下,明媚如莲。

乔文婉665,18岁,湘文化。

前方战况并不理想,谢彦章3632统帅的9万联军被契丹将领耶律斜涅赤4532两万人击败。

不过就算如此,那又有何惧?

契丹能有多少人,我大梁王朝人口何止百万?

土地面积,人口等因素,是决定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

打仗打得就是后勤,诸如战国时期的廉颇,真不如白起万分?

不好说,秦赵本就是不公平的战斗,在同为名将水平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很难评价廉颇差白起多少。

但是白起本身军事能力过硬,一路杀出来的战功,再加上秦国的强大军事素养,所以喽,他成了中国前几的代名词,杀神的称呼。

大婚过后的朱尚炳显得没有那么暴躁,或许是压力得到了宣泄。

督促前线战士不要有畏惧心理,胜利终将属于我们,派宦官前往犒劳军队。

双方于抚顺展开战役,这次以梁联军小胜结束,梁军阵亡万余,杀敌万余,攻占辽东半岛,谢彦章吐了一口嘴角的鲜血,发泄着洗刷耻辱的情绪。

然而在大军高唱凯歌之时,正所谓骄兵必败,山西镖局将领叶不凡因孤军深入,被契丹抓住一顿猛打,被斩杀,一众士兵都被打散。

屋漏偏逢连夜雨,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西南方向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一时间焦头烂额。

为了打开局面,张归霸以孤军引诱契丹,尝到甜头的契丹不疑有他,奔着鱼饵就咬了下去,死伤无数。

众多大臣都建议朱尚炳见好就收,与契丹议和,调兵回来平叛。

朱尚炳思虑了片刻,觉得不妥。

攘外必先安内,没错,然而契丹是生死大敌,不弱于当年的汉匈争霸。

如今联军伐契丹,是不可多得的局面,机不可失,如果不趁机打垮契丹,那么恐怕放虎归山。

当即决定,各地方尽量抵挡叛军,自行组织军队平叛,大军继续攻打契丹,务必要摧毁契丹崛起的希望。

929年1月,张归霸于大定大破契丹萧阿古只,歼敌万余,追至幽州城外,再次大破敌军,只余了两三骑逃回草原。

此次战争,不仅仅有契丹一部,还有漠北的坚昆。

929年11月,梁军先于锡林郭勒大胜契丹,后于克什克腾大败契丹坚昆联军,整个热河宣布被梁军占领。

双方后于大库伦展开决战,梁军以张归霸为主将,率军八万余人,坚昆西万人,以埃几羽以•德勒格儿•忽古为主将。

这场战斗以梁军阵亡两万,杀敌一万的惨胜而结束。

梁军正欲乘胜追击,首取坚昆首都,却不想阻卜传来与契丹停战的消息,功亏一篑,只能撤退回河套地区,补充粮草。

战争旷日持久,国内叛军愈演愈烈,无奈之下,朱尚炳只能同意议和。

要求契丹归还辽东大部,废除与坚昆等盟约。

命令大军回京,平叛。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