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梦醒不归处 颂千苡 2025-09-09 09:49:16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我叫景枝,是京城中人人艳羡的小女娘。我阿父是当朝丞相,与当今陛下亲如兄弟,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阿母是当今太后的亲侄女,南玉郡主;阿兄是驰骋沙场的大将军,

他的名讳让敌人闻风丧胆。我出生那天,原本三年没下雨的国土顷刻间大雨倾盆,

下了整整三天三夜。并且在我出生之际,有九只凤凰盘旋于丞相府上方,皇上闻言,

领着皇后太后众人前来迎贺我的出生,还赐了我“裕阳郡主”的封号。

还从来没有人在出生之时便被皇帝赐封号的,于我是独一份儿的殊荣,

就连皇子公主都巴结讨好我。一时间,我成了京城里的香饽饽,

人人都说我是上元王朝的凤女,将来是要做皇后的。

最让人羡慕的是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我阿父阿母成亲多年仍伉俪情深,

阿父曾许诺阿母一生一世一双人,时至今日,阿父也不曾纳妾,

和阿母膝下只有我与阿兄一双儿女。十年后。“阿枝,慢点跑,别摔着了。

”我迈着小短腿向我那刚下朝回来的阿父跑去,阿母在后面追,生怕我磕着碰着。“阿父,

抱抱阿枝。”我抱着阿父的双腿撒娇还,眨巴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他。

阿父一把将我抱起,没了往日的笑容,而是叹了口气。我不解地看向他,

平时在我面前总是笑意盈盈的阿父此时却是满面愁容,脸上不见一点笑意。

“郎君这是怎么了?可是在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不顺心的事,这才惹得郎君不快?

”阿母温柔地开口问向阿父。阿父看了怀里的我一眼,又叹了口气便把我放下,

嘱咐照顾我的秋姑姑将我带去玩,独留母亲说话。从那次以后,

我没有再在阿母脸上看到过笑容了,她每次看向我都是满面愁容,

望着我的眼神总是带着酸涩与不忍。我不理解,几次询问阿母,她只说是我现在长大了,

她心里感叹时间过得快。我自然是不信的,这种话骗骗三岁小孩还行,

可是谁也不愿意告诉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在这段时间里,

阿母带我去了城外的寒山寺里拜佛诵经。阿母信佛,来的第一天,她带我去求了一支签,

上面写着,“因果起落,终得其极”。我们去一旁找主持师傅求解,主持师傅看了我一眼,

叹了口气,“小郡主,星光指引之处,便是命运浮现之时,不过是机缘巧合,命运交之罢了。

”我与阿母听得一头雾水,便听那主持师傅继续说。“有些事,需要小郡主自己去感受,

贫僧不便多说。但是贫僧再赠小郡主一句话,往事如烟,命运如线,摸不着,改不了,

只有寻着这条路一直走,莫回头,有些事能放下就且放下。

”我当时觉得他这解释了跟没解释无任何区别,我也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有一次,

太后召我入宫。她问了我一句很奇怪的话,“阿枝可喜欢皇宫?

”我如实回答:“皇宫是这世上最繁华的地方,阿枝自然是喜欢的。

”太后继续问:“那阿枝可愿一直住在皇宫里?”我摇了摇头,“不愿意。”“为何?

”“因为住在皇宫,就不能一直跟阿父阿母住在一块儿了,阿枝不愿意和阿父阿母分开。

”太后叹了口气,又说了一句奇怪的话,“罢了罢了,你还小,以后自会明白。”回家后,

我没有跟阿母说这件事,我知道她不会说,他们所有人都好奇怪呀。过了大概一月的样子,

一次宫宴,我终于知道了大家为什么都这样了。在一个转角,

我听到宫女们正在议论什么事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偷听了。“你们听说了吗,

裕阳郡主要嫁给太子。”“真的吗?你可别听岔了去,太子那样子,还能能活多久呀?

”“我也听说了,好像是说国师预言,裕阳郡主乃是凤女转世,

太子殿下是含着金龙玉佩出生的,二人本应是一对,奈何太子殿下受我们这些凡人影响。

坏了气运,唯有与凤女在一起,方能重回正轨。”“还有这事?可是这样,

景大人和南玉郡主怎么舍得?”“是啊,况且陛下和太后那般宠爱小郡主。”“唉,

有句话不是叫‘君要臣死,那臣不得不死’,太子可是陛下的亲儿子,

裕阳郡主与之相比又算的了什么呢。”……听到这些话的我,指甲早已嵌入手心,

秋姑姑本想去教训一下她们,我将她拦下了,剩下的话我不想再听下去了,转身离开了。

我强忍着没哭,一直谨记着自己的身份,礼仪教养半点不敢忘,直到回家,我躲在房间里哭,

不敢去质问阿父阿母,我明白他们的苦衷,我不想让他们为难。虽然我只有十一岁,

但是我懂事的早,早已明白很多大人之间的权衡利弊。那一整夜我都没睡,哭了整宿,

秋姑姑也安慰了我整宿。我明白阿父与阿母的苦心,众人都知晓的事,只有我被蒙在鼓里,

我不怨他们,只因他们是真的将我保护的太好了。第二天去给阿母请安的时候,

阿母看着我红肿的眼睛,满眼心痛,问着发生了何事。我不肯说,唯有两行清泪落下,

阿母没有逼问我,只是抱着安慰我。后面她大概是问了秋姑姑,找了我谈话。“阿枝,

阿母和阿父对不起你。我们也不想将你嫁于太子,但是皇命难违,

你阿父不敢拿全族上百人的命做赌注。”说着,阿母眼眶已经泛红了。我告诉阿母,

我都知道,我理解阿父,我也不怨你们,这就是我的命吧。太子名为萧清羽,皇后之子,

现年十六,自幼羸弱,但是却又治国才华,深的皇帝看重。但是两年前,

有一位国师横空出世,预言只有将天定凤女嫁与太子,太子的命病就能好,

皇帝询问过阿父的意见,阿父自是不愿,皇帝本想就此作罢,奈何中途杀出一个皇后,

皇后在皇帝殿外跪了三天三夜,求着皇上为我与太子赐婚。皇后毕竟是皇帝的结发妻,

皇帝自己也心疼太子的,最终将婚事定了下来,婚事定在我及笄的那天。只是大家有意瞒着,

所以我才不知晓罢了。罢了,嫁谁不是嫁呢,嫁太子不亏,是正妃,还能有更高贵的身份,

也能为家族带来更多的利益。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安慰阿父阿母。我阿兄后来也知晓了,

他闻信快马加鞭地赶了回来,一回来便要进宫找皇帝说理去,被阿父给拦了下来。

我也劝住阿兄,跟他说我自己是愿意的。那几天,阿兄带我到处玩耍,玩遍了京城各处,

这大概是我最无拘无束的时刻吧,不用一直在意礼节。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阿兄走后,

我一直待在闺中备嫁。嫁衣这些自不用我自己绣,是皇帝让宫中最好的绣娘绣的,

婚礼仪式也是户部的人在操办,但会经常有宫中的资深老嬷嬷来教我宫庭礼节。

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就到了我及笄的日子,也是我与太子大婚的日子。

那天阿母哭得几乎快要晕厥了,拉着我的手说了许多体己话,

平日里魁梧挺拔的阿父今日红了眼眶,身形看着也消瘦了不少。那天夜里,太子来了我房中,

我瞧着他好像没有什么病态,也不似往日那样病恹恹的,反而是神采奕奕,

难道真的如国师所说的那样,我嫁于他,他的病变能好吗?只是这好的速度也太快了些吧!

我们喝了合卺酒,不过太子并不曾碰我,只是与我同床共枕罢了。第二日,

我们一早进了寿康宫给太后请安,皇上皇后也在,倒省的我们再走一趟了,

他们三人还赏赐了我不少的东西。后来的日子里,我一直与太子相敬如宾,他也不曾纳妾,

外界都是传言太子宠我,就连我的母家人都认为太子与我恩爱有加,太子的病也好了,

都说我是他的福星。只有我自己知道,太子从未与我圆房,他很少来我房中,

来了也是打地铺,他几乎是不与我说话,我们相处的像陌生人。其实这样我觉得挺好的,

想着一直这样也不错。两年后,皇帝病重,不久便驾崩了。太子登基,乃天命所归,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