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既来之则安之
但是,原主对男主没有感情,原主有一个青梅竹马,两个人本来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世事弄人,原主的这个男友因为家庭的原因被下放到了遥远的边疆,从此两人被迫分手断了联系。
在原主结婚那天,突然收到了一封前男友妹妹的来信,信里说他在下放的地方出事故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原主崩溃了,觉着生无可恋,就***了……姜念挺同情原主的遭遇,不知道原主是死了还是穿到了自己原来的身体里,希望她来世能够幸福快乐吧。
“念念,你发啥呆呢?
快点吃,一会儿粥都凉啦。”
刘玉贤把一汤勺米粥轻轻吹了吹,放到姜念嘴边。
“妈,你也吃点吧,这么多粥我也吃不了。”
姜念把碗往刘玉贤这边推了推。
“妈不吃,你正生着病呢,还能抢你这点儿吃喝吗?”
刘玉贤又把碗推了回去,“你多吃点身体才好的快,安子看了也会高兴。”
姜念心里挺感动的,不说这是第一个给予她温暖的人,作为原主的婆婆,在这样一个年代,把自己儿媳妇当亲闺女似的的人还真不多见了。
一会儿的功夫,一碗米粥就见了底。
“念念,你好好睡一觉。”
说着,刘玉贤扶着姜念慢慢躺下,“晚饭好了,我给你点到屋里来,你就别起来了。”
说完端着碗乐呵呵的出去了。
姜念躺在炕上,望着黑乎乎的屋顶发呆,感觉这一切还跟做梦似的,谁能想到这么玄幻的事情能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
“算了算了,不想了,既来之则安之吧,一切都会好的。”
姜念给自己打气道,甩掉心里的愁虑,闭上眼睛又睡着了。
“嫂子,你家姜知青咋样了?
醒了没?”
邻居王嫂子拿着一把小葱,几根黄瓜,两个鸡蛋进了季家的院子,“拿着,这些东西给你家儿媳妇补补身子。”
刘玉贤正坐在院子里摘菜,抬头看见王嫂子手里拿着东西走了进来。
“呦,王嫂子过来啦!
你来就来呗,拿这些东西干嘛。”
刘玉贤放下手里的菜,赶忙站了起来,迎了过去。
“咱两家都是老邻居了,不兴这套,谁家都不容易,快把这些东西拿回去。”
“这些都是自己家种的,也不值几个钱。”
说着把手中的菜放到刘玉贤的怀里。
“别拉扯了,快收着吧。”
“你看这是闹的,那我就收下了,替我家念念谢谢你啦。”
刘玉贤随手把菜放到一边,拉过来个小板凳,让王嫂子坐了下来。
“我家念念没啥事了,刚刚醒了过来喝了点粥,又睡下了。”
刘玉贤也坐了下来,一边低头摘菜一边跟王嫂子唠嗑。
“谢天谢地啊!
幸亏没出啥大事!”
王嫂子捡起地上的菜也跟着摘了起来。
“是啊,幸亏没事,不然我怎么跟人家父母交代啊,刚嫁进来就出这样子的事。”
刘玉贤抬起头望了望紧闭的房门,心里叹了口气。
王嫂子把凳子往刘玉贤这边挪了挪,凑到刘玉贤身边,小声问到:“到底咋回事啊?
姜知青为啥想不开啊?”
“唉,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咋回事,昨个白天结婚时还好好的,谁也没想到晚上就喝农药了。”
“安子干啥去了?
他是咋想的?
说句不好听的,当初也是安子好心才娶了她,她咋能干出这种事呢?
出了这事,安子还不让人在背后搓脊梁骨啊!”
王嫂子因为越说越愤怒,声音也跟着大了起来。
“虚…你小点声。”
刘玉贤赶紧用手怼了怼王嫂子,“这话别说了,我怕她多想。”
“你说说,十里八村哪有你这么好的婆婆啊,她这是掉到福堆里还不知足。”
王嫂子撇撇了嘴。
“安子去县里给她买药去了,估计晚上能回来。”
刘玉贤想了想说“具体是因为啥事儿,俩人将来想咋过,就让他俩自己商量去吧,咱们老人就不多掺和了。”
“嫂子,你这真不愧是个文化人,就是比我们这些老粗懂的道理多!”
“啥文化人啊,就是小时候念了两天书。”
刘玉贤笑着摆了摆手,她能把字认全了就不错了。
“那也比我们强啊,对了,刚才在地里,那个林翠花还幸灾乐祸来着,说什么安子当初还不如娶了她家杏儿,她也不看看她家那丫头长的那样,哪配得上咱安子啊。”
刘玉贤听了笑了笑,把摘好的菜拢了拢没搭话。
“好啦!
嫂子你做饭吧,我也要回家做饭去了。”
说着,王嫂子站起来掸了掸衣服,就要往外走。
“王嫂子你把这拿给铁蛋儿吃。”
刘玉贤抓了一把花生塞到她兜里。
“嫂子,你说你客气啥啊我家铁蛋看着这花生准高兴得不得了,行了,那我就收下了,谢谢你啊。”
说完王嫂子捂着兜高高兴兴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