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余雾未散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林砚在青川待了整整一个月。

爷爷林守义出院后,身体还需调理,每天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翻那本采药笔记,手指总在“赵伟”两个字上反复摩挲。

青川河的水依旧潺潺流过老城区,只是河面上的雾气,似乎比林砚初来时淡了些,却总在清晨或傍晚,又悄悄拢起一层薄纱,像不愿完全散去的秘密。

这天午后,林砚帮爷爷整理旧物,在衣柜最底层翻出一个木盒,里面装着爷爷年轻时的照片,还有一枚泛着铜绿的徽章——正是爷爷提过的“青川铁矿旧徽章”。

徽章背面刻着一个“陈”字,林砚皱起眉,李茂的姓氏是“李”,这枚“陈”姓徽章又是谁的?

“这是当年矿洞安全员老陈的。”

林守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走到林砚身边,拿起徽章,眼神沉了下去,“老陈是赵伟父亲的同乡,当年矿洞透水事故,他本来能逃出来,却回去救一个新来的矿工,最后没上来。

他死前把这枚徽章交给我,说要是以后有人查矿洞的事,让我把徽章交出去,说这里面……藏着东西。”

林砚接过徽章,仔细查看,发现徽章边缘有一道细微的缝隙,他用指甲抠了抠,徽章的背面竟缓缓打开,里面藏着一张折叠的纸条,纸条泛黄发脆,上面是潦草的字迹:“矿洞偷工减料,不止李老板一人,还有‘上面’的人撑腰,我己留证据在老槐树下,若我出事,让赵伟交给警察。”

落款日期是1998年10月20日——正是赵伟失踪前五天。

“老槐树下?”

林砚猛地想起,县城中心有一棵三百年的老槐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是青川的地标。

他抬头看向爷爷,“爷爷,赵伟当年是不是去老槐树下找过证据?”

林守义点头:“赵伟失踪前几天,确实提过要去老槐树下‘取个东西’,我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来,他找的就是老陈留下的证据。”

林砚攥紧纸条,心里一阵发凉——李茂的背后还有人?

那赵伟的死,是不是比想象中更复杂?

他立刻拿出手机给张建军打电话,可电话响了好几声,却没人接。

“张所长怎么不接电话?”

林砚嘀咕着,又打了一次,依旧无人接听。

他心里涌起一股不安,决定去派出所看看。

刚走到门口,就看见王婶匆匆赶来,她脸色苍白,手里攥着一个信封:“小砚,不好了!

张所长出事了!”

林砚心里一沉:“王婶,怎么回事?”

“刚才有人往派出所送了个信封,里面是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张所长被绑在一个废弃的仓库里,还附了一张字条,说让你带着老陈的证据去‘鬼见愁’的后山,不准报警,否则就杀了张所长!”

王婶说着,把信封递给林砚。

林砚打开信封,里面果然有一张照片,张建军被绑在柱子上,嘴巴被胶带封住,眼神里满是焦急。

字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想要张建军活命,就带老陈的证据来‘鬼见愁’后山的废弃木屋,一个人来,不准告诉任何人,下午五点前到,否则后果自负。”

“是李茂!

一定是他!”

林砚咬牙道,他知道李茂还没被抓,现在肯定是狗急跳墙,想抢回证据。

“小砚,你不能去!

太危险了!”

林守义急忙拉住他。

“爷爷,张所长是因为帮我们查案才出事的,我不能不管!”

林砚语气坚定,“我现在就去‘鬼见愁’后山,您在家等着,我会想办法救张所长的。”

林守义知道林砚的脾气,拦不住他,只好叮嘱道:“你一定要小心,带上这个。”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把锋利的柴刀,递给林砚,“这把刀是我年轻时用的,锋利得很,要是遇到危险,记得保护自己。”

林砚接过柴刀,放进背包,又把老陈的纸条和徽章藏在身上,匆匆往“鬼见愁”后山赶去。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