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乡村奋斗
信中,她言辞恳切地详细说明了自己在村里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字里行间透露出她的坚定和不屈。
没过几日,富商便收到了信。
他念及之前与李悠然愉快的合作情谊,也着实欣赏李悠然的坚强和聪慧,当即决定要帮她一把。
于是,富商派遣了自己最为信任的心腹赵管事,带着一些能干的人手快马加鞭地赶到了村里。
赵管事是个办事利落的人,一到村里,他便马不停蹄地带着众人来到李悠然的家中。
“李姑娘,别担心,我们老爷特意吩咐我来帮您解决难题。”
赵管事宽慰道。
李悠然感激不己:“赵管事,真是太感谢您和富商老爷了。”
赵管事摆摆手:“咱们先去看看田地的情况。”
来到田地里,看到一片狼藉,李悠然忍不住红了眼眶。
赵管事说道:“李姑娘,咱们抓紧时间,一定能让这田地恢复如初。”
众人说干就干,有的重新扶起被践踏的庄稼,有的清理地里的杂物,有的修补田边的围栏。
在整理田地的过程中,赵管事也没忘了调查王大户的恶行。
他找来村里一些老实忠厚的村民聊天。
“老乡,您跟我讲讲这王大户平日里都做些啥坏事?”
赵管事递上一根烟。
村民吸了一口烟,缓缓说道:“这王大户啊,平日里就仗着自己有点钱,横行霸道的。”
另一边,李悠然也在和帮忙的村民交流着。
“悠然啊,以前误会你了,真是对不住。”
一位村民愧疚地说。
李悠然微笑着回答:“没事的,以后大家清楚真相就好。”
经过几天的努力,李悠然的田地终于又恢复了生机,新补种的庄稼冒出了嫩绿的芽,鸡舍鸭舍也重新修建得牢固又干净。
而关于王大户的恶行证据,在赵管事的精心调查下也逐渐被收集齐全。
王大户得知富商插手此事后,心中开始慌乱起来。
他硬着头皮来到李悠然家,满脸堆笑地说道:“悠然妹子,以前是我不对,我不该嫉妒你,不该为难你。
我给你赔不是,愿意赔偿你的损失,你就放过我这一回吧。”
李悠然冷冷地看着他:“王大户,你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不是一句道歉就能解决的。”
王大户脸色变得很难看,但又无可奈何。
李悠然决定将王大户的罪行公之于众。
在一个热闹的集市日,李悠然站在集市中央的高台上,当着众多村民的面,将王大户的种种恶行一一揭露。
她大声说道:“乡亲们,王大户嫉妒我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就故意破坏我的田地,还西处散播谣言污蔑我。”
说着,她展示了赵管事收集到的证据。
村民们这才恍然大悟,纷纷指责王大户的恶毒和卑鄙。
“这王大户太不是东西了!”
“就知道欺负人家小姑娘!”
王大户在众人的谴责声中,灰溜溜地离开了村子,再也没脸回来。
经此一事,村民们对李悠然的误会彻底消除,大家对她更加敬佩和友善。
李悠然的生活终于恢复了平静,她继续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农田和养殖事业,同时也不忘与富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李悠然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轨,她的名声在十里八乡也渐渐传开。
不少附近村庄的人都慕名而来,想要向她请教种田和养殖的经验。
李悠然总是热情地接待每一个来访者,将他们迎进自己的小院,摆上茶水和点心,然后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心得。
“这养鸡啊,得注意鸡舍的卫生,定期清扫,还要给鸡提供干净的水和充足的食物。”
李悠然认真地说道。
一位前来请教的村民频频点头:“李姑娘,您说得真详细,俺回去就照您说的做。”
一天,镇上来了一位官员,听闻了李悠然的事迹后,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官员亲自来到村里,视察李悠然的农田和养殖场。
官员看着一片繁荣的景象,不禁赞叹道:“李姑娘,你这番成就实属不易,不知你可有意愿将你的经验推广开来,造福更多的百姓?”
李悠然心中一动,她从未想过自己的小小事业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但她也清楚,这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挑战。
经过一番思考,李悠然决定接受官员的提议。
她开始频繁地与官员交流,共同制定推广计划。
然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一些传统的农户对新的方法和理念抱有怀疑态度,不愿意改变自己原有的耕种和养殖方式。
李悠然没有气馁,她亲自去到这些农户家中,耐心地讲解新方法的好处。
在农户老张家里,李悠然说道:“张大哥,您看这新的灌溉方法,能让水均匀地浇灌到每一株庄稼,可比您以前大水漫灌节省不少水呢。”
老张皱着眉头:“俺们一首都是这么种的,这新法子能行?”
李悠然笑着解释:“张大哥,您先试试看,要是不行,咱再想别的办法。”
在自己的田地里,李悠然也亲自进行示范,邀请农户们前来观看。
“大家看,这样施肥,庄稼能更好地吸收养分,长得更壮实。”
在这个过程中,李悠然结识了一位年轻的书生,名叫苏墨。
苏墨饱读诗书,对农事也颇有见解。
他被李悠然的执着和智慧所吸引,经常帮助她解决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有一次,两人在田间相遇。
苏墨说道:“李姑娘,我觉得可以编写一些简单易懂的农事手册,分发给农户们,这样能让他们更方便学习。”
李悠然眼睛一亮:“苏公子这个主意好,那就劳烦您帮忙撰写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接受李悠然的方法,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了,养殖的收益也增加了。
李悠然感到无比欣慰,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李悠然的推广事业进行得愈发顺利,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采用她的种植和养殖方法,成果显著。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李悠然决定举办一场农事交流大会。
她邀请了各地有经验的农户和一些对农事感兴趣的文人雅士前来参加。
交流大会当天,现场热闹非凡。
李悠然站在台上,自信地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各位乡亲们,我们要善于观察土地和作物的变化,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调整种植策略。”
台下的人们认真聆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一位农户站起来提问:“李姑娘,我家的稻田里总是有虫害,该咋办呀?”
李悠然耐心解答:“您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天然的防虫方法,比如种植能驱虫的植物,或者用草木灰来防治。”
在交流大会的推动下,更多新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得到了传播和应用。
李悠然还与一些商人合作,将村里的优质农产品运往更远的城镇销售,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村里的生活越来越好,新的房屋一座座拔地而起,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事业的发展并非毫无阻碍。
一些嫉妒李悠然的人开始暗中使坏,他们故意传播一些关于农产品质量的谣言,试图破坏李悠然的声誉和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