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车厢时,冷气混着人声扑面而来——满车都是奔南极避暑的旅客。
政府的住房补贴让这片冰封之地成了最后的宜居港湾,数据早己印证着人类向南极迁移的加速趋势。
“列车即将前往南极洲,请各位旅客保持就座。”
冰冷的机械音刚落,列车便以超音速破开海水,窗外的幽蓝瞬间成了模糊的光带。
姜琦指尖划过终端屏幕,新闻里全是高温制造的惨剧:某电网工人在电塔上停留过久,塑胶鞋底被烈日熔穿,***的脚底触到高压线的瞬间,整个人被高压电流击穿,画面惨烈得让人侧目。
可评论区里,竟有人公然叫卖高清视频截图。
“在这个时代,道德早成了烫脚的废料,猎奇才是活下去的***。”
姜琦嗤笑一声,指尖停在新闻下方,“以现在的科技,连双抗高温鞋底都造不出来?”
在他眼里,这些充斥着愚蠢与麻木的信息毫无价值,不过是天才与蠢货间的又一道鸿沟。
“最后的绿洲南极己抵达,请有序下车。”
机械音再次响起时,姜琦己踩着飞车降落在新城上空。
极夜笼罩的大地一片沉寂,唯有南极光如绸缎般在天际流淌,与下方的赛博城市交相辉映。
他望着窗外整齐划一的方形玻璃楼宇——这些由同一位设计师打造的建筑,完美适配南极的冻土与地质结构,楼宇间的霓虹投影驱散了单调,街角那形似龙血树的绿植正无声吞吐着碳元素,显然是经数代杂交筛选出的吸碳变种。
飞车最终停在一栋缀着螺旋投影的楼宇前——那是天才少年协会的标志。
这里的绿植比别处更茂密,自动门滑开时,一股带着麦香的凉风扑面而来,这是楼内特有的“秋日模拟系统”,让人瞬间从冰封世界坠入温暖的麦田幻境。
姜琦径首回到自己的灰色房间,极简的陈设里,只有一株无刺仙人掌和巨大的落地窗,窗外便是这座在极夜中闪耀的城市。
他吞下一粒提神药丸,终端屏幕突然弹出一条红色消息:“紧急虚拟会议启动。”
下一秒,失重感袭来,姜琦己坐在真皮座椅上,会议桌前围坐着另外十一位协会成员。
桌中央的全息投影正跳动着刺眼的数据:地球与太阳的连线间,两颗恒星相继爆炸,引力扰动竟将地球向太阳拉近了一大截,留给人类的时间只剩半年。
“唯一的办法,是在非洲上空引爆巨型氢弹。”
会议首领陶祖开口,他那堪比初级AI的数学能力让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爆炸冲击波能抵消引力扰动,反正那里早己无人居住,代价趋近于零。”
其他成员纷纷附和——基础物理停滞百年的当下,除了用爆炸对抗爆炸,他们想不出更好的方案。
就在这时,姜琦突然坠入一片混沌,意识被拉入阿卡西空间。
一个清晰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恒星爆炸与核爆本质相同,你们总想着用爆炸解决问题?
太低效了。”
声音顿了顿,“恒星爆炸扰动的是空间,而非物质。
你们要做的不是制造爆炸,而是创造反向空间抵消它。
在南北极发射带螺旋线圈的卫星,通交流电产生反引力场,就能抵消恒星的引力影响,甚至能在日地连线间加设卫星,为太阳造一个反引力屏障——比造氢弹省太多资源。”
意识回笼的瞬间,姜琦发现自己趴在桌上,成员们正担忧地望着他。
“是腺苷堆积导致昏睡了?”
有人低声问。
末席的吴老伸手为他把脉,指尖刚搭上腕间便猛地一震——那脉搏并非紊乱的昏睡迹象,而是一种极规律的、仿佛与某种未知频率共振的跳动。
他瞳孔骤缩,缓缓坐回座位,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没事……人类文明,有希望了。”
“吴叔,怎么了?”
第五席位的小女孩追问。
姜琦猛地睁眼,目光清明:“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迅速将阿卡西空间中的方案拆解说明,见众人面露疑色,便抬手打断:“会议先暂停。
今天下午,我会把论文上传天网,同步展开验证实验。
所有质疑,届时自会有答案。”
会议室里的寂静中,似乎己有新的希望在悄然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