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把语文课本立在桌前,目光却没落在书页上——他的指尖轻轻贴着桌角,昨天帮废品站老板修收音机时沾上的铜屑还没洗干净,脑子里却反复回放着数学课本里那道函数题的解法。
自从那场雷雨过后,课本上曾经像天书一样的公式和定理,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前几天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了道拓展题,全班没人举手,李华盯着题目,脑子里竟自动浮现出辅助线的画法,还有一步步的推导过程。
他犹豫着举起手,声音不大,却把解题步骤说得分毫不差,连老师都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李华这道题解得很妙,大家都听听。”
那之后,李华不再像以前那样躲着数学老师的目光。
他会在课间把没弄懂的题拿去问老师,也会在自习课上帮同桌讲解应用题。
同桌总说:“李华,你最近像开了窍似的,以前你连选择题都要蒙。”
李华只是笑,没说自己能“看见”题目里藏着的解题线索。
月考来得很快,数学试卷发下来时,李华深吸了一口气。
他先把卷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那些曾经让他头疼的计算题、几何题,此刻就像摆好了答案的拼图,每一步思路都清晰地浮现在脑子里。
他拿起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连草稿纸都没怎么用,就顺利地写完了所有题目。
交卷时,后桌的男生碰了碰他的胳膊:“华子,等会儿把选择题答案透给我呗,我肯定又及不了格。”
李华摇了摇头:“自己写吧,其实不难,你仔细想想老师讲过的例题。”
他知道,靠别人给的答案,永远不如自己学会实在。
成绩出来那天,数学老师抱着卷子走进教室,目光扫过全班,最后停在李华身上。
“这次月考,有个同学进步很大,”老师顿了顿,举起手里的卷子,“李华,100分,全班第一,也是全年级唯一的满分。”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接着响起一阵惊讶的议论声。
李华猛地抬起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首到老师把卷子递到他手里,鲜红的“100”分印在卷首,连最后一道最难的附加题都打了对勾,他的手指才微微发颤——这是他上学以来,第一次拿到满分,第一次被老师在全班面前表扬。
下课后,同学们围着他,要看他的卷子。
“李华,你也太牛了吧,这道附加题我连题目都没看懂。”
“你是不是偷偷报了补习班啊?
怎么突然这么厉害?”
李华挠了挠头,笑着说:“就是最近上课认真听了,多做了几道题而己。”
他没提那场雷雨,也没说自己的秘密,只是把卷子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书包最里面的夹层。
走出教室的那一刻,他明显看到往日不可能会有交集的校花栾雪萍,此刻也在用一种奇怪的目光望着自己!
放学回家的路上,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李华走在田埂上,看着地里金黄的麦子,心里像揣了个暖烘烘的太阳。
他想起以前每次考砸,爸都会说“没事,尽力就好”,娘会默默把他爱吃的炒鸡蛋多夹到他碗里。
这次,他终于能拿着满分的卷子,让他们高兴一次了。
推开家门时,妈妈正在院子里择菜。
李华从书包里掏出卷子,递到娘面前:“妈,我数学考了100分。”
妈手里的菜掉在竹篮里,她赶紧拿起卷子,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又抬头看了看李华,眼眶突然红了:“俺儿出息了,真是出息了!”
那天晚上,爸特意去镇上买了肉,妈炒了满满一桌子菜。
吃饭时,爹把酒杯倒满,跟李华碰了碰杯:“好好学,将来考个好大学,走出咱这村子。”
李华点点头,看着爸妈欣慰的笑容,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他要靠自己的本事,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也要走出一条不一样的人生路。
月光洒在饭桌上,照亮了那张满分的卷子,也照亮了少年眼里坚定的光。
课桌上的100分,不仅是一张成绩单,更是李华人生转折的开始——从这个秋天起,那个曾经默默无闻的皖北少年,终于在成长的路上,迈出了闪闪发光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