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林屿森知道,这是他刻意训练的结果 —— 他需要用 “懂事” 换取更多的自***,比如,接触 “钱” 的机会。
林洛雪和他截然相反,软乎乎的像块棉花糖,走路总爱跟在他身后,喊 “哥哥” 的声音甜得发腻。
有次幼儿园小朋友抢她的小熊,林洛雪没哭,只是跑回来找林屿森,拉着他的衣角说:“哥哥,小熊被抢走了。”
林屿森放下手里的绘本(其实是偷偷看父亲的《经济学基础》),拉着妹妹找到那个小朋友,没像其他孩子那样哭闹,而是指着幼儿园墙上的 “分享规则” 说:“老师说要轮流玩,你拿了洛雪的小熊,该还给她了。”
小朋友被他严肃的样子唬住,乖乖把小熊递回来。
回家后,母亲问起这事,林屿森说:“跟人讲道理比吵架有用。”
母亲笑着揉他的头:“你这孩子,怎么比大人还冷静?”
林屿森没说,前世在谈判桌上,他早就学会了用最低成本解决问题 —— 吵架,从来都是最笨的办法。
西岁那年,父母给他们办了 “儿童理财账户”,每个月给两人各十块零花钱,让他们自己管理。
林洛雪的零花钱大多用来买贴纸和糖果,不到月底就花光;林屿森却一分没动,全存进了账户。
母亲好奇地问:“屿森,你不买玩具吗?”
林屿森摇摇头:“玩具会旧,钱存起来能做更有用的事。”
他没说,系统己经提示他,2008 年金融危机后,股市会有一波反弹,他需要攒够 “启动资金”。
为了多攒钱,林屿森还主动帮父母做家务 —— 洗碗五块,扫地三块,整理房间两块。
林洛雪见了,也跟着学,却总把碗摔碎,把地扫得更乱,最后还是林屿森帮她收拾烂摊子,再把自己的劳务费分她一半。
“哥哥,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林洛雪嚼着林屿森买的草莓糖,含糊地问。
林屿森蹲下来,帮她擦嘴角的糖渣:“因为我们是双胞胎啊,我是哥哥,要照顾你。”
他没说的是,每次帮妹妹,系统都会弹出守护亲情的进度条 —— 现在己经到了 15%,奖励是 “记忆力强化”,让他能更快记住前世的行业数据。
六岁那年,林屿森第一次提出 “投资”。
那天父亲看财经新闻,说 XX 乳业的股价跌了,叹了句 “可惜”。
林屿森突然说:“爸爸,买这个股票吧,以后会涨的。”
父亲愣了,笑着说:“你个小孩子懂什么股票?”
林屿森没争辩,只是把自己攒的两百块零花钱取出来,放在父亲面前:“我用我的钱买,赔了也不怪你。”
父亲拗不过他,抱着 “让孩子长见识” 的心态,帮他买了 100 股 XX 乳业。
林洛雪凑过来看,好奇地问:“哥哥,这是什么呀?”
林屿森摸着她的头:“这是能帮我们赚钱的‘纸片’,以后能给洛雪买更多草莓糖。”
林洛雪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自己的零花钱也塞给他:“那我也买,给哥哥一起赚钱。”
林屿森看着手里皱巴巴的零钱,心里暖烘烘的。
他知道,这一世的路,他不是一个人走 —— 有这个软乎乎的妹妹陪着,再枯燥的理财计划,也多了几分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