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爸妈骂 “疯了”:放着投行不干,回村当 “农民”?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高铁缓缓驶进县城站时,沈砚辞拎着行李箱站在窗边,看着窗外掠过的稻田,心里竟有了点近乡情怯的慌。

出站口没等多久,就看到父亲沈建国骑着辆旧电动车过来,车把上挂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刚买的橘子。

“怎么突然回来了?

也不提前说声。”

沈建国接过行李箱,语气平淡,可沈砚辞还是注意到他鬓角又多了些白头发。

电动车后座的坐垫被晒得发烫,沈砚辞坐下时,父亲特意把车速放慢了些,怕风太大吹着他。

到家时己是傍晚,母亲赵秀兰正在厨房忙活,听到院门口的动静,手里的锅铲都没放下就跑了出来。

看到沈砚辞,她脸上立刻堆起笑,可扫到他手里的大行李箱,又皱起了眉:“你这孩子,怎么还把行李带回来了?

是不是在城里出什么事了?”

“妈,我没事。”

沈砚辞把行李箱放在堂屋角落,走到厨房门口,看着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背影。

土灶里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炖着的红烧肉咕嘟咕嘟冒着泡,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

这是他从小最爱吃的菜,每次回家,母亲都会提前做好等着他。

“没事你带这么多行李干嘛?”

赵秀兰关掉煤气,把红烧肉盛进盘子里,“是不是工作太累了?

跟你说过多少次,别总加班,身体是自己的。

你爸昨天还跟我念叨,说你都快半年没打电话回来了。”

沈砚辞坐在饭桌旁,看着母亲端上来的红烧肉、炒青菜,还有一碗鸡蛋汤,都是他爱吃的。

他拿起筷子夹了块红烧肉,熟悉的味道在嘴里散开,眼眶突然有点发热。

“妈,爸,我有件事想跟你们说。”

沈砚辞放下筷子,深吸了口气。

沈建国刚端起酒杯喝了口酒,听到这话,动作顿了顿:“什么事?

你说。”

“我辞职了。”

沈砚辞看着父母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我想回村里,把爷爷留下的老院修一修,开个民宿。”

这话一出,饭桌旁瞬间安静下来。

赵秀兰手里的碗 “哐当” 一声磕在桌上,汤洒了一点出来。

她看着沈砚辞,脸色一下子变了:“你说什么?

辞职了?

你在投行好好的,马上就要当 VP 了,怎么突然辞职了?”

“就是啊,” 沈建国放下酒杯,眉头皱得紧紧的,“你在城里打拼了八年,好不容易混到这个位置,年薪百万,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来,你说辞职就辞职?”

“我不想在城里待了。”

沈砚辞拿起手机,调出那张老院照片,递到父母面前,“爷爷的老院荒了这么久,我想把它修起来,开个民宿,过几天踏实日子。”

赵秀兰接过手机,看着照片里的老院,眼眶也红了。

那是沈砚辞爷爷留下的房子,当年沈砚辞去城里上大学时,爷爷还特意拉着他的手说,等他毕业了,就一起在院里种点花花草草。

可没等沈砚辞毕业,爷爷就走了。

“修老院可以,开民宿也行,可你犯不着把工作辞了啊!”

赵秀兰把手机还给沈砚辞,声音都带上了哭腔,“你知道你爸为了供你上大学,在工地上搬了多少年砖吗?

你知道你刚进投行时,村里多少人羡慕我们家吗?

现在你说要回村当‘农民’,别人会怎么说?

会说你在城里混不下去了,会说我们老沈家没本事!”

“妈,别人怎么说是别人的事,日子是我们自己过的。”

沈砚辞看着母亲,语气很坚定,“我在城里天天加班,身体都快熬垮了,上次还在公司晕倒了。

我不想再那样过了,我想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

“晕倒了?

你怎么不跟我们说?”

赵秀兰一下子急了,伸手摸了摸沈砚辞的额头,“有没有去医院检查?

医生怎么说?”

“妈,我没事,就是低血糖。”

沈砚辞拉住母亲的手,“你看我现在,是不是比以前精神多了?

我回村开民宿,不仅能照顾你们,还能过上踏实日子,这不挺好的吗?”

“好什么好!”

沈建国突然拍了下桌子,酒杯里的酒都洒了出来,“开民宿能赚几个钱?

你知道现在做生意有多难吗?

村里之前有人开农家乐,没几个月就倒闭了。

你在投行一年能赚一百万,开民宿十年都不一定能赚到这么多!

你这孩子,就是被城里的日子惯坏了,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沈砚辞知道父亲在担心什么,他从小就知道父亲是个务实的人,一辈子都在为这个家奔波,只想让他能过上好日子。

可他现在想要的,不是别人眼里的好日子,而是自己心里的好日子。

“爸,我知道你担心我赚不到钱。”

沈砚辞看着父亲,“我在投行工作这么多年,也攒了些积蓄,足够改造老院和初期运营了。

而且我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像别人那样盲目跟风。

我想把老院改成一个不一样的民宿,不搞网红风,就保留它原来的样子,让来的人能感受到真正的乡村生活。”

“不一样又能怎么样?

还不是赚不到钱!”

沈建国气呼呼地说,“我跟你妈这辈子没什么大本事,就想让你能在城里站稳脚跟,娶个媳妇,安安稳稳过日子。

你倒好,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回村折腾!

我看你就是疯了!”

“我没疯!”

沈砚辞的声音也提高了些,“爸,妈,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可我己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

我不想再为了别人眼里的成功,委屈自己过一辈子。

爷爷走之前跟我说,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我想按照爷爷说的,好好过日子。”

饭桌上又安静下来,只有锅里剩下的红烧肉还在冒着热气。

赵秀兰抹了抹眼泪,拿起筷子给沈砚辞夹了块肉:“孩子,妈知道你不容易,在城里打拼肯定受了不少苦。

可回村开民宿,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你再好好想想,别冲动行事。”

“妈,我己经想好了。”

沈砚辞吃下那块红烧肉,心里暖暖的,“我不会后悔的。”

沈建国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叹了口气,又端起酒杯喝了口酒。

他知道儿子的脾气,一旦做了决定,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可他还是放心不下,毕竟回村开民宿,前路未知,他怕儿子会吃亏。

“行了,饭都快凉了,先吃饭吧。”

赵秀兰打破了沉默,给沈建国也夹了块肉,“有什么事,咱们慢慢说,别跟孩子置气。”

沈砚辞看着父母,心里很清楚,他们虽然嘴上骂他 “疯了”,可心里还是疼他的。

他知道,想要让父母真正接受他的决定,还需要时间。

但他相信,只要他好好干,把民宿开起来,让父母看到他的努力和成果,他们一定会理解他的。

晚饭过后,沈砚辞主动收拾碗筷,赵秀兰在一旁帮忙。

看着儿子忙碌的背影,赵秀兰小声说:“孩子,要是在村里待不下去了,就回城里,妈永远支持你。”

沈砚辞停下手里的动作,看着母亲,眼眶又热了:“妈,谢谢您。

您放心,我一定会把民宿开好的。”

夜深了,沈砚辞躺在房间里,看着窗外的月光。

房间里的陈设还是他小时候的样子,书桌上还放着他当年的奖状。

他拿起手机,又看了眼那张老院照片,心里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未来的路可能会很难走,会遇到很多困难和质疑,但他不会退缩。

因为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找到了内心的方向。

窗外的蝉鸣渐渐响了起来,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淡淡的光影。

沈砚辞闭上眼睛,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知道,从明天起,他的新生活就要开始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