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大哥给那坐了老半天,想来想去,想去想来,愣是没缓过神来。
他从十几岁就开始混社会,结果竟然混成这个熊样。
果然出来混只能是在中午,因为早晚是要还的。
好在出来混那天他就没打算能活着回去。
结果?
结果很如愿!
结局?
结局很完美!
经过半天的记忆融合,项羽大哥跟楚霸王项羽,沟通的非常愉快。
楚霸王项羽二十六岁的强健体魄,壮志豪情,威猛霸道,和项羽大哥五十六年的腥风血雨,尔虞我诈,老谋深算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项羽大哥的灵魂,完美的接收了楚霸王项羽的记忆,和一身武勇。
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得精神分裂症!
于是项羽大哥,只能含泪接受了这个无奈的现实。
虽然楚霸王项羽的这具身躯,让项羽大哥很是满意:“大约接近两米左右的身高,体重二百多斤。
浓眉大眼,鼻首口方,棱角分明,细腰乍背。
古铜色的肌肤,一身腱子肉,外带八块腹肌!
小弟弟也够个儿,年岁也不错,二十六七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
这哪是西楚霸王,分明是成人版的人猿泰山!
可是在这个连个拉菲,雪茄,洗浴,KTV,夜店都没有的世界,你让项羽大哥怎么能开心得起来,最起码得有个电灯吧?
尤其想要再找那个背后捅刀子的老二,报仇雪恨,恐怕己经是绝无可能。
项羽大哥越想越生气,一脚踢翻了一旁如同鬼火似的油灯,你还别说,楚霸王项羽这身体劲还真大,油灯打在军帐之上,只打得军帐一阵晃动,差点没把帐篷踢翻。
“鲁公,何事发怒?”
门外执戟郎中慌忙入帐,小心谨慎,语带谦卑的问道。
这楚霸王项羽的暴脾气,部下们都知道,真是比爆米花都爆。”
你管的着吗?”
项羽大哥正有气没地方撒呐,不由得一声怒喝。
别奇怪没有国骂,项羽大哥可是新时代顶级的大哥。
也学过五讲西美三热爱啥的。
那平时也是风度翩翩,谈吐儒雅,绝不是出口成脏的小混混。
那执戟郎中听见项羽大哥一声怒喝,慌忙跪倒,语带惊恐道:“小人该死,请鲁公恕罪!”
这执戟郎中可是知道楚霸王杀人真不眨眼,因为据说楚霸王是重瞳,历史上就八个这样的人。
你说他能不害怕吗?
“别整那些没用的,快把油灯点上!”
项羽大哥最烦属下墨迹,一贯强调的就是工作效率,于是不耐烦的说道。
也难怪项羽大哥怒气不消,融合了楚霸王项羽的记忆以后,项羽大哥发现,现在竟然是历史上的鸿门宴刚刚过后不久。
鸿门宴当日,楚霸王项羽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不顾亚父范增定下诛杀沛公刘邦的三个计策,与刘邦那个小混子开怀畅饮,首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刘邦趁机留下张良做掩护,自己则脚底抹油,偷偷逃回了灞上。
楚霸王项羽酒醒之后,发现刘邦不见踪影,顿时怒发冲冠,大发脾气。
他认定张良故意放走刘邦,欲杀张良以泄心头之愤。
张良可是千古有名的“谋圣”自然是临危不惧,能言善辩。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拱手说道:“鲁公息怒,沛公刘邦匆匆返回霸上,实乃为取回传国玉玺,欲献与鲁公,并甘愿让出汉中王之位。”
楚霸王项羽一听,两眼放光,急不可耐地吼道:“那还不快让刘邦速速将玉玺送来!”
于是,便急不可耐的命令张良前去催促。
张良离开鸿门,快马加鞭赶到灞上见到沛公刘邦。
他深知刘邦志在天下,便首言相劝:“沛公,得天下者在德不在宝。
切不可因一时之利而失了大业。”
这张良智谋无双,早知道他带回玉玺给楚霸王也不能全身而退。
可不拿玉玺回去给楚霸王,又怕楚霸王找到借口带兵攻打刘邦。
于是张良跟刘邦两人一番商议,定下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计策。
张良随后带上玉玺以及好多刘邦在咸阳搜罗来的珠宝,再次返回鸿门。
楚霸王项羽一见那玉玺及璀璨夺目的珍宝,心中大喜过望,又见张良己经同意留在自己身边效力,更是心花怒放。
当即吩咐大摆酒宴,与张良等众将一同庆贺。
席间,亚父范增见楚霸王项羽如此目光短浅,被些许珍宝就迷了心智,气得脸色铁青。
他怒其不争,拔剑击碎了楚霸王项羽所赐的玉斗,大骂道:“竖子不足与谋!”
而后拂袖而去。
楚霸王项羽却不以为意,依旧与众人推杯换盏,喝得酩酊大醉,这才让项羽大哥的灵魂得以附身。
说到这儿,狗作者得多啰嗦几句。
鸿门宴是发生在公元前 206 年,这个公元前指的是耶稣诞生前的206年,咱们所处的公元 2024 年则是指耶稣诞生后的2024年。
换一种说法就是,公元前每过一年数字往小了数,比如 206 年过完就是 205 年;咱们的公元纪年每过一年数字是往大了数,比如 2024 年过完就是 2025 年。
反正狗作者也就这么似懂非懂地解释一下,您爱懂不懂吧,反正也只是为了水个字数。
接下来,狗作者再详细解释一下鸿门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话说在公元前 221 年,咸阳城那可谓是热闹非凡!
秦始皇嬴政头戴金光璀璨的龙冠,威风凛凛地登上高台,接受着万民的朝拜。
那场面,当真是霸气十足。
在他的铁血手腕之下,六国纷纷被征服,天下得以一统,秦始皇觉得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故称始皇帝。
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促进了文化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
秦始皇还北击匈奴,收取河南之地,修筑万里长城;南征百越,修筑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加强了边疆的防御和交通。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
可谁能想到,如此威风凛凛的秦始皇也有寿终正寝的一天!
或许主要是因为去寻取长生不老药的徐福是个大骗子,才耽误了他老人家的万寿无疆。
秦始皇驾崩之后,天下瞬间乱了套!
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这两个家伙暗中勾结,偷偷篡改了遗诏,愣是将本该接班的扶苏赐死。
扶持胡亥这小子登上了皇位,也就是秦二世。
这秦二世胡亥,年纪轻轻的也没个孩子样,被赵高忽悠得晕头转向。
他刚一上台,就对宗室和大臣展开了血腥的大清洗,与扶苏亲近的公子公主们,一个个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
朝堂上的大臣们吓得胆战心惊,就怕哪天自己的脑袋也搬家。
赵高指鹿为马,他们也只能唯唯诺诺地应是,全然不在乎马肉没有鹿肉好吃。
而胡亥这小子为了自己能够尽情享乐,拼命地加重赋税和徭役。
老百姓们苦不堪言,不仅要交出家里的粮食和钱财,还得被拉去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
百姓家里的田地都荒芜了,老婆孩子也无人照料,抛家舍业的,竟靠隔壁老王帮忙了,你说他们能心甘情愿吗?
并且秦朝的刑法严苛到了极点,稍微犯点小错,不是砍手就是跺脚,挖眼睛那都是家常便饭。
大街上常常能看到缺胳膊少腿的犯人,在那里哭天喊地的小声骂娘。
但是地方官员为了讨好胡亥,为了升官发财,却是使劲搜刮民脂民膏,把老百姓欺负得生不如死。
可胡亥呢?
还在宫里美滋滋地享受着,对民间的惨状根本不闻不问。
到了公元前 209 年,大泽乡出现了一群倒霉的人,这帮人的头领叫陈胜、吴广。
他们带着 900 多名戍卒要去渔阳戍边,结果半道上遭遇大雨,耽误了时限。
按照秦律那是要杀头的!
这哥俩一琢磨,反正横竖都是死,不如反了他娘的!
于是大喊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一嗓子可不得了,天下百姓纷纷响应,起义的火焰熊熊燃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