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灵的小弟弟,那么小,也淋了雨受了寒,再加上没奶吃,没几天就死了。
志灵娘心疼孩子,病得就更重了:发高烧,迷迷糊糊,胡言乱语。
请郎中来看了看,说是刚做月子就受了惊吓,瘀血没有排净;再一高烧,瘀血在肚子里结成块了,属于血痨一类,很难治,只能喝点草药看能不能缓解缓解。
志灵娘吃了几付草药,不发烧了,但身体还是虚弱,只能病怏怏地躺着。
后来,又添了咳嗽痰多的毛病,一咳嗽起来就停不住,嗓子里呼噜呼噜,一大口一大口地吐黄稠的黏痰。
小志灵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天天在家伺候娘。
抓了药来,就在奶奶的帮助下,在院里支三块石头,点着木柴,把砂锅放在上边熬药。
熬好药,又在奶奶的帮助下,把药汤倒到碗里,晾一晾,让娘喝下。
怕娘嘴里苦,就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冰糖给娘吃。
娘一咳嗽有了痰,就端来一个小铁盒,给娘捶着背让娘吐痰。
等娘吐完了,再把痰盒拿出去洗干净。
娘的痰粘稠粘稠的,粘在铁盒上可难刷了。
天气冷了,小志灵的小手就冻得通红。
但是小志灵努力坚持着。
有了病,老不见好,志灵娘的脾气就变了,变得暴躁了。
有一次,邻居婶子看小志灵刷痰盒那么费劲儿,就出了个主意,说:你在盒子里撒点灶膛里的灰,就好往出倒了。
小志灵就照着做了。
结果,志灵娘一咳嗽一吐痰,那灰喷出来溅了一脸。
就气得打了志灵一顿。
小志灵也不敢躲,只能泪汪汪忍受着。
挨了打,又去刷痰盒,再也不敢往里边撒灰了。
再后来,志灵娘又添了馋病。
脑子一想吃什么,恨不得立时吃到嘴里。
家里有的还好说,家里没有就得出去买。
好在家里有奶奶分的几块大洋,还有爹平时挣的几个钱,倒是不用在钱上为难。
娘要吃饺子或者油饼,小志灵就拿了钱去街口的饭铺里去买。
人小,来回跑着,也得花点时间。
娘等不及,就骂小志灵偷懒,骂着骂着还打几下。
娘吃得很快很香,都想不起来给小志灵留一点儿。
小志灵知道娘这都是有病闹的,也不觉着委屈,只盼着娘吃了以后好起来。
有时,志灵娘说想吃这个,买回来又说不想吃了,又想吃那个。
小志灵就又跑一趟,累得呼哧呼哧的。
等娘吃饱了睡着了,小志灵就坐在小板凳上看着。
她多么希望娘快点好起来,像以前那样把自己搂在怀里!
可是,娘还是走了。
那年小志灵刚八虚岁。
志灵娘走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眼看着人不行了,志灵爹就找人出去看个合适的地方去挖坟。
找的是村外一块地,也跟人家说好了,付了点钱买下来了。
可等志灵爹刚一回来,志灵娘突然又坐了起来,大声说:“那块地挺好,我挺满意,在高处,又向阳,亮堂堂的!”
这话说的,好像她跟着去了亲眼看到了一样!
也许人真有灵魂吧!
接下来,志灵娘就开始嘱咐孩子他爹:“我死了以后,你不许给孩子找后娘,让孩子受气!
等孩子长大嫁了人,你想找再找!”
说完,不等大家反应过来,就咣地一下躺倒咽了气。
可怜的小志灵在奶奶的指挥下,披麻戴孝安葬了亲娘。
本来不大的小身子更瘦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