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活一九八零
他下意识摸向胸口——没有冰冷的监护仪导线,没有手术后的钝痛,只有粗布衬衫贴在皮肤上的温热触感。
“醒了?
赶紧起来洗把脸,你爸买了糖油饼,再不吃就凉了。”
门外传来女人的声音,带着点熟悉的温和,却不是林秀的腔调。
贺礼僵了几秒,混乱的记忆突然涌进脑海:1980年的北京,胡同里的老房子,他是22岁的贺礼,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在家晃了两年,成了街坊眼里“好吃懒做”的啃老族。
他掀开印着“牡丹”图案的薄被,脚踩在微凉的水泥地上,走到挂在墙上的旧镜子前。
镜子里的年轻人,头发有些凌乱,眼神却亮得惊人——没有老年的浑浊,没有病痛的憔悴,是属于22岁的鲜活。
贺礼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指尖传来的真实触感让他眼眶发热:不是梦,他真的回来了,回到了所有遗憾开始之前。
“小礼,发什么呆呢?”
母亲王桂兰端着搪瓷碗走进来,碗里放着两个金黄的糖油饼,“你爸早上去胡同口排队买的,知道你爱吃。”
贺礼看着母亲鬓角的几缕白发,心里一阵发酸。
上一世他忙于学业和家庭琐事,从未好好陪过父母,首到他们去世,他才后悔莫及。
这一世,他绝不能再留下这样的遗憾。
“妈,我这就起。”
贺礼接过搪瓷碗,咬了一口糖油饼,酥脆的外皮裹着甜香,是记忆里童年的味道。
他狼吞虎咽地吃完,抹了抹嘴说:“妈,我跟你说个事儿,我想重新复习,明年考大学。”
王桂兰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真的?
你愿意读书了?”
贺礼用力点头:“嗯,以前是我不懂事,现在想明白了,得有个正经前程。”
他记得上一世自己是1978年考上的大学,这一世虽然晚了两年,但凭他脑子里的知识储备,考上燕园历史系绝非难事。
正说着,父亲贺建国扛着自行车走进来,车把上挂着一个布包。
“爸,”贺礼迎上去,接过父亲手里的布包,“您累了吧,我给您倒杯水。”
贺建国愣了愣,随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小子,今天怎么这么懂事?”
贺礼心里一暖,上一世他总觉得父亲严厉,很少跟他亲近,现在才明白,父亲的沉默里藏着多少期盼。
接下来的日子,贺礼彻底变了个人。
他把房间里的武侠小说收起来,找出高中的课本,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背书,晚上在煤油灯下做题。
王桂兰看在眼里,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营养餐,贺建国则托人给他找来了往年的高考真题。
街坊邻居见了他,都忍不住感叹:“贺家小子这是转性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游手好闲的模样了。”
这天下午,贺礼去图书馆借书,路过胡同口的供销社时,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姑娘穿着蓝色的工装裙,扎着马尾辫,正踮着脚够货架上的笔记本。
阳光落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是苏晚!
贺礼的心跳瞬间加速,上一世的遗憾像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深吸一口气,一步步走过去,声音有些发颤:“同志,需要帮忙吗?”
苏晚转过头,看到贺礼,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礼貌的笑容:“麻烦你了,我想拿最上面那本笔记本。”
贺礼伸手取下笔记本,递给苏晚,目光落在她手里的《史记》上,笑着说:“你也喜欢读历史?”
苏晚眼睛一亮:“是啊,我特别喜欢《史记》,尤其是《项羽本纪》。”
贺礼心里一喜,上一世他们就是因为《史记》结缘,这一世,缘分似乎来得更早。
“我也喜欢《史记》,”贺礼看着苏晚的眼睛,认真地说,“以后要是有不懂的地方,咱们可以一起讨论。”
苏晚点点头,脸颊微微泛红:“好啊,我叫苏晚,在街道工厂上班,你呢?”
“我叫贺礼,准备明年考大学,想报考燕园历史系。”
贺礼挺首了腰板,语气里满是坚定。
他知道,这一世,他不仅要考上大学,要孝顺父母,更要抓住眼前的机会,不让苏晚再从他的生命里溜走。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胡同里,拉长了两个人的身影。
贺礼看着苏晚手里的笔记本,心里充满了希望——1980年的风是暖的,未来是亮的,这一世,他一定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弥补所有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