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晏亦随着人流,缓缓步出金銮殿,心中却依旧被早朝上的奏折之事牵绊着,那桩牵扯甚广的***案如一块巨石压在心头,让他难以释怀。
回到翰林院的书房,顾清晏遣退了左右,独自一人坐在书案前,沉思着接下来该如何着手调查。
正当他陷入沉思之际,一名身着深色劲装的密探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书房的暗处,躬身禀报道:“大人,属下有要事禀报。”
顾清晏心中一凛,眼神微凝,沉声道:“何事?”
“大人,属下在暗中打探到,那***案背后似乎有更大的阴谋。
据可靠消息,此案涉及的官员远不止早朝上所提及的那几位,而且与边关的某些势力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密探的声音低沉而急促,透着一丝紧张。
顾清晏眉头紧蹙,心中惊涛骇浪。
他深知,边关的局势一首动荡不安,若此案真的与边关势力勾结,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沉吟片刻,问道:“可有证据?”
“属下暂时还未拿到确凿的证据,但己派人深入调查,相信不久便会有结果。”
密探答道。
“好,你先下去,密切留意此事的进展,一有消息,立刻回报。”
顾清晏挥了挥手,示意密探退下。
待密探离去,顾清晏的心情愈发沉重。
他深知,此事若属实,那云澜国的朝堂之上,必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而他,作为皇帝信任的谋士,必须在这场风暴中稳住阵脚,查***相,为国家除害。
就在这时,一名小厮急匆匆地跑进书房,禀报道:“大人,兵部的萧玦将军求见。”
顾清晏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快请。”
不一会儿,萧玦便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他身上的银色战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显得格外威武。
顾清晏起身相迎,拱手道:“萧将军,不知您今日前来,有何要事?”
萧玦环顾西周,见无人在场,便压低声音道:“顾大人,我收到一封密信,事关重大,特来与你商议。”
顾清晏心中一紧,示意萧玦坐下,道:“将军请讲,我洗耳恭听。”
萧玦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封的信件,递给顾清晏。
顾清晏接过信,拆开一看,只见信中寥寥数语,却字字惊心:“边关有变,内贼勾结,云澜危矣。
速查,切勿外泄。”
顾清晏看完信,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抬头看向萧玦,沉声道:“将军,这信从何而来?”
“是一位旧部所送,他在边关暗中打探消息,发现了些蛛丝马迹,便写了这封信给我。”
萧玦答道。
“旧部?”
顾清晏心中一动,问道,“可是那位在边关潜伏多年的秦副将?”
萧玦点了点头,道:“正是。
秦副将一首忠心耿耿,此次他送来这封信,必定是发现了重大线索。”
顾清晏沉吟片刻,道:“将军,依我看,这信中所言之事,与我早朝上所奏的***案或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若边关真的出了问题,那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必须立刻行动,查***相。”
萧玦点了点头,道:“顾大人所言极是。
我这就点兵前往边关,查看究竟。”
顾清晏摇了摇头,道:“将军且慢。
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轻举妄动。
我们先派人暗中调查,收集证据,待真相大白后再做定论。
否则,若打草惊蛇,只怕会让那些贼人有机可乘。”
萧玦微微一愣,随即点头道:“顾大人言之有理。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行动?”
顾清晏沉思片刻,道:“将军,你先回兵部,暗中挑选一批精干的士兵,以巡查边关为名,前往边关附近驻扎。
同时,我也会派人与你里应外合,一同查探此事。
我们一定要小心行事,切勿打草惊蛇。”
萧玦点了点头,道:“好,我这就去安排。”
顾清晏起身相送,目送萧玦离去,心中却是波澜起伏。
他深知,这场关乎云澜国命运的风波,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他与萧玦,也将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书房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案上,照在那封密信上,仿佛也感受到了这股暗潮涌动的危机。
顾清晏重新坐回书案前,提笔在纸上写道:“边关有变,内贼勾结,需速查。”
他知道,这短短数语,或许将决定云澜国的未来走向。
而此刻,在云澜国的边关,一场风暴也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