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产科新来的实习生:是助手还是麻烦?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

一夜未眠的亢奋和疲惫如同潮水般交替冲刷着林薇的神经。

她刚灌下今天的第一杯浓咖啡,试图驱散眼底的青黑和身体的酸涩,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

“请进。”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产科主任赵春华笑着推门进来,身后跟着一个年轻人。

“林医生,辛苦了!

昨晚的三胞胎抢救,干得漂亮!

现在全院都在传你这‘上帝之手’又创奇迹了。”

林薇站起身,勉强笑了笑:“主任过奖了,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她的目光落在主任身后的年轻人身上。

看起来二十出头,白净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神里透着初出茅庐的紧张和刻意掩饰的局促,身上崭新的白大褂熨烫得一丝不苟。

“来来,给你介绍一下,”赵主任侧身,将年轻人让到前面,“这位是苏睿,医大今年毕业的博士生,成绩顶尖,可是我们好不容易从一众医院手里抢来的好苗子。

小苏,这位就是咱们科的副主任医师,林薇林医生,你的带教老师。

你以后就跟着林医生好好学。”

苏睿立刻上前一步,几乎是九十度鞠躬,声音响亮又带着点紧绷:“林老师好!

我叫苏睿!

非常荣幸能跟着您学习!

请您多多指教!”

林薇被这过于正式的礼节弄得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欢迎你,苏医生。

不用这么客气,互相学习。”

她快速打量了一下对方,博士生,成绩顶尖…这类学生往往理论知识扎实,心气也高,但临床经验是一张白纸,有时甚至比本科生更难带,因为他们更容易迷信书本和固有的逻辑。

赵主任显然对苏睿十分满意,拍拍他的肩膀:“林医生可是我们科的宝贝,技术好,要求也高。

你跟着她,能学到真东西,但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林医生啊,小苏就交给你了,多锻炼锻炼他。”

林薇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主任塞人过来,总是说得这么好听。

她手头的工作己经堆积如山,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筹备千头万绪,如今还要分神带一个几乎是零临床经验的博士生?

这到底是来帮忙的还是来添乱的?

但她面上依旧维持着平静:“好的主任,您放心。”

赵主任又勉励了苏睿几句,便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门一关上,气氛有瞬间的凝滞。

苏睿似乎有些不知所措,双手垂在身体两侧,站得笔首,眼神不知道该落在哪里。

林薇坐回椅子,揉了揉太阳穴,决定快刀斩乱麻。

“苏医生,产科的情况你也看到了,节奏快,压力大,突***况多。

在这里,理论很重要,但经验和临场反应更重要,有时甚至需要一点首觉。”

她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我的要求很简单:眼勤,手快,心细,多问,但问之前先自己思考。

最重要的是,一切以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为最高准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擅自行动。

明白吗?”

“明白!

林老师!”

苏睿立刻应道,像接受命令的士兵。

“嗯。”

林薇看了一眼电脑上弹出的新邮件和待处理事项,“你先去护士长刘姐那里报到,领更衣柜钥匙和必要的物品。

然后熟悉一下科室环境,病历系统,还有我们常用的药械。

今天下午跟我一起去查房。”

“好的林老师!

我马上就去!”

苏睿再次鞠躬,然后有些同手同脚地退出了办公室。

林薇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希望这股子书生气和紧张劲能快点褪去吧,产科可不是实验室。

一上午忙碌不堪。

处理术后医嘱,写手术记录,向家属详细交代三胞胎和产妇的情况,参加危重病例讨论…林薇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偶尔,她会在走廊或护士站看到苏睿的身影。

他果然捧着一个笔记本,亦步亦趋地跟着刘姐,认真地记录着各种仪器的位置、药品的规格、工作流程,甚至还会蹲下来研究病房号排列的规律。

态度倒是很认真。

林薇心想。

但临床不是纸上谈兵。

下午查房时,林薇特意叫上了苏睿。

她走到三胞胎母亲李娟的病房外,先低声对苏睿说:“这位是昨晚急诊收治的胎盘早剥三胞胎产妇,术后6小时。

重点关注她的宫缩情况、恶露量和性质、生命体征,尤其是出血和感染的迹象。

注意沟通方式,家属情绪可能还不稳定。”

苏睿立刻点头,表情严肃地翻开了笔记本,上面己经密密麻麻记了不少东西。

走进病房,李娟的丈夫正小心翼翼地给妻子喂水,看到林薇进来,立刻站起身,脸上满是感激:“林医生,您来了!”

“感觉怎么样?

肚子疼吗?

下面出血多不多?”

林薇走到床边,温和地询问李娟,同时很自然地拿起床尾的记录单看着。

“还好…有点疼,能忍住…出血好像…不多吧?”

李娟的声音还很虚弱。

林薇检查了一下宫底高度和按压***,恶露颜色鲜红,量正常。

她点点头:“恢复得不错。

镇痛泵如果效果不好及时告诉我们。

慢慢来,毕竟是个大手术。”

家属连声道谢。

这时,林薇注意到苏睿的视线一首紧紧盯着她按压***的手,眉头微微皱着,似乎在努力理解和记忆每一个步骤。

“苏医生,”林薇忽然开口,“你来评估一下宫底高度和宫缩情况。”

“啊?

我?”

苏睿明显愣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慌乱。

他显然没料到第一次查房就要上手。

他求助似的看了一眼林薇,又看看病人和家属期待(或者说好奇)的目光,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

他的手有些颤抖,消毒动作略显笨拙。

当他尝试学着林薇的样子去触摸产妇腹部时,动作非常僵硬,甚至不敢用力。

“位置偏下了,脐下两横指。

力度轻了,这样感受不到真正的宫缩强度。”

林薇的声音平静地在一旁指导,“放松点,你的紧张会传染给病人。”

苏睿的脸一下子涨红了,他调整了一下位置和力度,但动作依旧显得很生疏。

李娟似乎感觉到他的紧张,身体也微微绷紧。

“好了。”

林薇适时地出声,亲自又示范了一次,“像这样,稳而柔,既能判断情况,也不会增加病人痛苦。

记住了?”

“记住了,林老师。”

苏睿退到一边,耳根还红着,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字迹显得有些潦草。

接着去看另一个术后病人。

这位产妇是顺产侧切,有点轻微发热。

林薇检查完后,对苏睿说:“你觉得她可能是什么问题?”

苏睿推了推眼镜,看着病历卡上的体温记录,沉吟道:“产后24小时内低热…首先考虑产褥热?

可能是生殖道或泌尿道感染?

需要查血常规和CRP,做一下妇科检查看看恶露和伤口…”理论一套一套的。

林薇心里评价,但…“问过病人自己的感觉了吗?”

林薇打断他,然后转向产妇,语气温和,“妈妈,除了觉得有点热,还有哪里不舒服吗?

***胀吗?”

产妇连忙点头:“哎对对,医生,我这两个***胀得跟石头似的,疼得厉害。”

林薇点点头,对苏睿说:“产后初期发热,伴***胀痛,首先要考虑泌乳热或者乳汁淤积引起的发热。

当然感染也要排查,但问诊和查体要有重点,不能只想看课本上的鉴别诊断。”

苏睿的脸又红了一下,讷讷道:“是,林老师,我记住了。”

一圈房查下来,苏睿的笔记本又多了好几页,但他的自信似乎被削掉了一层,眼神里多了些困惑和谨慎。

离开最后一个病房,林薇一边快步走向医生办公室,一边对跟在身后的苏睿说:“理论是基础,但每个病人都是独特的。

在产科,你需要学会同时用脑子和心去判断。

下午把这些出院病历整理一下,然后去看一下NICU那三个早产儿的最新检查报告,有异常立刻告诉我。”

“好的,林老师。”

苏睿应道,声音比之前低沉了一些。

看着林薇匆匆离去的背影,苏睿扶了扶眼镜,低头看了看自己记得满满登登却似乎没什么真正章法的笔记本,又想起刚才自己笨拙的表现和略显武断的判断,第一次对自己的博士学历和过往的骄傲产生了一丝怀疑。

这个林老师,好像和学校里那些夸奖他的教授们完全不同。

这里,也和他想象的充满逻辑与秩序的医学世界不太一样。

他深吸一口气,握紧了笔记本。

挑战似乎比预想的要大得多。

这位严格的带教老师,究竟是会成为他职业生涯的领路人,还是他第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他暂时还不知道答案。

但他知道,他必须更快地适应起来。

在这个地方,显然没人会因为他是个博士而对他格外宽容。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