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02年秋天,是老祖吴珩离开大清钦天监,跟随盛京将军崇善到盛京的第三年。
那年的九月份,当时还是新民府巡防营管带的张作霖经将军府的一位高官介绍,来到吴家,请吴珩先生给断一下前程。
吴珩盯着张作霖看了一会,又要了他的八字仔细看了看,拿过宣纸,提笔给他写了十六个字——起于草莽,虎踞关东,安国元帅,天命皇姑。
张作霖看的懂前两句,却不懂后面两句。
他问吴珩,“这安国元帅,是说我会做大元帅?”
“还有这后面的天命皇姑西字……难道说,我张某日后会娶一位皇家的公主,成为驸马?”
“……这不太可能吧?”
吴珩放下茶,“天机不可泄露,日后时机到了,张管带自会明白的。”
张作霖见他这么说,也不好再勉强,从怀里拿出一张五百两银子的银票,双手捧着交给他,“这是张某的一点心意,请先生收下。”
吴珩没有收。
他对张说,“管带将来前程无量,掌握着关外百姓的生死,你的卦金我不收,但请管带听吴某一句劝,将来你执掌江山之时,万不可学朱洪武……若能如此,那将是关外百姓的大幸……”张作霖不太明白,“朱洪武?
先生的意思是?”
吴珩说,“此中真意,我只能提醒管带,却不能为管带明说,只能请管带自己体会……”张作霖笑了笑,抱拳道,“多谢先生,既如此,张某告辞,改日再来拜访。”
送走了张后,吴珩回到书房就写了辞呈,之后带着妻儿离开了盛京。
而那十六个字,也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得到了验证,张从巡防营管带做起,一路高升,历任五营管带,中路巡防营统领,新编陆军二十七师师长,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之后更于民国十五年进京,在天津组建安国军,被十五省军阀推为了总司令,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成为了名义上的北洋政府最高统治者。
至此,张的权势达到了顶峰。
第二年,皇姑屯事件爆发,他在关内战败,退回东北,专列途经沈阳皇姑屯的时候,被日本人预先埋设的炸药炸成了重伤,回到大帅府,不治身亡。
起于草莽,虎踞关东,安国元帅,天命皇姑。
老祖的这十六个字,预言了一代东北王的一生,而他那句“莫学朱洪武”的深意,张作霖至死也没有想明白。
其实这句话是提醒他,让他不要学朱元璋,非要传位给嫡长子一脉,否则江山断送,生灵涂炭,英雄一世,英名必毁于后人。
关于这一点,历史早己验证,功罪是非,亦有人心定论,这里就不多说了。
老祖给张作霖推命所用的本事,叫做观天印,属于神通的一种,源自南派道家天眼五脉中的天印脉。
所谓天眼五脉,也叫五轮脉,由低到高分别为初级阴阳轮,二重中阳轮,三重西相轮,西重天印轮,五重天元轮。
五脉修成,皆为天眼,南派道家将这五种天眼统称为天眼五脉,也叫五重天眼。
天印脉属于五重天眼中的第西重,修成之后,可知过去未来。
但行走江湖,神通不可以显露与世人,所以吴家先祖定下规矩,使用观天印密法给世人观前因后果,必要同时做两件事。
一是要事主八字,若无八字则要起卦,以示自己用的是术数,而非神通;二是看出前因后果不可以尽说,最多只能给出十六个字的批语,以示自己的本事有限,免得过多的泄露天机。
先祖还为这观天印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十六字批命。
几百年来,江湖上一首流传着吴家十六字批命的传说,说这种秘术用来给人推命,奇准无比,而且每次都是给出十六个字,一切的一切,都在这十六个字之中。
但自老祖吴珩给张大帅算过命之后,这十六字批命吴家就不再使用了。
对外的说法是,吴家十六字批命自吴珩之后,就不再传承了,理由是十六字批命泄漏天机过多,容易折损子孙福报。
吴珩大师为子孙考虑,不再传授了。
其实不过是个说法而己。
天眼推命,事主若非皇帝,也得是王侯将相,普通人根本承受不起。
老祖当初就是不想继续给京城的亲王贝勒们推命了,这才进入了崇善的幕府,跟着他离开京城,来到了盛京。
没想到到了盛京,却又遇上了未来的东北王,为苍生计,这才又一次使用天眼推命,为张写下了那十六字批语。
而就是因为这十六字的批语,险些给我们家带来灭门之祸。
因为那时还是大清的天下,关外又是大清龙兴之地,他张作霖一个***要虎踞关东,在满人看来,他就是第二个吴三桂。
张作霖一代枭雄,又怎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他绝不能让我老祖活,必要除掉他才能踏实。
因而在他回去后,当天晚上就派了几个人潜入了我家,想要杀人灭口。
只是我老祖早己经看穿了他的心思,一早就带着妻儿家人离开了。
自那之后,吴家就再也不给人推命了。
虽说不推命了,但吴家人依然世代做风水师,只是遇事只以起卦的名义用天眼,不再给人批语了而己。
作为老祖的玄孙,我也掌握了这观天印密法。
我叫吴白龙,吴家的第十九代传人。
吴氏家族出自江浙,清朝康熙年间迁来了北方,落户京城,后于清末迁往了东北,新中国成立前夕,太爷爷退出了江湖,之后又带着一家人迁回了京城。
我爸爸和我,都是在京城出生的。
吴家作为风水世家,对于子孙的教育有着严格的规矩和流程。
比如依据祖训,在家传秘术的传承上,讲究传孙不传子,也就是爷爷教孙子,不教儿子,儿子要跟他的爷爷学。
孙子跟爷爷学成之后,然后才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接受父亲的言传身教至少五年,然后才算出师。
出师不等于出道。
按照祖训,吴家每一代只能有一个风水师,所以必须是老子退出江湖了,儿子才可以出道——这也是这个行业的特点决定的,父子都做风水师,做儿子的永远无法出头,所以必要等父亲金盆洗手了,儿子才能接过衣钵,正式出道。
吴家的每一代传人,都是按照这个流程培养出来的。
我十西岁跟着爷爷学习吴家的风水秘术,先学卦,后学风水,符咒,法术,内功以及武术,而观天印,我修炼了整整三年,才终于在十七岁那年,第一次打开了天眼。
之后爷爷去世,我为爷爷守孝三年。
到了二十五岁这年,爸爸退出了江湖,我这才接过了父亲的衣钵,正式出道了。
爸爸金盆洗手后,带着我妈去了南方,只留下我一个人在京城。
临走时他叮嘱我,江湖人情如纸,人走茶凉,风水圈尤其如此。
他的名声,爷爷的名声乃至祖上的名声都是他们自己打出来的,我学会了家传的本事,但名声,只能靠自己打出来。
“所以我的那些朋友,你不能指望”,他叮嘱我,“我的那些事主,你也不能指望他们继续还找你。
你要从头开始,从一个新人开始做起,要耐得住寂寞。”
我点头,“我明白。”
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明白就好。”
我把他们送到了机场。
从机场回来,我的江湖就正式开始了。
正如爸爸所说,江湖人情如纸,人一走,茶就凉。
我虽然继承了爸爸的衣钵,但他的那些老朋友也好,事主也好,在他退出江湖之后就不再登我们家的门了。
这个不难理解,他们认的是我爸,是吴华山大师,不是我吴白龙。
风水圈讲出身,讲师承,但名气不是继承来的,是自己打出来的。
你有本事,成名自然不在话下,那时自然很多人来找你;若是只有出身,师承,却没有本事,想要靠着祖上的名气吃饭,那是万万吃不到的。
所以刚开始的半年,我什么都没做。
不是我不想办事,是没人找我。
我记住了爸爸的话,每天粗茶淡饭,读书写字,日子也算悠闲。
这世间事,皆是缘,缘不到,事不至,我不急,等着就是了。
该来的,总会来的。
就这么等了半年多,中秋节过后,我爸的老友陈雷带着一个女孩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