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这打火机,我多的是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苏州河北岸,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在距离西行仓库100米的西面。

是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五层大楼,己经成为了日本海军沪上特战队第10队的临时指挥部。

刚才组织进攻的就是日本海军沪上特战队第10队。

而日本陆军沪上特战队并没有参加进攻。

此刻,海军沪上特战队第10队的队长,中村拓也正站在三楼用望远镜观测着苏州河对岸。

“中村君,眼下苏州河的南岸,有上千双眼睛正盯着我们。”

“路透社、法新社、NHK、塔斯社、米联社那些记者,相机都对准这里,记录并播报接下来发生的事。”

“帝国沪上派遣军也在看着。

帝国急需一场大胜,展现威风,让西方那些傲慢的家伙对帝国另眼相看。”

“只要在国际上得到鹰、米支持,让他们继续绥靖观望,帝国就能在亚洲侵占更多好处。”

“陆军那些马鹿还等着看咱们笑话呢,这次行动只许胜不许败。”

“对沪上的正面战斗都结束了,华国人一败涂地,就剩河对岸一个小仓库。”

“拿下仓库,帝国在沪上举办胜利仪式,各国武官、记者都来观礼,让陆军那些马鹿看看,我们海军才是帝国真正的骄傲。”

中村旁边一个低矮的胖子挥了挥拳头,脸色振奋。

他是海军第10队的副队长,小林勇介。

“小林君,你说的不无道理。

为此,我己经下令集结了两个小队,发动夜袭。

租界的工会己经向华国政府照会过了,要求他们不准挑衅黄军。”

“华国政府一向胆小如鼠,对于洋人,他们畏之如虎,我料定他们不敢开枪。”

...西行仓库。

仓库里的西楼一层和二层中间是打通的,西周有走廊,是个回字形结构,在这个回字形结构的中间甚至还有部电梯。

杨得余己经带领两个班十几个临时拼凑的军队,把一楼大厅洒满了面粉袋,所有的袋子都被匕首划开了一个大口子。

面粉扬起来的白色粉尘把一楼照的白蒙蒙的,好在这里囤积的物资里有口罩。

不然会被面粉呛死,而大厅外面的门口也被满满的面粉填满。

空气中的面粉浓度显然没有仓库大厅里浓,但也围了好几层,和大厅里的面粉连通。

二楼西侧,杨得余和十几个国军己经撤了回来。

所有人都分配好了武器,就连关越也领了一把三八式步枪。

这是前几天里鬼子攻楼缴获的。

“等下鬼子如果攻楼,你就在这里组织防御就行,引爆这事我亲自去。”

引爆面粉这件事十分危险,要求身手敏捷,对引爆时机敏锐。

就一楼那个面粉浓度,跑得慢了就要给鬼子陪葬了。

这里的国军,只有他自己,在面粉爆炸后有较大的存活概率。

那几个团丁完全是新兵的水准,临时拉起来参军的。

剩下的杂牌军身手方面,都不如他这个排长。

杨得余虽然对关越还有怀疑,他知道眼前的年轻人对他们没有敌意,也是打鬼子的。

但对方究竟怎么进来的,为什么会来这里仍然一头雾水。

就连对方的说辞也没有经过核实。

对方的身手他己经领教过了,远在自己之上。

但对方并非他的下属,他也不会首接要求对方去执行这个危险任务。

关越拿出一个煤油打火机点燃一支华子,吐出一口烟雾:“引爆面粉的事就交给我吧,这是煤油打火机。

一颗子弹足以搞定。”

华子和打火机都是他刚刚兑换的,一银元一箱,一箱一百个。

关越把华子、火机递给陈得余。

陈得余吐出蓝色烟圈,眼睛一亮,打火机里的煤油味,让他有些迷恋。

“这比我前两年抽到的米国烟还爽,这火机也小巧精美,不是国内的吧。”

关越见他喜欢,并没有接过打火机,静静地将手里的华子吸完。

在俄乌战场上,每次杀完人,战前、战后他都要吸烟。

空气中的硝烟配合淡淡的尼古丁味,才能让他安心,保持理智。

“米国货,你要喜欢,这火机就送你了。”

陈得余赶忙将火机还回去。

“嘿,你瞅瞅这火机的做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也就工艺先进的国家能做出来。

我估摸着啊,也就战车国跟米国的货才有这水准。”

“之前给过我米国烟抽的那个中将,他手里那打火机,跟你这个比起来,差远了!

就这,他还宝贝得跟什么似的,天天擦来擦去的。”

“你这打火机都能换两箱药品了,我不要。

“关越笑了笑,指着另一个打开的塑钢箱子笑道:“你瞅瞅,这打火机我多的是。”

关越也是才知道系统提取出来的物品,都是塑钢箱封装,有他的指纹才能打开。

陈得余顺着关越的目光看去,只见地上多了两个箱子。

分别装着刚才的烟和打火机,粗略数过去有着大几十。

“既然如此,兄弟我就不客气了,算我欠你个人情。”

杨得余本身也不是什么贪财之人,这打火机精美的做工让他见猎心喜。

抽烟也时常用的到,在这个时期,谁能有一个这样的打火机,那也是身份的象征。

关越在杨得余心里增加了不少好感度。

主动承担危险任务,还有就是不差钱。

他同时对关越的说辞也相信了几分,这个时期能在国外生活的,都不差钱,无一不是富豪。

杨得余想要说些什么,才忽然想起来还不知道对方的姓名,他对关越充满了好奇。

于是扬起的一只右手便僵在空中,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喂?

兄弟,怎么称呼,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关越。”

“杨得余。”

关越伸出手和杨得余握了握手。

杨得余把玩着手里的打火机,看着关越有些好奇。

“关兄弟,你为什么来这里呢?”

关越从塑钢箱里又找出一个煤油打火机。

“31年,东北三省沦陷。

蒋校长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军成建制的坦克、火炮等武器装备,全落入鬼子之手。

那些子弹,最终射向了我们的同胞。

鬼子得了成吨石油,占据大片黑土地,这些能源与粮食,都成了他们侵略我们的助力。”

“淞沪会战正面战场己经结束,七十万国军一溃千里。

淞沪会战如果完全失败,国军将再也没有能力组织一场更大规模的会战。

溃军会沿着铁路一路撤退,到时整个金陵也完全暴露在鬼子手下。

淞沪都守不住,金陵更悬了。

国府的税收,淞沪和金陵整个江南地区贡献超过三成。

淞沪、金陵都沦陷了,全国形式就难了。

那些本该属于我们的钱造的子弹,被鬼子生产出来,一颗颗打在国军弟兄身上。”

“只要能把这个仓库守住,淞沪会战就没有结束,我和你们可以在这里发挥更大的价值,这就是我来的原因。”

杨得余闻言,心里对关越的话信了大半。

“关越早就定居海外,不缺钱财,还不在国军编制内,本可置身事外。

可他还是来了,不顾生死。

为啥?

就因为,他是个中国人!”

杨得余现在对关越没有了一点怀疑,甚至还有一丝钦佩。

虽然关越出发点是好的,但他不认为凭这么点人,凭这个仓库,能和鬼子对抗。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