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我婆婆是个善良本分的老实人。我刚出月子,婆婆说要去市里给大儿夫妻做饭。
我乞求:“妈,菜场离村里不近,我带着宝宝没办法买菜。哥嫂单位有食堂!
”婆婆泪眼汪汪“你哥嫂说吃不惯。让我给你买点菜放冰箱。他也是我儿子,我不能偏心!
”嗯,这婆婆果然老实!一碗水端得真平。后来,哥嫂让婆婆住猪圈。
婆婆却大骂我和老公不孝。我无辜摆手,这口大锅我不背。毕竟,
这个家是你的嫡子长孙作主。我可不敢为难你们这些老实人。01儿子满月酒那日,
亲朋好友都说我找了个好婆家。虽然公公前两年去世了,可婆婆能干又老实。
大哥大嫂工作单位好,两口子都是吃皇粮的,为人也很周到有礼貌。
我看看眼前的三间砖瓦房,再转头看看婆婆满面春风地与哥嫂拉着家常,
心里却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老公和我一直在外地工作,直到快生产才回了婆家。
儿子出生后,全家都很高兴,除了大伯哥和妯娌。婆婆说他们成婚五年没有孩子,
心里不得劲很正常。我笑笑没说话。“你大哥说了,虽然你家先有孩子,以后他家生了孩子,
他家的也还是老大,得叫他家孩子:哥。”婆婆的话让我怀疑自己耳朵有问题:“妈,
你说什么?我儿子以后要叫他家的孩子哥哥?”婆婆老实巴交地点点头。
“请你转告大哥一声,家里并没有皇位要继承,再说,大清早就亡了!
”婆婆朝我翻个白眼:“你大哥又没惹你,你至于这么说他吗!真是小家子气!”我:嗯?
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被气笑。老公出发回外地前安慰我,让我别往心里去,
婆婆和大哥只是开玩笑而已。刚送老公出门,婆婆接到了大伯哥的电话。“你哥让我去他家,
给他们做饭。”婆婆开心地对我笑道。“妈,我刚出月子。村里离菜场不近,乡下又没外卖,
我这带着孩子也不好办啊?再说,哥嫂单位都有食堂的。
”一个人带着孩子住在这人生地不熟的村子里,我心里本就害怕。“他们说吃不惯食堂。
你哥让我给你买点菜放冰箱。”婆婆不以为然。“我照顾你一整个月子了,
我总不能为了你不顾他们吧!我得一碗水端平了。
”我忍不住提高音量:“他们结婚五年都没让你去他家做饭,怎么我现在需要你帮忙时,
他们吃不惯食堂了?”“你这儿媳怎么这么计较!你嫂子结婚五年都没和我红过脸。
我去给我大儿子大儿媳做饭有什么错?你这是看我老实,想骑我头上撒野吗?
”婆婆一改往日模样,将手中的菜盆摔得震天响。搂着被惊醒的儿子,我的心凉了半截。
那一晚我彻夜未眠,细想了一遍嫁入婆家的生活。这才发现,婆婆真是个好婆婆。
可惜她的好和我没有半点关系。每次过节回家,桌上必有哥嫂爱吃的牛羊肉。而我爱吃的虾,
不是说不新鲜就是说卖光了;嫂子回来过夜,嫌弃拖鞋不合脚,婆婆上来就要脱我脚上的。
我气不过:“我和嫂子脚码一样大,她穿不合脚,我就合脚吗!
不过是穿着洗漱的几分钟时间,至于要来扒我脚上的吗?”产检时,
婆婆顺路给大哥家送东西,他家在三楼。
婆婆让我这个快临盆的人帮她一起提七八十斤大米上楼。我看着手上拎的各种青菜,
对她摆手:“这太沉了!你让嫂子或大哥下楼帮忙,或是先让他们放他家一楼的储物间,
要吃时再取。”婆婆对我翻了个白眼:“哪能让他们搬这么重的东西?
”我将手中的青菜扔在地上,转头自己去了医院做产检。…最终,我落下个斤斤计较的名声。
02这样的老实人,我只想远离。第二天一早,婆婆就去了菜场。
待她将冰箱里塞得满满当当,准备出发去老大家时,这才发现我和孩子早已不在家。
当我抱着孩子出现在三百公里外的娘家时,老妈偷偷抹了把眼泪。老公听说了此事,
一向沉默的他第一次向婆婆发了火:“哥嫂是什么意思我不想追究,没意义。
但您以后养老时,也请您每年在他家住满半年。”大伯哥和妯娌听说我回了娘家,
婆婆去他家自然是没有必要。最终,婆婆终究是没去成大儿子家。自此,妯娌通情达理,
我斤斤计较的名声却被婆家坐实。有段时间,我一直不明白:明明一是哥嫂在挑事,
怎么我成了罪人?所幸,老公工作比较顺利,娘家弟弟刚上大学,妈妈有时间照顾孩子,
我便带孩子在娘家住了三年。一直到孩子上幼儿园后,这才重新回到了职场打拼。期间,
除了过年过节时,一家三口回去待上几天,我和婆家基本没有其他交集。
本以为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过下去。哪知,老家的房子要动迁,
一场家庭纷争也避不可免的到来。03婆家的老房子是八几年的砖瓦房,除了住人,
本身没什么价值。哥嫂成婚后三年,他们要在工作的市里买房,
从婆婆手里拿了公公五万块钱的丧葬费,并商量好:村里的房子归我老公。
婆婆养老到时候两兄弟共同承担。如今要规划新农村,拆旧还新,动迁到指定小区。
拆迁款算下来有十三万块,可新农小区的房子一套十五万元。婆婆眼见房子要拆迁,
催着我们回家商议。“拆迁款给你哥6万,剩下7万块不够置换新农小区,加上简单的装修,
你再打十三万给我就行。”婆婆一张嘴,我就知道没好事。大伯哥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靠在沙发上玩手机。老公无奈:“我们已经在H市看好一套三居室,手里哪有这么多钱?
我给你10万先把房子置换了,再简单收拾一下,您好住着。”“那不行!不好好装修的话,
你哥嫂回来住不惯。你得拿十五万出来。”婆婆不答应。
大伯哥在一旁附和:“你嫂子住不惯小房间,日后朝南的主卧给我们住就行!
”“你看你哥嫂多体贴,三个房间,人家只是要个主卧。你们不同意的话,那也太不像话了。
”婆婆说完笑眯眯地拍了拍大伯哥的大腿。“什么意思?他们白得6万块钱不说,
我还得把主卧室让给哥嫂?”老公有点不明白。“你这不孝子,
十三万动迁款你哥只拿6万本来就是便宜了你们。新房子也有你哥嫂的一份,
当然要让他们回来住着舒服才行。你们怎么这么不识好歹?和你媳妇儿一样斤斤计较。
”婆婆好似受了莫大的委屈。“妈,你这偏心眼偏到姥姥家了吧!合着我们就是个冤大头呗!
”我在旁边都听笑了,忍不住回嘴。“我们张家娶了你真是倒霉!
你嫂子有什么事从来不吭声,就你一天天的事多。
”大伯哥不屑地抬头向我扔来轻飘飘的一句。“妈这都替你将筷子伸到我家锅里了,
你们当然只管吃就行。换作是我,那我肯家也不吭声,只管吃肉就行。
”“你是说我偏心老大?你这个天杀的,我可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得平平的,手心手背都是肉。
你别冤枉我这个老实人。”我冤枉她?我们常年在外地,每年也就过年过节时回家住两天,
走时带点米面果蔬还都是哥嫂挑剩的。有次,我和老公笑说:“你看咱这手里的菜籽油,
婆婆装了七分满,你哥家的都倒满溢出来了。”七分满的油壶拎在手里“晃咣晃咣”的声音,
听起来真是刺耳。老公说我斤斤计较:“老妈就是随便一装,你也太小心眼了。”我气不过,
夺过老公手中的油壶放到大伯哥家那一堆农产品里。顺手将他家的那份油拿给老公。
“这家里现榨的菜籽油就是香,这满满当当一大壶。”快出大门时,我故意提高音量。
原本在厨房给哥嫂准备东西的婆婆听到动静回头,脸色立马变了样:“啊哎,老二!
你拎错了!这油是给你大哥家的。”话音刚落,她便将那七分满的油壶换给了老公。
老公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妈,这都是家里现榨的,两壶油有什么不一样吗?非得换来换去。
”“那肯定不一样,一壶响一壶不响啊!你妈对你的爱就像这壶油,晃咣晃咣震天响。
”我伸手夺过婆婆手中的油壶:“不过,我就喜欢闷声发大财!两壶都拿走吧!
”自从婆婆在村里将我宣传成蛮横不讲理的坏媳妇后,我每次都是直接开干。不然,
岂不白担了这恶儿媳的名声!04哥嫂虽在本市工作,回村里也仅限于过年过节。
平日里缺米少油的都是打电话让婆婆送上门。婆婆给他们的蔬菜瓜果都是整理得干干净净。
不像我们,每次回去想带新鲜的蔬果,就得自己摘些歪瓜裂枣。
那些好的都被婆婆提前为哥嫂留着了。这个你嫂子不喜欢吃,我也嚼不动!你们带走!
这个长得不齐整,你嫂子肯定不要,你们带走!
自持公平的婆婆每次都将家里不要的东西一股脑塞给我们。
邻居们只看到我们大包小包的拎上车,却看不到我们每次到半路都得扔掉一大半。
那些发霉生虫的咸菜,酱瓜,她自己都不吃的东西,我们真的没办法下口。那年国庆,
我指着筐里的一大堆生硬的杮子:“妈,我喜欢吃这个脆杮子,你给我做点呗!
”婆婆一脸不可思议:“啊?我不会!”“我记得你会啊!我生孩子那年,
你当时一边吃着一边说我做月子不能吃,会便秘!你忘了?上次你还给嫂子做了一堆,
说她喜欢吃!。”“我没有,不会就是不会!你别瞎说!”婆婆一副我冤枉她的样子。
“巧了,我这有上次你做杮子的视频。”我翻出手机中存了一年的视频。
那天我本是给孩子拍玩耍的小视频,无意中发现当时有录到婆婆给嫂子削脆杮时的画面。
“婆婆,你这脆肺子做的不错!我很喜欢!
…”画面中婆婆一个劲地向嫂子讲述这脆杮的制作过程。那样子活像一个向人讨糖吃的孩子。
画面太美,不忍直视。“你真有心机!不过,就算那时会做,现在也不会了!”“无妨,
我只是想向你女儿展示一下你真实的嘴脸。”大姑子拿过手机看了几分钟后,不再作声。
一旁的姑爷对婆婆投去异样的目光。那天,我又得到了一个“有心机”的美称。不过,
我不在乎。自从在婆家开始摆烂后,我的精神好多了。05“妈,以前的事你我心知肚明,
我也不想和你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眼下,是你没房住。
你真觉得大哥只得6万块钱是吃亏了?”“十三万,他只拿6万当然是便宜了你们。
谁知道你们还不领情。”婆婆气焰嚣张。大伯哥理所当然地点点头。“既是这样,
我们只拿4万,剩下的随你和哥嫂怎么办!日后回家看您时,我们住宾馆,不敢占哥嫂便宜。
”“那不行,这样一来,你哥嫂还得贴6万块钱才能得到新农的房子。”婆婆有些急眼。
“凭什么?”大伯哥这下急了眼。“怎么?只准你拿6万,不准我们拿4万?那不然,
钱我也不要,给妈留着。以后我们一家半年,妈轮流住。”大伯哥脸唰地惨白:“那怎么行?
你嫂子不会同意的!”“赡养老人本就是儿女的责任,我这么斤斤计较的人都同意。
嫂子讲情讲理,温柔大方!她怎会不同意呢?”婆婆一听她既能得到全部动迁款,
又能到大儿子家生活,开心地咧着大嘴:“那就听老二家的!这样好!”笑死,
婆婆不知道自己在她大儿一家心中就是个累赘,光顾着做梦了。嫂子嫌弃婆婆是农村人,
自嫁进张家后就没叫过她一声妈。除了生孩子时,婆婆去他家伺候月子待过一个多月。
这些年,婆婆每次去送东西都是当天走当天回。哥嫂那里注定没有她的一席之地。“两儿子,
一家一半时间很公平。您若是说我计较的话,那作为老大,您接下来的半年先到他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