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卦定吉凶,低保保平安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清河县的老城区,像一本被翻得起了毛边的旧书,每一页都写着柴米油盐和经年累月的烟火气。

凌星的家就在这本书的某一页里——一栋墙皮有些剥落的旧楼。

推开吱呀作响的防盗门,屋内的景象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个小型古籍资料库兼单身汉蜗居。

客厅沙发上堆着几摞旧书,最上面一本是《增删卜易》,旁边散落着几枚磨得光滑的铜钱。

餐桌一半用来吃饭,另一半则被一台老式笔记本电脑和一堆打印出来的《地方志·怪异篇》稿件占据。

书架上更是五花八门,《山海经》、《周易集注》、《梦溪笔谈》、《拾遗记》与一些现代地质学、民俗学著作挤在一起,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这就是凌星父母留下的全部。

一对痴迷于地质勘探与古籍传说的夫妇,在一次官方定性为“USP-7级(强地质灾害)”的勘探事故中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留给刚成年的凌星的,除了这套房子和满屋子的书,就是一个“吃低保”的身份。

他曾无数次试图从那些艰深晦涩的文字和父母的勘探笔记里找到一点关于那场意外的线索,最终却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加神神叨叨,并且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知道得越多,麻烦越多。

不如糊弄日子,平安是福。

他从冰箱里拿出一盒合成蛋白奶,叼在嘴里,习惯性地走到书架旁,手指拂过那本线装《周易》的书脊。

这是他吃饭的家伙之一——对八卦五行、卜筮之术的“熟悉”。

当然,这种熟悉仅限于理论研究和在网上忽悠外行人。

真要他起卦断吉凶,十次有九次不准,还有一次是蒙的。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他咕哝着今天早晨莫名出现在脑海里的八卦卦象,摇了摇头,试图把这种“职业病”甩出去。

“真是魔怔了,起床念这个,又换不来信用点。”

简单解决了早餐,他骑上那辆哐当作响的二手电动踏板车,汇入了清晨的车流。

他的目的地,是柳河街道办事大楼最角落里那个散发着消毒水和旧纸堆味道的办公室——“民俗文化与历史遗迹调研办公室”。

他的工作,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本地的“民俗文化”,主要是那些上不得台面的灵异传说。

每当内部系统里出现一些无法立即解释的“小异常”(USP/UEF低风险预警),他的任务就是从故纸堆里找出对应的民间故事,写一篇“科学合理”的报告,证明那不过是古人的幻想或对自然现象的误解,以此安抚民心(或者说,堵住民众的嘴)。

今天系统里弹出一条简报:”事件编号:USP-2023-1103-PL“”地点:柳河街道西郊,原第三矿区,7号废弃矿坑周边“”描述:近三日,周边居民报告夜间有异常声响(似低语与挖掘声)。

晨间发现矿区入口植被出现非正常枯萎及疑似抓痕。

无人机巡检未发现大型动物踪迹,但红外传感器捕捉到短暂、模糊的高热源反应,随即消失。

“”初步判断:疑似小型未知地下生物活动/废弃矿坑结构松动产生的风声回声。

建议:持续观察,设置警告标志。

“凌星打了个哈欠,熟练地开始翻找资料。

“西郊老矿坑……嗯,《清河县志》同治年版提过,说开矿时挖到过‘血土’,工人都说闻到了铁锈和腥气混合的味道,后来还请了和尚做法事……扯淡。”

他撇撇嘴,继续翻。

他又抽出一本自己整理的《山河异闻录》手稿复印件,里面记录了不少本地老人口述的怪谈:“拖腿儿”:说是矿上以前有种看不见的东西,专拖矿工的脚后跟,让人摔跟头,严重了会腿烂生疮。

凌星之前的报告将其归结为“矿区潮湿环境导致的真菌感染及心理暗示”。

“鬼打墙”: 矿洞深处容易迷路,老一辈说是被“迷了眼”。

凌星的标准解释是“坑道复杂,磁场异常,加之缺氧导致的定向障碍”。

“石娘子”: 最邪乎的一个传说,说矿洞深处有时会传来女人的哭声,有人声称见过一个穿着白衣、脸色惨白的女人在废弃坑道里飘,靠近了就会被她拉进石壁里。

凌星对此的官方结论是:“井下气流通过狭窄缝隙产生的啸叫,偶有夜行动物(如白化鼬)活动, combined with workers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superstition(结合工人的心理压力和迷信)”。

他轻车熟路地开始套用模板:“综上所述,结合地质结构学与动物行为学分析,该异常现象极大概率系矿坑内部结构因年久失修产生局部塌陷或裂隙,形成特定气流通道引发异响;同时,不排除有适应性较强的穴居生物(如蝙蝠、特殊鼠类)种群迁入该区域,其活动痕迹及体热被红外传感器捕捉。

建议以物理封堵为主,辅以声光驱兽装置……”他写得正投入,办公室那台老旧的内部电话突然刺耳地响了起来。

凌星吓了一跳,嘀咕着“准没好事”,懒洋洋地接起来:“喂,民俗办。”

电话那头是街道办新来的实习生小张,声音紧张得变了调:“凌、凌哥!

不好了!

刘大妈她……她出事了!”

“刘大妈?

她又张罗着给我介绍对象了?”

凌星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不是!

是矿区!

就你刚写报告那个矿坑!”

小张语速极快,“刘大妈早上非说要去现场看看情况,说是要‘实地调研’才能写好安全提示,带着俩老伙计就去了!

结果刚在矿洞口拍了照,就说里面影子晃,闻到一股像烂了几百年的腌咸菜混着铁锈的怪味儿!

其中一个老伙计当时就吐了!

刘大妈自己跑回来,现在在卫生所,脸色发白,首犯恶心,还说头晕耳鸣!”

凌星愣住了。

刘大妈这行动力也太强了!

而且这症状……他脑子里下意识地蹦出《山海经》里的零星字句:“……有兽焉,其状如禺而西耳,其名长右,见则郡县大水……”(注:长右,一种预示水灾的怪猴)或者《酉阳杂俎》里关于“地呕”的记载,说是大地生病会吐出秽气,人触之即病。

但他立刻把这念头摁了下去。

职业病又犯了!

他告诉自己。

肯定是矿坑里堆积的工业垃圾***产生的甲烷或者其他什么有毒气体!

不然就是心理作用!

“这么严重?

那得赶紧让医生看看啊!

打电话叫***嘛?”

凌星试图把自己摘出去。

“主任说了,安监的人去了说结构危险不让深入。

让你……让你去外围看看,从你们民俗的角度,记录一下现场环境,看看有没有什么……嗯……历史遗留的忌讳或者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写个报告,我们也好向上级申请更专业的防护和排查……”小张的声音透着无奈。

凌星心里暗骂一声。

果然又是这套!

让他去踩点,用玄学背锅!

到时候真查出是毒气,就是他“民俗预警有功”;要是没事,就是他“封建迷信”;万一真有点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玩意儿……呸呸呸!

他就想安安静静混个低保,怎么麻烦自己会长腿跑过来?

“行了行了,知道了。”

凌星有气无力地答应下来,仿佛己经闻到了那传说中的“烂咸菜铁锈味”,“下午……下午我过去一趟。”

挂了电话,他看着屏幕上那篇还没写完的、“科学严谨”的报告,感觉无比讽刺。

他叹了口气,认命般地瘫在椅子上。

目光扫过书架上那本《山海经》,古朴的封面仿佛透着幽光。

也许……只是也许……那本书里记载的并不全是荒诞的神话?

那些奇形怪状的异兽,会不会是某种……被污染扭曲的存在?

而这本书本身,又是否藏着更深的秘密?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立刻被他强行按下。

“不想了不想了,关我屁事。”

他嘟囔着,“去了随便拍两张照片,回来就写‘现场勘察未发现异常,疑似沼气泄露混合心理暗示’,完美交差!”

他体内那丝自出生起就存在的、若有若无的清凉气息,似乎极轻微地波动了一下,快得让他以为是错觉。

仿佛一颗投入古井的小石子,漾开了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旋即复归平静。

第二章(完)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