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可,道非,常道从道的层面来说,对事情的做法,在某些情况下是对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又是错的。

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

对与错的划分没有固定的标准,应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宜,这才是恒常不变的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孔子也说“无可无不可”,对于事情的做法是对是错,它的划分标准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是否合情合理。

不受知识和观念的束缚。

是合情合理的做法对当时而言就是对的,不是合情合理的做法对当时而言就是错的。

应合理地做取舍。

譬如说摆在我们面前有两种养生方法,第一种是某位知名专家所推荐的方法,第二种是一个普通人推荐的方法。

经过自己亲身体验后,发现第二种方法使用后自己的身体感觉非常舒服,那就应该选用第二种方法。

不要执着于“专家推荐的一定就是最好的”这样的观念而错误地选择第一种方法。

过了一段时间,自己的体质发生了改变,第二种方法己经不适合自己了,但第一种方法非常适合自己,这时就要改选第一种方法了。

我们做人做事以及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情合理的做事方法。

情况变了,做事的方式方法也要随着改变。

名可,名非,常名对事物的定义和命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的“常名”指根据事物特有的性质和作用来定义和命名。

事物特有的性质和作用变了,对他的定义和命名也要随着改变。

也可以理解为不要随便给人事物下定义,贴标签。

不要对人事物表面的定义和命名产生执念而使自己的思维受到限制。

僻如说砒霜,他在单独使用时是有毒的,这时叫它毒药。

但它和某些药材搭配使用时却可以治疗一些疾病,这时就叫他良药了。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始就是开端,就是本源,天地的本源就是无,无也可以理解为在宇宙形成之前存在着的最初的那股混沌状态的能量。

无生化了天地,也就是无中生有。

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有就是指天地,天地生化了世间万物,是世间万物的母亲。

也就是无形的宇宙能量生化了天地,天地又生化了世间万物。

也就是说这个无形的宇宙能量生化了有形的天下万物。

无和有是同时存在的,就像《易经》中所说的阴和阳是同时存在的道理是一样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的“无”指无形的,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也就是指无形的能量。

“有”指有形的,肉眼可见的。

“徼”的意思是“边界”,在这里指表面现象。

事物有形的表面现象是由这个深层次的无形的能量状态所决定的。

表层现象是果,深层的能量状态是因。

看到事物有形的表面现象时应反观其深层次的无形的能量是个什么样的状态。

比如,我们每个人外在所遭遇的人事物都是由我们内心的能量状态所决定的。

内心是丰盛的知足的,外在也是丰盛圆满的。

内心是匮乏的恐惧的,外在也是匮乏缺失的。

只有内心保持轻松自在的、平静的高频状态,外在才会显现出高频的好的人事物。

因为同频共振,同质相吸。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和无是一体两面,同时存在的,只是名称不同罢了,人事物有形的表面现象是由这个深层次的无形的能量状态所决定的,这就是它的玄妙之处。

但我们往往只看到人事物的表面现象并一味地向外追逐求索,却忽略了这个有形的表面现象是由深层次的无形的能量状态所决定的。

所以,当我们看到人事物的表面现象如何时,就要反观那个深层次的能量是个什么样的状态,然后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通过了解人事物深层次的能量状态如何,就能洞悉它表面现象的呈现。

世间万物存在、生化和发展的奥妙就在此。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