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信纸之外的温度
她踢掉鞋子,把自己扔进沙发,抱着抱枕滚了两圈。
“我居然真的去见了陌生人!”
她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喊出声,然后自己笑了起来。
这在她的生活中算得上是一次大胆的冒险——至少对她这个按部就班的平面设计师来说是这样。
手机震动起来,是小雅。
“怎么样怎么样?
那个‘默默’是谁?
帅吗?
你们什么时候认识的?
居然瞒着我!”
小雅连珠炮似的问题从听筒里蹦出来。
林小雨这才想起自己之前跟小雅开的玩笑,只好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和盘托出。
“所以...这些深情款款的情书根本不是写给你的?”
小雅听完后总结道,语气里满是失望,“只是个投错信箱的误会?”
“基本正确。”
林小雨说,莫名觉得小雅的总结让她有点不舒服。
“但你还是去见了这家伙?
小雨啊小雨,万一是个变态杀人狂怎么办?
专门用情书诱骗单身女性!”
小雅戏剧化地说。
林小雨笑了:“他是个编辑,养了一只叫‘主编’的猫,戴黑框眼镜,说话时会不自觉地推镜框。
杀人狂应该不会这么...文艺吧?”
“哦~听起来某人观察得很仔细嘛,”小雅立刻捕捉到重点,“而且语气很维护他哦?
所以其实还是有点火花的对不对?”
林小雨想了想下午的对话:“他人挺好的,很真诚,而且我们聊得来。
但只是朋友间的聊得来。”
她补充道,不知是要说服小雅还是自己。
挂掉电话后,林小雨重新整理了一下被扔在茶几上的那叠信。
现在知道了这些信的背后故事,再读起来感觉完全不同了。
她依然被文字间的真挚打动,但不再有那种窥探别人秘密的愧疚感,反而多了一种奇妙的感觉——这些本不该被任何人看到的私语,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连接两个陌生人的桥梁。
第二天上班时,林小雨发现自己时不时就会走神,想起陈默说他养的那只猫为什么叫“主编”——“因为它总是对我的稿子指手画脚,不是坐在键盘上就是在纸上踩梅花印,活像个苛刻的主编。”
她忍不住笑出声,对面的同事好奇地看她一眼,她赶紧假装是在看手机搞笑视频。
下班前,她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这里是陈默,今天‘主编’在我键盘上睡了一下午,导致一篇稿子差点没能按时交。
它大概是嫌我写得太差了。
PS:我还在思考第一封‘正确投递’的信该怎么写。”
林小雨笑着回复:“建议你从控诉‘主编’的暴政写起,我很期待看你怎么把这件事写得深情款款。
:P”按下发送键后,她才意识到自己似乎过于积极地回应了。
但管他呢,她确实很期待。
接下来的几天,陈默并没有真的送来手写信,而是时不时发来一些简短的日常分享:“转角咖啡店今天推出了新品,尝了一下,太甜了,你应该不会喜欢。”
“在审一本设计相关的书,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案例,想起你说过你是做这行的,或许你会感兴趣。”
“下雨了,记得带伞。
别问我怎么知道你没带,我只是猜的,因为我也总是忘记。”
这些短信成了林小雨日常中的小期待,平淡却温暖。
她也会回复自己的日常:“猜对了,果然没带伞,现在被困在公司楼下便利店了。
店员看我的眼神好像我是来蹭空调的。”
“新品真的那么甜吗?
我还是想试试,我对甜品的承受力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今天设计了一个巨丑的广告,客户居然非常喜欢!
审美真是个谜。”
周五晚上,陈默发来短信:“信写好了,但‘主编’在上面踩了个爪印,希望你不介意。
明天能请你吃饭吗?
履行上次的承诺,顺便把信交给你。”
林小雨的心跳快了几拍。
她原本计划周六在家刷剧和打扫卫生——她平庸生活中的典型周末。
“好呀,时间地点?”
她回复道,毫不犹豫地把平庸周末计划抛到脑后。
他们约在了一家小小的家常菜馆,价格亲民,氛围轻松,是林小雨这种收入水平会经常光顾的地方。
她到的时候,陈默己经在了,正认真地看着菜单。
“他们家的红烧肉是一绝,”林默抬头看到她,笑着说,“但听说你不吃肥肉?
所以我也看了看清炒时蔬和酸辣土豆丝。”
林小雨惊讶道:“你怎么知道我不吃肥肉?”
陈默突然有点不好意思:“你之前短信里提到过,说客户招待吃饭,上了一盘东坡肉,你只吃了旁边的青菜。”
林小雨完全忘了这茬,没想到对方却记住了。
这种被人在意的感觉让她心里微微一暖。
“观察力很敏锐嘛,陈编辑。”
她开玩笑地说,坐下来接过菜单,“不过酸辣土豆丝可以,清炒时蔬就太健康了,我要一份水煮鱼,无辣不欢。”
陈默推了推眼镜:“看来我对你的了解还有待加强。”
吃饭过程中,他们聊得很轻松。
林小雨发现和陈默相处很舒服,他不会刻意炫耀什么,也不会过度追问,只是很自然地分享观点和趣事,并且总是很认真地听她说话。
“所以,‘主编’大人今天批准你出门了?”
林小雨打趣道。
陈默故作严肃:“我答应给它带一条鱼回去,才获得了外出许可。”
他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依然是淡蓝色的,但比之前的要稍厚一些,“给你的‘第一封信’,请验收。”
林小雨接过信封,发现上面工整地写着“致林小雨”,右下角没有爱心,而是画了一只小猫爪印,想必是“主编”的杰作。
“现在能看吗?”
她问,有点迫不及待。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陈默看起来有点紧张,“当然也可以回家再看。”
林小雨己经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信封。
信纸是简单的白色,上面的字迹工整有力:“亲爱的小雨:写下这个称呼时,我忍不住笑了。
通常人们不会给只见过一面的朋友写‘情书’,但我们的相识本就不同寻常。
首先,请允许我再次为之前的误会道歉,也感谢你的善良与宽容。
你说我的文字打动了你,但或许你不知道,你的出现同样打动了我。
这些天我一首在想,如果不是那批信阴差阳错地投到了你的信箱,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相遇。
我在转角咖啡店坐了整整三个下午(是的,在见你之前我己经去了两次,都没能鼓起勇气真的等待),每次都是到点就离开。
唯独那天,你出现了,带着一叠本不该存在的信,像是一个温柔的奇迹。
写那些信时,我正处于一段迷茫的时期。
心理医生建议我通过书写来整理情绪,但我没料到这些文字会有一个真实的读者,更没料到这个读者会如此温暖地接纳它们。
你说这些信让你相信世界上还有真诚的爱情,而你的出现让我相信世界上还有美好的巧合和缘分。
期待能更多地了解你,了解你喜欢的设计,你讨厌的芹菜(我也不喜欢!
),你对甜品的超高承受力,以及所有构成‘林小雨’的一切。
PS:‘主编’在我写这封信时试图啃信纸,我告诉它这是给一位重要朋友的信,它似乎理解了,转而只是在一旁监督。
动物或许真的能感知人的心意。
你真诚的,陈默”林小雨读完信,抬起头,发现陈默正紧张地看着她,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水杯。
“所以,”他小心地问,“作为专业的情书接收者,你觉得这封怎么样?”
林小雨感觉眼眶有点发热。
这些文字一如既往地真诚,但比之前的信多了几分轻松和希望。
最重要的是,这是写给她的。
“比我预期的要好,”她努力让语气轻松些,“尤其是关于‘主编’的部分,加分不少。”
陈默明显松了口气,笑容变得自然:“那就好。
我还担心突然写信会有点奇怪。”
“一点也不,”林小雨小心地把信折好,放回信封,“我很喜欢。
谢谢。”
那顿饭他们吃了很久,久到老板娘过来委婉地表示他们需要收拾准备晚市了。
走出餐馆时,阳光正好,林小雨觉得这个周末己经比她过去几个月的都要精彩。
“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陈默问,“如果你没有安排的话,我知道附近有个不错的书店...听起来不错,”林小雨说,“但我得先去买个东西。”
“什么?”
“猫粮,”她笑着说,“总不能空手去见‘主编’大人吧?”
陈默愣了一下,随即笑开来:“那我代它先谢谢你了。
不过提醒一下,它很挑食,只吃某个特定牌子的。”
“看来‘主编’的架子真的很大啊。”
他们并肩走向宠物店,阳光把影子拉得很长。
林小雨偷偷看了眼身边的陈默,他正认真地解释为什么那种牌子的猫粮成分更好。
平庸的生活依然平庸,但似乎多了一抹淡蓝色的色彩,就像那些信纸的颜色,温暖而宁静。
在宠物店挑猫粮时,林小雨收到小雅的短信:“约会怎么样?
他真的是杀人狂吗?”
她笑着回复:“不是杀人狂,只是个普通的编辑,养了一只挑剔的猫,而且...他很会写信。”
小雅秒回:“!!!
细节!
我要所有细节!”
林小雨把手机放回口袋,决定晚点再回复。
现在,她更想专注于眼前的对话和选择——到底是买鸡肉味的还是三文鱼味的猫粮更受“主编”欢迎。
这个选择,平凡又具体,却让她感到莫名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