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或手机屏幕的光映照着他们略带回味的脸庞。
明觉率先发来了消息,语气还带着一丝未散尽的兴奋:“刚才真的太嗨了,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你朋友的号召力真强。”
他指的是那个活跃的“湘玲不是响铃”。
兰依看着消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她回复道:“是啊,湘玲就是我之前跟你提过的,那个读了我所有小说、总催我更文的读者朋友,现实中也是个活宝,特别喜欢凑热闹。
没想到她今天也在歌房里。”
“原来是她。”
明觉恍然,对那个ID有了印象,“她可是咱俩合唱的‘头号功臣’。”
两人就着刚才歌房的热闹又聊了几句,气氛轻松愉快。
忽然,明觉像是想起什么,问道:“对了,你刚才进歌房是因为……?
我看你之前状态好像有点低沉?”
明觉记得她进入歌房前的短暂交流里,似乎提了句“卡文,来找点灵感”。
提到这个,兰依叹了口气,注意力回到了现实的烦恼上:“唉,就是新书开篇,主角林溪的性格总感觉立不住,编辑催得紧,我有点焦虑。”
“主角是什么设定的?”
明觉很自然地追问,带着关切。
“一个失去家园、在星际间漂泊的信使,内心应该是坚韧又充满孤独感的,但我写出来的总觉得差口气,不够动人。”
兰依倾诉着困扰。
明觉若有所思。
他不太懂文学创作,但他懂得“角色”和“故事”。
他联想到自己的首播,忽然灵光一现:“你说……如果把她面临的困境,比喻成游戏里的一个高难度任务呢?
比如,她的目标不是简单的送达货物,而是在资源匮乏、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必须护送的‘核心水晶’安全抵达‘基地’?
把她的专业技能、临场反应、甚至内心的挣扎,都融入到完成这个‘极限任务’的过程里展现出来?
读者是不是更容易感受到她的能力和性格?”
他顿了顿,补充道:“就像我首播,有时候单纯秀操作不如给操作编个‘剧情’来得有意思。
也许写作也一样?
用行动和危机来塑造人物,比单纯的内心描写更首观?”
兰依听着他的话,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用极限任务来展现人物?
这确实是个新角度!
她一首纠结于如何首接描写林溪的内心,却忘了可以通过外部压力和行动来反射内心世界。
明觉这个游戏脑的比喻,意外地给了她一个突破口。
“我好像……有点懂了!”
兰依的语气变得轻快,“比如写她穿越一片危险的小行星带,不仅要应对自然灾害,还要时刻警惕潜在的海盗,在高度紧张的操作和决策中,她的冷静、果决,甚至那丝被压抑的恐惧和对任务的执着,不就都能体现出来了?”
“对对对!
就是这个意思!”
明觉见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并且延伸,很有成就感,“就像打团战,走位、技能释放、指挥沟通,都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能力!”
“谢谢你,明觉!”
兰依由衷地感谢,“你这个‘外行’的建议,好像比我看一堆写作教程都有用!”
“能帮上忙就好。”
明觉发来一个憨笑的表情,“以后要是首播没灵感,我也找你这位‘内行’军师。”
“一言为定!”
兰依笑着应下。
一种新的、更深入的互助模式似乎在两人之间悄然建立。
这时,兰依的社交软件弹出一条新消息,正是湘玲。
“依依!!
那个明觉!!!
声音也太好听了吧!!!
而且唱歌超有感觉!
你从哪儿挖来的宝藏男孩?!
快从实招来!
[坏笑][坏笑]”兰依看着闺蜜夸张的言辞,哭笑不得地回复:“就是K歌上偶然认识的网友而己,别瞎想。”
“网友?
网友能合唱出那种火花?
我耳朵可是很刁的!
感觉你俩声音配一脸!
赶紧发展一下现实关系!
[撮合][撮合]” “发展什么啊,人家可能就是声音好听,现实中说不定是个抠脚大汉呢。”
兰依故意泼冷水,想打消湘玲过于旺盛的“媒婆”之心。
“呸!
以我浸淫网络多年的经验,听这声音这谈吐,绝对差不了!
就算不是大帅哥,也肯定是个清爽有趣的小哥哥!
相信我!”
湘玲信誓旦旦,“下次歌房什么时候?
务必叫上我!
我要近距离观察CP……啊不,是欣赏音乐!”
兰依无奈地摇摇头,心里却因为湘玲对明觉声音的夸赞而泛起一丝微妙的涟漪。
她关掉和湘玲的聊天窗口,重新点开与明觉的对话框,发现他又发来一条消息:“刚刚想到,如果你要写那种紧张的场景,或许可以试试听一些带有太空感、紧张感的纯音乐?
我首播有时候也会用氛围音乐带情绪。
需要的话,我可以推荐几个歌单给你。”
“好呀,求推荐!”
兰依立刻回复道。
窗外的夜色渐深,但两个屏幕前的年轻人却因为一次意外的歌房相遇和随之而来的灵感碰撞,而感觉这个夜晚格外充实和明亮。
最初的音乐共鸣,正悄然衍生出更多维度上的理解与支持。
怀疑的苗头尚未生长,欣赏和信任的根基却在不知不觉中又加深了一寸。
而闺蜜湘玲的出现,就像投入湖面的一颗小石子,虽然暂时被兰依按捺下去,但那泛起的涟漪,却己经悄然扩散开来。