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爷等人退去后,谢爻没有丝毫放松。
她知道,那只是暂时的退却,如同狩猎前蓄力的猛兽。
一旦三日期满,她拿不出让他们信服的结果,等待她的,将是毫不留情的雷霆一击。
她没有时间去恐惧,也没有精力去彷徨。
她的大脑,此刻就是一座高速运转的超级计算机,无数来自前世的知识库被调取、检索、交叉比对,构建起一张庞大的思维导图。
化学、物理学、材料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学、甚至生物化学……她首先便在逻辑链上,将所有常规的修仙手段划上了红叉。
方案A:灵力净化。
分析:目标魔气等级远超使用者(炼气二层)的灵力层级。
强行对冲,能量交换比将无限趋近于零,结果为使用者灵力瞬间耗尽,被魔气反噬侵蚀。
结论:不可行。
方案B:寻求外援。
分析:不存在可信的外援。
所谓的“青云宗叔祖”仅为信息威慑,无法兑现。
结论:不可行。
方案C:使用法宝/符篆。
分析:家族宝库己毁,身上无任何高阶法器。
低阶符篆对此等级魔气无效。
结论:不可行。
所有路都被堵死。
这是一个死局。
不,任何问题,只要找对了解题的维度,就一定有解。
她强迫自己跳出“修士”的思维定式,将这个修仙界的难题,重新定义为一个纯粹的、她所熟悉的现代科学课题:“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处理一处具备持续性、高污染性、且能量级远超操作设备承受上限的污染源?”
当问题被如此定义时,答案几乎是瞬间从记忆深处跃然而出。
“催化剂(Catalyst)。”
这个词,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她的意识海中激起了万丈波澜。
金手指的协议,被瞬间触发!
检测到关键词:催化剂知识转化协议激活……转化方向:催化反应基本原理、选择性催化与定向转化、多相催化中的吸附与脱附理论、反应动力学模型构建……磅礴如海的化工原理,被转化为她能理解的“道”与“理”,瞬间灌注而来。
她的双眼,在这一刻亮得惊人,仿佛有星辰在其中燃烧。
她明白了!
她根本不需要用自己微薄的灵力去和那恐怖的魔气“硬碰硬”。
她需要的,是找到一种“媒介”,一种能够为魔气的转化提供一个更低能量壁垒的“反应路径”的物质!
她要做的不是消灭它,而是引导它,让它在不消耗或极少消耗自身灵力的情况下,自我转化,甚至分解成无害的物质!
这,就是“悟性”的终极体现——不是去遵从己有的“法”,而是去创造全新的“理”!
这个思路,在这个讲究“力”与“法”的世界,无异于开辟了一条前所未见的蹊径。
她立刻转身,冲进了那座半塌的、积满了灰尘的藏书阁。
这里曾是谢家智慧的结晶,如今却只剩一片断壁残垣。
她对那些散落在地、灵光闪烁的功法玉简视而不见,目标明确地扑向了角落里那些记载杂闻、图鉴、志异的故纸堆。
她要找的,不是什么蕴含庞大能量的天材地宝,恰恰相反,她要找的是一种最容易被修士们忽略、甚至唾弃的“废料”。
根据催化理论,催化剂的选择性极强。
那缕魔气性质阴寒、霸道,且能量形态稳定。
那么,能够与之发生“反应”的催化剂,极有可能是一种同样性质阴寒,且内部拥有特殊微观结构,能够有效“吸附”魔气的物质。
她在残破的书堆里疯狂翻找,指尖被粗糙的竹简和纸张磨得生疼,书页上的灰尘染黑了她的脸颊,她却浑然不觉。
时间,在一页页的翻动中无声流逝。
终于,在一本被压在断梁之下,书页己经受潮发黄的《百矿异志》残卷的末页,她找到了她的目标。
书页上,用粗陋的笔法画着一块通体漆黑、布满灰色奇异纹路的石头。
旁边的蝇头小楷批注,字里行间充满了不屑与嫌弃:“墨纹石。
产于阴煞矿脉之伴生废矿。
其性至阴至寒,触之则污浊灵力,炼器不可用,入药则为剧毒,于修行百无一用,乃矿脉之弃石,修士常弃之如敝履。”
污浊灵力……百无一用……弃之如敝履……谢爻的指尖,轻轻抚过那粗糙的图样,嘴角却抑制不住地、缓缓地勾起了一抹胜利的微笑。
众里寻他千百度。
就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